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千里之外送鹅毛一生情一辈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 诗小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08月24日 06:18 云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前,一位朋友满脸好奇地问我:“你为何对朋友们这般掏心掏肺,对待朋友家中之事,就如同自己的事情一样热忱?”彼时,我陷入回忆,缓缓道出缘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世间,最爱我、最疼我的人当属我的外婆。解放前,外婆三十岁时便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外公不幸离世,她带着年仅两岁的母亲,被婆家无情赶出,从此流落街头。为了生存,她只能替人浆洗缝补,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度日。解放后,政府为她们分了一间房,与当时的副县长成了邻居。自那以后,外婆便将毛主席视为一生最感激之人。她守寡整整五十年,直至八十岁安然离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外婆出殡那天,我们街上的人几乎都走出家门为她送行。奶奶目睹此景,不禁感慨道:“我有九个子女,将来若能有这么多人送我一程,便也知足了!”外婆一生无权无势,却始终以一颗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个人。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用自己的善良与热情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十几公里外的吉龙村,家家户户以烧炭为生。每周的星期三和星期天,便是西门街的赶集之日。天还未亮,吉龙村的村民们便挑着山货,趁着夜色出发。他们砍青冈栗、黄冈栗树烧制成栗炭,拿到集市上售卖。青冈栗和黄冈栗树木质坚硬,是制作木匠推刨、锯子、凿子的上好材料。每到街天,卖完山货的村民们总会到我家小院歇一歇,喝上一碗热开水,再踏上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婆总是热情地招呼着他们,烧好一锅又一锅的开水。儿时的我幼稚不解,曾问外婆:“为什么要烧开水,像我们喝井水不行吗?”外婆微笑着告诉我,这是最寻常的待客之道,是对客人的真诚尊重。在那袅袅升腾的水汽中,我渐渐明白了尊重的含义,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以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我陪母亲重返吉龙村。母亲与大表舅刚走进小山村,便很快隐没在错落的房屋之间。听说母亲来了,许多拄着拐杖的老人纷纷赶来寻找她。那一刻,小小的山村仿佛迎来了尊贵的客人,热闹非凡。如今,母亲已至八十多岁高龄,不知吉龙村里还剩下多少当年的老人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舅公年轻时,与边纵司令杨守笃是同窗好友。杨守笃曾邀请他一同参加革命,舅公却犹豫了,他觉得一无所有还要躲在山里,没想到革命最终真的成功了。小时候的我懵懂无知,不明白其中的意义,如今回首,才懂得那是时代的波澜壮阔,也是人生的选择与机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我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幻想着自己离去之时,也能有众多朋友铭记。然而,命运弄人,一场疾病袭来,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朋友竟如过眼云烟般消散。就在我陷入人生低谷之时,一群未曾谋面的网友们,如同冬日里的炭火,给我送来了遥远的温暖。这份温暖,历经数年,依旧炽热,他们始终记挂着我,让我在黑暗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远隔千里,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刻下了沧桑的痕迹,时光也悄然改变了许多东西。但这份跨越时空的关怀,却如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在这秋风起、思念长的季节里,我唯有轻声祝愿:愿这一季清秋,你我皆能安好无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将这份美好的祝愿,送给曾经温暖过我的每一个朋友。愿在这清秋时节,大家都能安然度过生活的风雨,享受岁月的宁静与祥和。让真诚与善良在时光中延续,让温暖与关怀在心灵间传递,无论未来的路有多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温暖,勇敢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