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纪念日概述

1968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这一事件被称为“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节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投降后,正式投降签字仪式于9月2日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东京湾,位于日本本州岛中东部沿太平洋的入海口,是日本关东地区的核心海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密苏里号战舰密是美国海军于1944年建造的,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家乡“密苏州命名,由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在此战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7日我国国民政府特派徐永昌为中国参加受降仪式的代表团团长,代表团于8月31日飞抵日本横滨,于9月2日参加签署接受日本投降的文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保证签字仪式的顺利举行,9月1日上午,“密苏里”号上举行了签字仪式预演,几十名美国水兵扮演参加仪式的贵宾,按照预定程序在右舷露天甲板上进行了全套演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签字仪式由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将领)主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签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了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签字结束,中国代表团徐永昌一行于9月6日乘飞机返回重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徐永昌,山西省崞县(今原平市)人,和我们老军长傅全有上将是同乡,不过不是同时代人。徐生于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去世,享年73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徐14岁当兵,在部队读过许多书;上过不少军事学校;做过教官、当过连长、营长、旅参谋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总指挥、总司令、军令部部长、陆军大学校长,陆军一级上将等。同时任过绥远省(内蒙古大部地区)主席、河北省主席、山西省主席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作为参加受降仪式代表团团长,参加国际受降仪式并代表中国在受降文件上签字,是在他当军令部部长的任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徐原先是国家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后因军事委员会改组,设军令、军政、军训、政治等四个部。四个部部长分别是徐永昌、何应钦、白崇禧、陈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们一般人印象中,其他三位部长好像都比徐的名气要大些,甚至许多人根本就没听说过徐,可为什么偏偏选了他出去代表国家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能的原因也许是:他这个部在整个抗战中是管全局统筹规划的,他情况熟悉;他经历丰富还为人低调,人缘好;更重要的一条是他不入流派,不属于任何派系,谁都不巴结也谁都不得罪,只有选他才能够是派系之间没得挑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然,这个也只是粗浅分析,咱又不是那时代的人,更不了解内情,只能是瞎估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管怎么,他在中国历史上,也应该是个属于留有重要痕迹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日本投降书,十分清楚的是各参战国于1945月9月2日共同签的字,为什么现在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个,流传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法甚至都有点“小儿科”。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说那时候通信不发达,说虽然是9月2日签字,但是等这消息传到国内时已经是9月3日了,所以就9月3日了。我觉得这个就是“忽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还有一种说法,说是9月2日的时间是我们亚洲时间,而那天的美国时间是9月3日,所以是9月3日。不晓得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具有权威依据来自政府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决议的形式,正式确定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出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日为9月3日。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签字仪式真实影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