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岢岚采风集

简单

岢岚宋长城遗址, <p class="ql-block">2025.8.22.下午午后驱车至忻州市岢岚宋长城遗址,残垣在晋北的风里静立。夯土城墙斑驳如老笺,隐约可见当年戍边将士夯筑的痕迹,部分垛口仍保持着棱角,似在回望千年前的烽火。</p><p class="ql-block">沿步道拾级而上,脚下碎石偶见锈蚀的箭镞残片。驻足高处,长城如土黄色巨龙,蜿蜒穿梭于沟壑间,与远处的农田、村落构成一幅静谧的古今交融图。风掠过城垣,仿佛携着宋代戍卒的低语,让人在残迹中读懂历史的厚重。虽无八达岭的雄奇,这份古朴与沧桑,更显宋长城独有的沉郁风骨。</p> <p class="ql-block">岢岚宋长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是全国最早发现的宋长城 。</p> <p class="ql-block">而岢岚的宋长城更令人震撼,残破的城垣蜿蜒在山脊,砖石上的纹路刻满岁月痕迹。抚摸着历经千年风雨的城墙,仿佛能触摸到宋代将士戍边的坚守,历史的厚重感在此刻格外真切。</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对它的概括:</p><p class="ql-block">发现认定 :1998年,中国著名长城专家成大林先生经考察认定岢岚有宋长城,他从古籍中查阅到相关情况后,多次前往岢岚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其为宋代长城。</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 :据《武经总要》记载,岢岚宋长城修筑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是在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修筑的,起到军事防御和划界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分布走向 :宋长城从草城川口天涧堡出发,向东爬上陡坡,顺着山洼上到山顶,与从兴县西来的北齐、隋修筑的早期长城汇合,形成“岢岚结”,这段独立修筑的长城约3公里。汇合后,长城墙体叠压在早期长城上继续向东行进,至荷叶坪山脚下结束,其中王家岔、宁家岔一带保存最为完好。</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 :与北齐长城不同,宋长城不走山脊走山洼,且在从山洼爬坡上山的段落,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增扩出来的石台,规模不大,类似明长城上的“马面”,墙体宽度较窄,未经叠压部分底宽约四五米。</p><p class="ql-block">保存情况 :岢岚境内现存的宋长城墙体全部由片石砌成,保存完好处高约4.2米,顶宽约1.6米,有些段落保留着30厘米左右的女墙,有的地段还有炮台遗迹,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p> <p class="ql-block">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是山西省沿长城而建的一条旅游公路,以“边塞古风、跨越长城”为主题 。 </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起于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头村,止于左云县三屯乡立石村,主线贯穿大同、朔州、忻州3市内外长城沿线,形成长城环线,总里程约1198公里。其中,大同段约571公里、朔州段约355公里、忻州段约272公里。全线现状多为三级、四级路,局部为等外路,规划等级以三级路为主。</p><p class="ql-block">建设历程:2017年4月21日,在天镇县薛三墩村举行开工奠基仪式。2018年3月,因设计线位对长城文物本体安全构成威胁,被国家文物局拒批。2021年7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规划纲要,推动项目建设。2021年9月1日,天镇至左云段全线(北线)贯通。2024年10月,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p><p class="ql-block">配套设施:同步建成慢行道128公里、驿站18个、房车营地8个、观景台12个等,还建设了长城一号“0km”标志文化驿站,位于偏关县万家寨镇老牛湾村,成为展示长城文化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连接景区:支线162条,连接线80条,连接云冈石窟、五台山、雁门关等63个A级及以上景区,覆盖非A级旅游资源(点)273个,形成了“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旅游线网格局。</p><p class="ql-block">建设意义:对于提高景区通达性,发掘长城历史文化遗产底蕴,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促进沿线农村人口增收致富,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宋家沟村:位于岢岚县东部,距县城约10公里,北宋时宋军在此修筑长城并驻防,故而得名。村内保存有北齐军事遗址苏孤戍及古堡,还有宋代长城遗址、古井、祠堂等。村落保留了北方传统民居风貌,青砖灰瓦,木屋黄墙,兼具生产功能,形成居住+种植+养殖的生态庭院经济模式。此外,村里还保留着剪纸、面塑、编织等传统手工艺,是国家级4A景区及乡村振兴样板</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着白色运动服和帽子的学员站在一个圆形砖拱门内,背景是灰色的砖墙,拱门上方有红色的装饰。他站在那里,仿佛在感受这座建筑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一位穿着灰色运动服的学员坐在两块石碑前,石碑上分别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荷叶坪—王家岔段长城”和“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齐长城遗址”。他静静地坐着,仿佛在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站在木质的吊桥上,双臂张开,背景是两座带有传统建筑风格的亭子,周围是绿色的山丘和树木。天空阴沉,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格外明亮。</p> <p class="ql-block">把自己“塞”进雕塑,构图玩出小花样。色彩古铜配建筑彩,有点意思。光影平平,但主题的搞怪互动,抓住游玩趣味,虽不精致,也算乐烁趣了</p><p class="ql-block">这创意够逗,把自己嵌雕塑里,像从历史里“冒”出来逗乐。古铜质感配建筑,游玩的趣味一下抓住啦,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士站在一排悬挂的红色灯笼前,背景是灰色的砖墙。她穿着粉色上衣和黑色外套,双手各扶着一个灯笼,面带微笑,显得非常自信。灯笼整齐排列,增添了节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贴满了各种带有文字的装饰,中间有一个红色的心形图案,周围的祝福语和方言词汇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图片下方有砖墙和石栏杆,背景是户外的环境,天空阴沉,给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两旁是传统的建筑,屋顶覆盖着青瓦,墙壁由石块砌成。一条小河从街道中间流过,河岸边有红色的栏杆,远处是一座石桥横跨水面。背景中可以看到连绵的山峦,天空阴沉,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一位背着背包的学员从一座传统建筑的廊下走过,廊柱上挂着一个红色的牌匾,背景是黄色的砖墙和远处的山丘。阳光透过廊顶洒下斑驳的光影,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宁静。</p> <p class="ql-block">宋长城宋家沟暮色有感:</p><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的宋长城宋家沟,夕阳正把最后一缕金辉洒在斑驳的城墙上。砖石间的青苔还凝着白日的潮气,指尖抚过粗糙的墙面,仿佛能触到千年前戍边将士的温度。</p><p class="ql-block">沿步道下行时,山风裹着草木香掠过耳畔,远处村落的炊烟正与天边的云霞相融。残存的敌楼静静立在山脊,轮廓在暮色里愈发沉毅,那些凹陷的箭孔,像是仍在凝视着曾经的烽火与炊烟。</p><p class="ql-block">此时游客渐散,只剩虫鸣与风声相伴。站在沟谷回望,长城如黛色绸带缠绕山间,忽然懂得,它不仅是抵御外敌的屏障,更是黄土高原上生长的历史年轮。暮色中的宋家沟,让这段古老的城墙有了烟火气,也让这份历史的厚重,多了几分温柔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归程有感:岚县与岢岚行记</p><p class="ql-block">从吕梁返程,车窗外的风光渐次褪去山野的苍茫,心中却仍萦绕着饮马池与宋长城的印记。</p><p class="ql-block">站在饮马池草甸上时,风裹着草木清香扑在脸上,远处的山峦如黛,近处的野花肆意绽放,恍惚间似能听见古时有战马在此饮水的叮咚声,这份自然的辽阔与静谧,洗去了一路奔波的疲惫。</p><p class="ql-block">而岢岚的宋长城更令人震撼,残破的城垣蜿蜒在山脊,砖石上的纹路刻满岁月痕迹。抚摸着历经千年风雨的城墙,仿佛能触摸到宋代将士戍边的坚守,历史的厚重感在此刻格外真切。</p><p class="ql-block">短短一程,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魂交织。如今虽已返程,那份来自岚县与岢岚的感动,却成了心底难忘的风景,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过往与现在,多了几分深刻的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