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朋友"这两个字

润玉

<p class="ql-block">因为在乎,所以才想写下这些文字吧。特意查了说文解字,以此更深刻理解这两个文字的含义,果不其然,是有点说法的。</p><p class="ql-block">朋: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两串贝连在一起。古代用贝做货币,因此朋本义指一种货币单位。后因贝币系在一起的状态,引申出关系亲密的人的意义,即朋友。“朋”字由朋友义还引申指不正当的结合,如朋比、朋党等。另外,“朋”字也指同类、伦比,因为同类的人常互相结合。</p><p class="ql-block">用我自己的理解,朋即然是从货币关系洐生而来,那么它的初始意义就是包含了最现实的利益关系。能成为朋友,就是看中了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是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来看看友是怎么解释的:友: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两只方向相同的手。“友”的本义指志趣相同的人,即朋友,引申指相好、亲近。“友”也表示结交为友的意思,用作动词。根据《说文解字》的说解:“友,同志为友。”是说志趣、志向相同的人称之为“友”。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例如《诗经·小雅·常棣》说:“虽有兄弟,不如友生。”以及《论语·学而》中所说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其中的“友”都是指志同道合的友人、朋友。朋友之间的友好延伸到亲人之间,就有了亲善、友爱、敬爱的意思,例如《墨子·兼爱下》中所记载的:“友兄,悌弟。”还有《论语·为政》中所说的:“友于兄弟。”这两处“友”都是用在兄弟之间表示亲善、敬爱的意思。“友”在古汉语中用作动词表示结交朋友,例如《论语·学而》中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不结交不如自己的人为朋友。</p> <p class="ql-block">如果单看"朋"字,对"朋友"这个词还留有余地的话。但是看了"友"字的演变,我们还是能坚信。世间的友情是有发展成如亲人一般的关爱与亲近,而至于个人遇到了什么样的朋友,那只是自己的福德缘浅吧。</p> <p class="ql-block">所以"朋友"是褒义词,在大家都是正常人的时候。而当某些暗黑时刻来临的时候,第一摧毁你的是意外,第二是那些你认为他们会拉你一把的"朋友"。当然最后是伤上加伤、痛上加痛,孤零零的一个人在战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患病初期,某种契合的条件下我就把这个消息主动告诉了所谓能说的"朋友"。想以不幸去博取他们的关爱。第一次聊天,大家确实给了我很多鼓励。内心庆幸未来大半年有他们陪我聊天打气,日子应该不至于难熬。第一疗开始的十天里面没有一天是"好人"。躺在床上终于体会了什么叫度日如年,顺便把上辈子没流的眼泪流光。就这样一遍遍看着手机,一遍遍希望能看到朋友们的问候……但是没有,直到二疗前的恐惧也不知道可以跟谁诉说。当你恐惧到决望的时候,时间来到了下一秒。所以说面对不一定是主动,被动的也得接受。</p> <p class="ql-block">二疗完又躺在床上哭了十天。除了四肢不想动,大脑非速运转,导致头痛易裂。整个人的心神是乱糟糟的。情绪低落,意志力达到极限,只懂得向外求安慰。一遍遍看着手机,没有一个能说的。人就是这么贱,在落魄的时候一切都是脆弱的,敏感的,那些曾经说是所谓的知己、闺蜜、同学..一二十年的情分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从开始的伤心、生气、失望到最后的绝望。</p> <p class="ql-block">三疗后开始不想说话了,发现无人足以道,也不足以与外人道。痛苦会逼迫你自我求生,当一次次看着那不会响的手机,慢慢的也没有那么多想法了,一切都是自己的福缘不够罢了。当上天决定让你得一个大病,不单单要从肉体上割到属于你的东西,还要从精神上、心灵上割掉不属于你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现在是四疗后的第三天,告诉自己不要再内耗了,为这些事情生气真的不值得。但是因为在乎这些关系,所以心才会隐隐作痛吧。我们本身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外面的人都是自己附加的,主动意想的关系。以自己的不幸去胁迫他们花大把的时间来陪你面对这些意外本身就是一种冒犯,毕竟大家只是"朋友"呀!不是吗?</p><p class="ql-block">哈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