<p class="ql-block"> 曲阜,这座位于山东省济宁的小城,是孔子的故乡,因孔子而闻名于世。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创立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的“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儒客朝拜的圣地,是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住宿的酒店距孔林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所以选择先去拜访孔林,阳光明媚,古柏苍翠,石坊巍峨,我们仿佛穿越千年,走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从全国各地带来奇花异木来此种植,此后,随其地位的逐步提高,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明永乐年间扩大为十八顷。清康熙时期拟扩大到三千亩,现孔林内有树木十万多株,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工园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入孔林,庄重肃穆之感油然而生。“孔林”石碑前,静静凝视,心中充满敬意,这里不仅是孔子长眠之地,更是无数儒者精神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林,古木森森,石碑林立。每一块墓碑都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墓主人的生平事迹。虽然许多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然能感受到它们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庙和孔府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东华门大街1号45,二者相邻。是祭祀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和孔子世袭衍圣公后代居住的府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宗庙规格按照周代礼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孔子在鲁国从政时,最高任过“大司寇”,但在其周游列国回国之后,一直未重新从政,所以论其身份,仍为“布衣”。后人为其立庙,实际上有所不同于常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宅立庙,是因为故宅最能使人触景生情。最初的立庙是为了追慕悼念孔子,将孔子生前所穿过的衣物、乘过的车、用过的琴等遗物收集于孔子生前故居内,做以纪念。此时的孔庙布局尚无记载,只能按常理推测为庙屋三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庙始建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由鲁哀公在其故宅基础上改建而成。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并扩建庙宇,至明清时期形成现存规模。1994年,孔庙与相邻的孔府、孔林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东曲阜孔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孔子的祠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代扩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始建于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78年),现存建筑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建,是孔庙核心建筑,采用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面阔九间,前檐十根深浮雕云龙石柱雕刻工艺精湛,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取“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之意更名,清代雍正御书匾额。大成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现为祭孔大典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大成门之后,是一座十字结脊重檐方亭,四面悬山顶,黄瓦朱栏,雕梁画栋,这就是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金代建亭,明代改为十字脊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成化碑全称“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系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四年(1468年)为重修曲阜孔庙所立,碑体由龟趺螭首构成,碑额浮雕云龙图案,碑身刻楷书碑文,为孔庙现存形制最大的明代御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弘道门是孔庙的大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清世宗雍正据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语命名并书写匾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圣府大门是孔府的正门,门楣悬挂明代严嵩题写的“圣府”蓝底金字匾额,两侧配清代纪晓岚所书对联。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宅故井”是两千多千年的井,是孔子一家的饮用水,井水“即清且渫”,被称为“圣水”。此井深3米,明正德年间以雕花石栏围护,内立明代“孔子故井”碑。清乾隆皇帝祭祀时,曾饮此水拜师,碑亭内有乾隆御题的“故宅井赞”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鲁壁为明代纪念孔鲋藏书所建,秦始皇焚书时,孔鲋将《论语》等典籍藏于墙壁,汉景帝时期被发现,史称“鲁壁出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曲阜三孔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向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曲阜三孔,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那些古老的柏树,见证了无数风雨变迁,却依旧挺拔如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曲阜,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化名城。无论是它的历史底蕴、文化氛围。这座古城,既是文化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在这里,我看到了文化的辉煌,也看到了文化的困境。<span style="font-size:18px;">曲阜三孔,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3月21日至山东曲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