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饭店

早行君

<p class="ql-block">香山饭店原址为清代乾隆皇帝香山行宫静宜园寝宫建筑群,康熙年间始建行宫,乾隆十年(1745年)扩建为二十八景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解放前夕,此处曾作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新华社总编辑部等机构的办公地。</p><p class="ql-block">1976年唐山大地震导致原建筑严重损毁,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原址重建,由贝聿铭主持设计,北京第六建筑公司承建。</p><p class="ql-block">1982年10月竣工开业,成为贝聿铭在中国大陆的首个建筑作品,开启了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p> <p class="ql-block">1946年还在哈佛读书的贝聿铭曾给朋友写过一封信,表达想要在建筑里找到一种地域性或是民族性的表达方式,“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到一种绝对中国的建筑表达,但又不用到中国传统的建筑细节和主题。”信封上还印着“贝聿铭不可能的梦想——1946”。</p> <p class="ql-block">30多年后,他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那就是香山饭店项目(1978-1982)。</p><p class="ql-block">贝聿铭第一次访问北京是1974年,与美国建筑师协会一同。在这次访问中,贝聿铭建议尽量不要在故宫附近建高楼。1978年,在人民大会堂的晚宴上,他又提出了他的担忧。之后不久,政府决定禁止在故宫周围一定范围内建设任何高楼。后来贝聿铭回忆称:“算起来,这才是我对中国最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当时,中国政府希望贝聿铭能为北京设计一座建筑,并给了三块北京城外的地供他挑选。贝聿铭考察了当时北京的建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建筑走到了死胡同。他曾说:“现有的两个方向,一是盲目仿古,一是全盘西化,哪一条都走不通……我想探索一下,中国传统究竟是否还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如果是,那么或许中国建筑师就不用靠西方国家而能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国的建筑应该自然而然地生根于这样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贝聿铭用他老家苏州风格的白灰泥墙,取代了北方常用的赭石色墙。他还请来一位75岁高龄的烧窑手艺工匠,恢复了从明朝传下来上千年、快要失传的技艺。</p><p class="ql-block">香山饭店不同于贝聿铭大多数建筑,不具备独立的雕塑形态,而是具有强烈的“绘画性”。他结合中国园林经典的轴线和收放自如的空间序列,让酒店从中庭辐射出去:为了保护原有的众多树木,其中还包括两柱八百年的银杏树,客房不对称地分散在四周。</p><p class="ql-block">贝聿铭曾说:“中国园林就像是一个迷宫,置身其中,你很难一眼望尽,永远不能领悟全局。一进园林,你就会被美景吸引而驻足流连——这美景也许是一棵树、一块石头或者一隙光影。你漫步小径,或踱过小桥,沿着蜿蜒曲折的园路,永远步移景异……它关乎尺度、关乎散点透视,也关乎偶然——那种出人意料的欣喜。”</p> <p class="ql-block">贝聿铭在主花园重现了“曲水流觞”——中国所剩无几的古老水迷宫。但是石材成了最大的问题:北方的石材太粗糙,南方的又太精细,不够大气。直到有一次贝聿铭在去北京的飞机上找到了灵感——一本介绍云南石林的宣传册。贝聿铭称作“天降好运——当你做好准备时它就会降临。”他把云南的石头运回到3000多公里外的北京。当时这些石头都是靠滚圆木的原始办法运入工地的。</p> <p class="ql-block">贝聿铭曾说:“香山饭店是我经历过最难的项目之一,在一个我完全不明白的系统里工作,有很多欣喜,也有不少挫折。我们不能下指令,只能提建议,而中国人又不会轻易下决定……领导有领导的说法,工人们有工人们的意见,北京本土的建筑师也有自己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关于香山饭店,东西方的评论众口不一。西方建筑界由于不了解中国传统元素,误以为它是后现代风格;而中国建筑师和官员,谙熟贝聿铭的现代主义风格,则为他没有加入现代元素而颇感失望。贝聿铭曾辩驳:“如果造一座反光玻璃大厦,对中国又有什么好处呢?”</p><p class="ql-block">在饭店的落成典礼上,一个高官不屑地说香山饭店看上去“很中国”。</p><p class="ql-block">事后贝聿铭说:“当时正开始‘四个现代化’,政府想要的是西式风格,所以他这个评价并不是褒义,但听在我耳里,就是表扬。”</p> <p class="ql-block">鬼见愁上俯看香山饭店</p><p class="ql-block">后话:</p><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贝聿铭是对的,天津市政府的大玻璃楼拆了,建起了丽丝卡尔顿酒店,它与周围的环境就协调了。</p><p class="ql-block">青岛火车站附近的大玻璃楼拆了几座,但后建的塔式居民楼和饭店就拆不了,中山路百盛商场的大玻璃楼破坏了中山路步行街的历史风貌,也是拆也拆不得,只得进行改造,而且连过去种的梧桐树也砍了,商业气氛差了好多,真是劳民又伤财。</p><p class="ql-block">济南的德式老火车站拆了,至今后悔不已。</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人们都以为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结果,玻璃大楼雨后春笋般竖立起来,整的每个城市都差不多,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建筑就代表了它们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城市,人们就不喜欢去。</p><p class="ql-block">香山饭店唯一的错误就是建在了历史文化古代园林中,申请世界遗产就不夠格了。</p> <p class="ql-block">香山饭店与静宜园建筑对比,注意看窗户。</p> <p class="ql-block">香山静宜园现有建筑多为修复后的。</p> <p class="ql-block">未修复建筑</p> <p class="ql-block">被八国联军毁掉的香山静宜园有些仅剩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