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唤醒记忆的歌

细妹(拒私聊)

<p class="ql-block">AI生成图片</p> <p class="ql-block">一曲《怀念战友》,让我想起老爸深藏于心的音乐挚爱。</p><p class="ql-block">下午刷手机时,偶然翻到的一首《怀念战友》瞬间攫住了我的心。刘欢那饱含深情与力量的演唱,感人至深,让我第一时间想起身边95岁的老爸——他年轻时极爱唱歌,这也是他钟情的一首。</p><p class="ql-block">我赶忙将手机音量调到最大,轻轻贴到他耳边。这些年,老爸听力衰退得厉害,平日沉默多于言语,多半时间只是低头读书。可当歌声流淌出来的那一刻,我清晰地看见,他原本浑浊的双眼忽然泛起光芒。他微微侧过头望向我,嘴角慢慢扬起,脸上皱纹似乎也舒展了些,眼中弥漫出一丝慈祥,声音带着些许颤抖:“这是《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啊……”</p><p class="ql-block">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数十年。记忆里的父亲,是极爱音乐的。家里曾有一把口琴、一架小手风琴,虽因工作繁忙,他很少演奏。但无论多忙,只要我拿着歌谱去找他,他总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边打着拍子,一边教我识简谱、哼旋律——那也是我极喜欢的时刻,因为那时的父亲总会忘掉所有烦恼,全心沉浸在音乐之中。</p><p class="ql-block">一次,妈妈单位参加市歌咏比赛,让她担任指挥。父亲义不容辞地当起了教练。他不仅在纸上画出五线谱中的拍号,更是一遍遍地示范挥拍的动作轨迹:如何打出稳健的强拍、引导柔和的弱拍、清晰地预示每个乐句的起始呼吸;耐心地纠正妈妈的手型、节奏和身体律动。最终,妈妈指挥的沉稳自信,带领单位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在他自己单位的文艺演出中,他永远站在合唱队的中央,是名副其实的主力。</p><p class="ql-block">记得某个冬夜,全家人围坐一起,聊起曾看过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聊到兴起时,大家起哄让老爸唱电影主题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他一开口,浑厚而充满激情的歌声让我突然有了一种充满力量,无所畏惧的感觉。虽时值寒冬,窗玻璃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木门也渐渐站立不稳,丝丝寒意渗进屋内,但我却感到浑身上下暖烘烘的,上床前嘴上还念叨着: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更没想到的是,那晚的歌声竟惊动了前后三排房的邻居,第二天,不少人特地来夸:“钮老师的歌声真是动听!”</p><p class="ql-block">父亲不仅爱唱,也爱创作,他谱写的一首《锄头歌》,被收录到《工农兵歌唱手册》,这也成了他一生中的骄傲之事。父亲对音乐的痴迷,不仅流露于日常点滴,更深深烙印在女儿的名字里。大姐叫“红音”——“红”是那个年代的色彩,“音”却是他心底最柔软的期盼:愿她成为一名革命的音乐家,让这份热爱如血脉般延续下去。</p><p class="ql-block">如今,父亲老了。歌声渐息,岁月默然。可当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那份刻进骨子里的热爱,仍在一瞬间被全部唤醒。手机里的歌声仍在循环,父亲的手指轻轻在膝头打着拍子,眼神飘向远方,仿佛又一次回到那个站在舞台上放声高歌的年轻自己,而我又一次感受到当年老爸给我的无限温暖和安心。</p><p class="ql-block">原来有些热爱,从未被岁月磨灭。它只是在等待,一首老歌温柔的召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