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21 星期六 晴 在新疆阿勒泰的雪山环抱中,藏着一处被誉为"中国最美村落"的世外桃源——禾木村,这里是蒙古族图瓦人的聚居地,原始的木屋村落、绚丽的四季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下午四时许我们的车终于到了禾木服务中心,换乘了景区的大巴车到禾木村服务中心,又换乘电瓶车,沿着蜿蜒的山道上行, 暖色调的木屋便在路两旁依次铺展开来,山道旁那些木屋的排布:既不拥挤相逼,也不疏离隔绝,像一群和睦的邻居守着各自的院落,阳光慷慨地泛照在的这片尖顶的木屋群,将那些木屋镀上一层金辉,我们就在这片明亮的暖意里,来到了禾盛山庄,与想象中山间居所的局促不同,山庄的的民宿还是很宽敞很整洁的。 当站在木屋楼上宽敝的走廊向远方眺望,最令人着迷的就是漫山遍野的醉人绿色,胜似仙境。终于懂得为何这里被称作 “上帝的后花园”,这一称号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原始的自然风光, 村庄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深处,被群山、森林和河流环绕。整个村落卧在山谷的臂弯里,所有房子都是原木搭建而成,充满了原始的味道,没有油彩的修饰,没有瓷砖的堆砌,那些木头房子就像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 放下行李乘上禾木村的交通车(禾木村内设有公交线路),来到禾木村集市,禾木村的魅力,在于它完美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风光和最淳朴的人文风情。无论是摄影爱好者、户外探险者,还是想要逃离城市喧嚣的都市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栖息地,漫游禾木村,图瓦人的木屋是禾木村最鲜明的印记。 禾木村还有专门喂食老鹰的区域,图瓦人的驯鹰术构成了图瓦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驯鹰过程中凝结的生存智慧,是图瓦人对抗严酷环境的精神图腾。他们之间没有语言交流,却能通过细微的手势和眼神达成默契。 禾木村专门设立的喂食区域,为禾木村保留了古老图瓦人的生活习俗;当人们将肉块抛向高空,成群苍鹰便如黑色闪电般俯冲掠食,精准的扑击动作里藏着数百年形成的条件反射。这不是简单的投喂,而是图瓦人将驯鹰传统转化为生活仪式的智慧。 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禾木桥,这座全木结构具有图瓦族人风情的桥梁横跨禾木河,也是禾木村的标志性建筑,禾木河是禾木村落灵动的生命线,清澈的禾木河穿村而过,河水随季节变换着色彩:春季碧绿,夏季湍急,秋季金黄,冬季静谧,沿河漫步可以感受村落最原始的自然气息。 站在桥上整个禾木河谷尽收眼底,可以欣赏到湍急的河水、岸边的白桦林和远处的雪山,感受最纯粹的图瓦风情;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 禾木桥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后来由于木桥年久失修,在1970年重建新桥,新桥东西两端建有门拱和双开木门,桥两头分别立有高大的木牌坊,中间上方有木头做的“禾木”两字。 禾木村的夜晚是很安静的,当夕阳把最后一把金粉撒向禾木村时,整座村庄都沉浸在暖融融的琥珀色里,把整个禾木村在暮色中交织成奇妙的图案,马群踩着暮色归来,住宿的游人们正在纷纷摄影留念,欲把禾木村的晚霞永久留存在记忆之中。 禾木村也被誉为“神的自留地”,大抵因着这份未经雕琢的和谐,体现了当地图瓦族人文化与传统生态的和谐共生。禾木村不只是一个村庄,更是他们与山水相依的岁月,是藏在阿尔泰山里的一个关于家园的温暖童话。<br> 注:历史资料引用了百度条文,谢绝送花!<br><div> 25.8.2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