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米兰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是意大利米兰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 。它位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是米兰的主教座堂。其建筑面积为1170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40000人。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p><p class="ql-block">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6年,1500年完成拱顶,1577年完成初步建筑,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宣布竣工,1965年安装完成正面最后一扇铜门,历时五个多世纪完工。其建筑风格汇集了哥特式、新古典式和巴洛克式等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教堂正面宽61.5米,高56米,被六组大方石柱分成了五块,方柱从两边向中央依次对称增高,构成了哥特式的塔形平面布局,共有135个尖塔和96个石像鬼。</p><p class="ql-block">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整座教堂共有大理石雕像6000多座,3159座位于建筑外部,雕像主题多为圣经故事等宗教题材。教堂还有24扇世界上最大的彩绘玻璃窗,高约20米,主要以耶稣故事作为主题,正中的太阳光彩图案寓意正义和仁爱。此外,教堂正面的五扇铜门也极具艺术价值,每座铜门上分有许多方格,每个方格内雕刻着教堂历史、神话与圣经故事。</p><p class="ql-block">米兰大堂在天主教界地位极其重要,著名的《米兰赦令》就从这里颁布,该法令使得基督教合法化,成为罗马帝国国教。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p> <p class="ql-block">米兰大教堂周围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外观米兰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排队进入教堂。</p> <p class="ql-block">米兰大教堂内《圣巴托洛缪》(Saint Bartholomew)塑像,由意大利雕塑家马克·达阿格里特(Marco d'Agrate)于1562年创作。该塑像位于大教堂祭坛后方、接近右边侧门的位置。雕像人物是耶稣的门徒巴托洛缪,他在亚美尼亚传教时被剥皮殉道。塑像中,巴托洛缪全身肌肉、骨骼和血管裸露,精准符合人体解剖结构,他手中拿着被剥下的皮肤,似一件斗篷,表情镇定自若,展现出对信仰的坚定。这座塑像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登顶米兰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米兰大教堂旁边的商店买了我喜欢的漂亮裙子,好高兴😊哟。</p> <p class="ql-block">姥姥又看到了当年的巧克力高跟鞋。</p> <p class="ql-block">要回国了,可我觉得还没玩够呢!</p> <p class="ql-block">又见阿联酋航空公司漂亮的姐姐。</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时间7月31号晚上22.00点,我们乘坐中国东方航空MU5014国际航班,从意大利米兰国际机场起飞,经过十个多小时的飞行,于北京时间8月1日下午3点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4天的欧洲之旅平安快乐完美结束,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的路线图,继去年西班牙葡萄牙25000公里的里程后,我的行程又增加了200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14天的欧洲之旅这么快的就结束了!这次旅行要特别感谢姥姥学校的教授邓奶奶、石奶奶、樊奶奶、曾爷爷和王爷爷,一路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快乐,一路欢声笑语。对于9岁的我来说这段旅程终生难忘,收获满满,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景,还有知识和情感。它也是一本生动的教课书:我在古城堡和教堂里触摸历史的温度,在不同语言的环境中感受世界的多元。我不仅记住了多瑙河的蓝、阿尔卑斯山的雪,更在行走中理解了“差异”与“共通”,学会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这些鲜活的体验,远比课本上的文字更能在心底种下探索世界的种子。期待下次新的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