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游记(副本)

洪白川

2020年的金秋时节,尽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还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中挣扎,而我们国家虽也有风险,但是相比起来还是安全很多,尤其是云贵川大西南一带,更是一片祥和! 是日,我们来到了四川南充,到了古城阆中,昨天还是秋阳明丽,现在却飘起了绵绵秋雨,不禁令人颇添几分惆怅! <p class="ql-block">  阆中地处嘉陵江中游,三面环山,是一个半岛,因为在阆山阆水之间,所以得名为阆中。</p><p class="ql-block">  阆中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中国保护得最好的四大古城。</p> “嘉陵三百里,阆中十二楼”更是亨誉海内外。长期以来,阆中的“中天楼”就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它宏丽壮观,气势磅礴,雄踞古城纵横轴线上的交叉点,以应“天心之道”之喻。 穿过悠长整洁、棋盘般的街道,我们来到中天楼前,位于古城中的双栅子街、北街、西街和武庙街交汇处,重建的中天楼,经纬分明,视野开阔,游览古城的游客从四个方向均可饱览她的丽姿。登上楼顶,可俯视古城全景 <p class="ql-block">  ”秦砖汉瓦魂,唐宋格局明清貌。 京院苏园韵,川渝灵性巴阆风”。楼门的这副对联恰如其份地描绘了古城的特色与风韵。</p> 阆中,是有名的“四川状元举人之乡”。自唐代开科取士以来计有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西汉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等人均是阆中人,据传黄帝之妻蚕神螺祖的出生地(四川盐亭)亦离此不远。真可谓名副其实的人杰地灵。 <p class="ql-block">  无人机飞到这个位置,在我眼里,看到这黑压压的古城,才真的感觉什么是阆中。我心中感慨的到底是什么?她就是眼前这一大片浪迹在岁月长河中的瓦片。</p><p class="ql-block"> 说阆中是瓦,是因为古城绝大部分的建筑都是瓦(古时候估计全是瓦),离开了瓦,阆中还是阆中吗?闭上眼睛,想象着这座盖在青瓦之下的古城,门中走出一个又一个风姿绰约的“良”字。阆中,便在不尽的嘉陵江畔,演绎着不一样的尘世繁华。</p> 这一片一片的瓦底下,隐藏了真正的人间生活。炊烟悄无声息地从瓦缝中渗透出来,朦胧地覆盖着一层又一层,柔波荡漾,云蒸霞蔚。我想啊!无论是游人、无论是过客,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缄默不语,静看烟霞。遥想颇多古诗佳句在嘉陵江的流水中泛着波光,这又成为了多少人的乡愁?似乎揭开一片瓦,就可以窥见家的温暖。 <p class="ql-block">  瓦是平凡的,脱胎于泥土,随处可见。瓦却是高贵的,换骨于炉火,它永远处于我们的头顶,但绝不是高高在上而显高傲,它保全我们不受日晒雨淋。在玉和瓦之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碎能保住气节,而瓦全亦是生活的必须,人们自有正义的取舍。</p> 古城阆中,有一个世界最大的中国红灯笼,它就在涛涛的嘉陵江边。<br>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中国有个“春节老人”,他的故乡在阆中,他叫落下闳(前156—前87,西汉时期天文学家)。他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更替,与唐都等人一起创制了“太初历”;落下闳又以正月为岁首,把正月初一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从此,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诞生了;落下闳也被冠以“春节创始人”“春节先圣”“春节先祖”等美名。至今“去阆中过年”依然火爆。<br> <br> 阆中的瓦也不全是这样的充满乡愁,它们还赋予了生活浓郁的酸味。酸甜苦辣本来就是人生常态,酸到牙尖的保宁醋,辣到舌根发麻的张飞牛肉在阆中更是一种习惯,一种自然。 <p class="ql-block">  这次,邂逅了资深摄影师王 龙老师,他人在四川,却有个胞弟在我们区人民医院。80多岁高龄,腰板腿脚依然硬朗,尚能爬山涉水,王老师永远是我们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2300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多少朝代风云更替,穿过历史岁月的印痕,曾经的厚重变成了今天的风景。这些留存下来的古街成了历史的珍贵。夜色中的古街令人陶醉,她宁静、幽深、古朴,一个个红灯笼挂在低矮长檐下,照亮着古城迷人的夜。阵阵秋风,似乎是泛着蓝光的青石板在讲述历史的故事。</p> 这是一位气度非凡、有着诗人气质的年轻银匠。作坊里安静、老旧却充满手艺气息。 我贮立在银匠身旁,他很愿意与我交谈,铁锤在不停歇的敲击,周而复始的动作耗着他的青春,门外汉看似“枯燥”的工作,对这位手工银饰师傅来说,却是乐在其中。 愿这悠久的纯手工制作银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位年轻师傅手里永不间断的传承下去,直到永远。 这里是我们暂住的客栈,清静优雅。低吟浅唱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早上起来,推窗一看,湿润的空气扑进窗来,温暖而清新,瓦檐下还在滴着昨夜的残雨,客栈的四合院中,一株开得艳丽却又叫不出名字的花在雨中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四周有几盆兰草被雨水洗得发亮,虽在初秋,却依然含苞欲放,生机盎然。 她们不愿意放弃任何雅致的地方和机会,这里可以沉思,也可以发呆,是啊!只有这种优雅的环境方能体现自己的气质,把难忘的时光与倩影留在这千年古城。 休闲是一种人文品位,醉中弄笔,隔窗听雨,无不情趣欣然。 哈哈!好个“伤心凉粉”,其实还不如说是开心凉粉!为什么说是“伤心”?原来这家凉粉特辣,吃完后眼泪鼻涕流一地,貌似伤心!可对我这个湖南人来说,恐怕是越吃越开心!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间休闲茶馆,门前的一副对联,感觉很有意思,“闲中觅伴书为上(上联) 身外无求睡最安(下联)”;我不禁想起曾国藩曾有一句名言“于世少取求,俯仰有余快”,是啊!俯也快,仰也乐,睡最安确实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人到无求品自高。此联隐喻主人脱俗寡欲,得闲读书,修心养性的心境与情趣。</p> <p class="ql-block">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别说,个子稍微高点的人不低头还真的不行,呵呵!这两位却说:我们个头矮,可以不低头! 这房子也有些年代了,可为什么屋檐这么矮?</p> 汉桓候祠,也就是张飞庙。<div>  三国蜀汉大将张翼德,在刘备取西川以后,任巴西太守驻阆中七年,后因酒误事,被叛将所害,葬于阆中,后被谥封为桓候。</div> 张飞庙的门楣上悬挂着“万夫莫敌”牌匾,可叹最终却死于自己人之手。这也近似于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张翼德之冤死,留给了后人多少的思索与教训? <p class="ql-block">  有谁说得出五虎上将都是那几位?告诉你吧!他们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俗称五虎猛将,在下读小学时迷恋小人书,后来又读了两三遍三国,自然是张口就来。</p> 与古城隔江相望的是锦屏山,山上有纪念落下闳的观星楼、纪念抗金名将张宪的张宪祠,还能看见金碧辉煌的滕王阁和挺拔的白塔山……这些更令人感受到这座古城的沧桑与壮丽,真不愧是“阆中仙境”。 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不紧不慢的下着,撑一把雨伞走出客栈,四下走走,看这有着2300余年建城史的阆中,不愧是真正的“千年文脉恒昌,百代人物风流”之地,三步之中有奇事,五步之内有遗踪绝非虚妄之说。透过细雨,似乎看见了巴人伐纣,歌舞以凌殷人,落下闳观星,太初历首定春节,张翼德戍阆,忠魂城头倘佯,杜工部寓居,踏歌以咏阆水……数不尽的文韬武略,览不尽诗词华章,盛唐气象,明清神韵,恰如甘醇的陈年老酒在秋雨沥沥的这个清晨,尽皆陈列在眼前,让人慢慢品尝,于古意新韵中飘飘然,慢慢就陶醉了。 <p class="ql-block">  这是几位僧人,他们也是佩戴口罩、兴致勃勃的登上了中天楼。</p> <p class="ql-block">  漫步走在古城的雨巷中,会产生一种空灵的感觉,心绪陡然为之澄静,灵魂顿时为之安宁,那些尘世的喧嚣,物欲横流以及人世间的所有烦恼都似乎远去了,一瞬间,身心变得轻松自在,舒展惬意,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幻觉由然而生。细雨飘洒的阆中古城,真是无处不销魂啊,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古风古韵,剩下的就是令人窒息的美了。</p> 注:大灯笼已经于2021年11月11日拆除。(2025.09.21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