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让青少年在时节流转中感受传统节气魅力,传承农耕文化中顺应自然的智慧,8月21日下午,福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西界村开展了以 “消残暑、纳新凉” 为主题的处暑节气活动。活动以处暑节气为脉络,结合节令食物与节约理念,开展玉米皮创意手工,引导儿童感知“暑退秋生” 的自然韵律。</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社工借助图文并茂的PPT,系统讲解了处暑节气的物候特征与习俗。在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节气知识,并踊跃表达近期观察到的天气变化。通过品读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中“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的诗句,孩子们在诗与节气的交融中感受处暑时节暑消风凉的意境,体会诗人观秋景而生的闲适之情。</p> <p class="ql-block">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农耕经验丰富的长者,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种田的岁月与故事。这些珍贵的田间记忆与《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主题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农耕叙事中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活动特别设置了“玉米苞衣变废为宝”手工体验环节,引导孩子们塑造心目中的处暑美景。在社工的指导和协助下,孩子们亲手将玉米皮进行裁剪、拼贴与涂色,把粉嫩色的花瓣错落粘贴在小灯泡周围。灯一亮起,立体的荷花便悄然绽放、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这些由农业“废弃物”变身而成的精致手工作品,不仅凝聚着孩子们对处暑的想象,更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节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可以触摸、可以创造、能够点亮生活的美好力量。</p> <p class="ql-block">从屏幕上的科普知识到指尖下的手作温度,处暑不再只是日历上的一个标记,而是可听、可感、可创造的文化记忆。接下来,福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持续开展“我的节气盒子”系列活动,于时序更迭之间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生根发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