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笔墨连中西 ‍南京大学赛珍珠纪念馆掠影

大山

<p class="ql-block">赛珍珠(1892-1973),美国作家,生于弗吉尼亚州,3个月大时随传教士父母到中国,在镇江、南京等地长大,精通汉语。1914年毕业于美国 Randolph-Macon 女子学院,后回中国,曾在金陵大学等校任教。</p><p class="ql-block">她长期生活于中国农村,深刻体察农民生活,创作《大地》等数十部作品,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影响深远。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以中国题材获此奖的作家。1934年返美后仍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1973年逝于佛蒙特州。</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赛珍珠纪念馆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西南角平仓巷3号,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纪念馆主体为一座黄色西式洋楼,始建于1910年代,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另设阁楼,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屋面铺波形金属瓦,有多个老虎窗,清水砖砌外墙,美式上下推拉木窗带遮光百叶,东侧主入口外有两根砖砌柱式,上托小阳台。</p> <p class="ql-block">赛珍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作是**《大地》**(The Good Earth),这部作品是她创作的“大地三部曲”(《大地》《儿子》《分家》)中的第一部,也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作品简介</p><p class="ql-block">• 创作背景:《大地》创作于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以赛珍珠在中国农村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聚焦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与土地情结。</p><p class="ql-block">• 核心内容:小说围绕中国农民王龙及其妻子阿兰的一生展开,讲述了他们从贫困到发家,再到家族兴衰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与农民的紧密联系,以及时代变迁对乡村家庭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文学特点:作品以写实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农村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和农民的坚韧与挣扎,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让西方读者第一次较为真实、立体地了解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获奖意义</p><p class="ql-block">1938年,赛珍珠因“对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地》是这一奖项的核心依据。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版后畅销全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打破了当时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的重要文学窗口。</p> <p class="ql-block">《西江月·赞赛珍珠》</p><p class="ql-block">笔底山河凝露,文中烟火含光。</p><p class="ql-block">半生客路系农桑,写尽田畴苍莽。</p><p class="ql-block">一枕金陵月朗,两肩文化桥长。</p><p class="ql-block">诺奖辉光照异乡,犹带稻花清响。</p><p class="ql-block">注:词作紧扣赛珍珠与中国的深厚联结,上片写其以笔为犁,扎根中国农村生活,用文字记录土地与农民的故事;下片点出她在南京的生活印记,以及作为东西方文化使者的桥梁作用,末句以“稻花清响”呼应其作品中浓郁的乡土气息,暗合《大地》等代表作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赛珍珠纪念馆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西南角平仓巷3号,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1919年至1934年,赛珍珠及其丈夫卜凯在此居住。赛珍珠离开中国后,小楼用途几经变更。2011年开始修缮,2012年5月19日,赛珍珠纪念馆落成揭幕,以纪念这位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作家。</p><p class="ql-block">展览内容</p><p class="ql-block">• 生平展:介绍赛珍珠的一生,包括她在美国的出生、在中国的成长与生活经历,以及回到美国后的活动等。</p><p class="ql-block">• 金陵大学展:展示赛珍珠在金陵大学执教期间的相关历史,如她的教学工作、与同事学生的交往等。</p><p class="ql-block">• 创作成果展:陈列赛珍珠的著作、手稿、信件等,如《大地》《儿子》《分家》等作品,展现其文学成就。</p><p class="ql-block">• 《大地》故事展:以多种形式呈现《大地》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p><p class="ql-block">• 场景复原展厅:复原了赛珍珠当年居住时的卧室、会客厅、厨房等场景,让参观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她的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文化交流意义:赛珍珠在纪念馆小楼里写下了《大地》等作品,使西方对中国有了更多理解与尊重,纪念馆的存在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 文学价值体现:这里是赛珍珠创作众多重要作品的地方,见证了她的文学成就,对于研究世界文学尤其是赛珍珠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历史见证作用:作为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重要活动场所,纪念馆承载着那段沉重的历史,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赛珍珠纪念馆里的英文打字机是她用过的。</p><p class="ql-block">这台打字机位于纪念馆三楼的阁楼书房,赛珍珠曾在此创作了《大地》等作品。打字机因长期使用,各个符号按钮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仿佛在诉说着当年赛珍珠笔耕不辍的创作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