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印象l 逛黄兴路 感老街情

江边

<p class="ql-block">  长沙黄兴路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原名南正路,194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领袖黄兴更名。黄兴路最繁华的路段为黄兴南路步行街,北起司门口,南至南门口,全长838米,街面宽23-26米,商业总面积25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及旅游于一体,有“三湘商业第一街”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4日上午参观完第一师范后已近中午时分,所在位置书院路离南门口不远,想着即解决中餐又将久违的黄兴路步行街再逛一次,信步就向南门口走来。</p> <p class="ql-block">  黄兴路作为长沙古城的商业发源地,见证了数百年的商业兴衰,承载着老长沙的珍贵记忆。街道两旁的特色建筑,既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又有现代时尚的风情。南门口是长沙古城南门所在地,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明清时为商业枢纽,晚清后逐渐繁荣。这里有有众多老字号,如德园包子铺、周记结麻花等。</p> <p class="ql-block">  走入步行街老长沙铜像群格外引入注目。它们是浓缩老长沙市井生活的艺术景观。从南门口到司门口,全长约838米的步行街上,平均每隔80米就有一尊“老长沙”主题铜像。这一座《看西洋景》雕塑以写实手法刻画了正在看西洋景的市井人物,生动还原了清末民初长沙民众对西方文明的猎奇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些铜像包括《炸臭豆腐》《吃臭豆腐》《打酱油》《修鞋》《磨刀戗剪》《补锅》《剃头挖耳》《看西洋景》等,生动还原了老长沙的市井百态,是老长沙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湖湘情结”,也是游客了解长沙历史文化的生动教材。这一座《剃头挖耳》雕塑刻画了剃头匠为顾客挖耳的场景,人物动作自然生动,表情细腻传神,让人瞬间穿越回老长沙的街头巷尾。</p> <p class="ql-block">  “我爱长沙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这一宣传标语,以质朴而真挚的语言,传递出对长沙这座城市的深情厚意与美好期许。这种情感源于长沙独特的魅力——既有“山水洲城”的自然之美,又有“楚汉名城”的历史底蕴,还有“媒体艺术之都”的现代活力。</p> <p class="ql-block">  街头的麻石阵百年石语,镌刻时光。这些直立街面的麻石,经岁月打磨,却仍保留着清末民初的粗粝质感,每一道纹理都藏着老长沙的市井故事。它们整齐排列,如沉默的卫士,见证着从清雍正年间麻石铺路至今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侧市井画卷鲜活重现,老字号店铺与网红小店错落有致,茶颜悦色的碧根果拿铁、黑色经典臭豆腐、金记糖油坨坨等美食琳琅满目,从街头到巷尾弥漫着诱人香气,堪称“舌尖上的长沙”。</p> <p class="ql-block">  来到了《补锅》雕塑铜像处。匠人专注补锅的姿态,瞬间唤醒人们对旧时光的温情记忆——那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仿佛还在诉说着老长沙的烟火故事,每一处细节都藏着岁月沉淀的韵味,让人忍不住驻足凝望,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温度与灵魂。</p> <p class="ql-block">  《修鞋》雕塑铜像更是老长沙街头文化的经典缩影。匠人低头专注修鞋的姿态,工具摆放的整齐有序,以及鞋底纹理的细腻刻画,生动还原了旧时长沙的市井日常。那专注的神情、娴熟的动作,仿佛能让人听见缝纫机般的敲击声,感受到老长沙的烟火气息与匠人精神。这尊铜像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城市记忆的载体,让人在匆匆步履中,回味往昔岁月的温情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黄兴广场,是长沙的“城市心脏”,集繁华、韵味与活力于一体。巨大的显示屏横跨广场主入口,150度超广视角让行人流连驻足,即便在500米外也能感受震撼视觉。这里不仅是商业地标,更是情感共鸣的窗口,喜庆佳节的温情祝福、情侣的浪漫告白,都曾在这块屏幕上闪耀,让冰冷的科技有了温度。</p> <p class="ql-block">  广场四周的商业广告,是城市繁华的生动注脚,更是商业与艺术碰撞的璀璨火花。这里既有国际大牌的时尚海报,以简洁大气的设计传递品牌理念;也有本土小店的创意招牌,如“麻辣王子”的魔性标语,用市井幽默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老街区的手绘墙广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让每一面墙都成为“会说话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街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熙熙攘攘的人</span>群中尽显长沙的活力与热情。无论是购物、美食还是打卡,黄兴广场都让人流连忘返,堪称长沙最生动的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中央矗立着巨大的《诚信》雕塑。这尊雕塑以磅秤砝码为核心意象,通过手指相互拉钩的质朴造型,生动诠释了“诚与信”的精神内核——既像古代商贾交易的诚信秤砣,又似现代社会的契约象征,将商业伦理与艺术美感完美融合。它的存在,让黄兴路的繁华不止于市井烟火,更升华为城市精神的立体注脚,每一道线条都诉说着“诚信为本”的长沙底色。</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中央还有《童趣》铜像雕塑。作为老长沙童年记忆的鲜活注脚,三个孩童嬉戏的场景——滚铁环的灵动、抽陀螺的专注、跳房子的欢快,被匠人以细腻的铜雕技艺定格,每一处线条都洋溢着质朴的童真。斑驳的铜绿与街头老照片般的背景相映,仿佛能听见旧时巷弄里的笑闹声,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物质简单却精神富足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磨刀戗剪》雕塑中匠人脚踩磨刀石的力道、刀具与石头碰撞的火星,乃至额头的汗珠,都被匠人以精湛的铜雕技艺定格,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往昔的岁月,仿佛能听见那穿越时空的吆喝声“戗刀磨剪嘞——”,在现代都市的繁华中,守护着一份渐行渐远的传统温度。</p> <p class="ql-block">  《卖臭豆腐》《吃臭豆腐》两尊铜雕合置于一处。这两座雕塑以最平凡的市井场景,串联起长沙人对“臭豆腐”的集体记忆。匠人手持长筷翻动臭豆腐的利落动作,食客垂涎欲滴的生动表情,被铜雕以毫米级细节精准刻画——从油锅的沸腾到竹筷的纹理,每一处都藏着旧时街巷的鲜活气息,仿佛能听见“卖臭豆腐嘞——”的吆喝在耳边回响。</p> <p class="ql-block">  最后选定了"费大厨辣椒炒肉"湘菜馆作为今天的中餐解决处。这里的辣椒炒肉堪称湘菜界的“灵魂之作”,每一口都是对湖湘饮食文化的极致诠释。这道菜,用最朴素的食材,经大厨的巧手雕琢,将湘菜的“鲜、香、辣”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湘人吃辣椒炒肉是家常便饭,但每次吃完费大厨,味蕾都能完全被其征服。</p> <p class="ql-block">  街头有巨幅老照片展示老长沙历史影像。这些老照片是老长沙的“时光切片”,是黄兴路最厚重的“文化胎记”,以光影为笔墨,定格了这座城市的岁月长歌。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长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不仅是商业街的装饰,更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图腾,让每一次驻足都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老长沙影像涵盖多种类型,共同构建起立体化的城市记忆体系。历史老照片是最直接的载体,如清末民初的长沙古城墙、1938年文夕大火前的太平街、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五一广场,这些照片多来自档案馆藏、旧书刊或民间收藏,真实还原了城市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  在长沙的心脏地带,黄兴广场站地铁口如同一位热情的“城市导游”,一头连着千年古城的历史脉络,一头接着现代都市的潮流脉搏。它不仅是地铁1号线、2号线的换乘枢纽,更是长沙人心中“逛吃逛吃”的起点,每一个出站瞬间,都藏着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温柔与热烈。</p> <p class="ql-block">  来到《打酱油》铜像雕塑处。这座雕塑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老长沙人关于“小时候”的共同记忆,以极其朴素的细节,还原了旧时长沙街头最寻常的生活场景。整个画面没有华丽的修饰,却像一部“微缩的老电影”,把老长沙的市井温情、邻里烟火演绎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湖南黄金楼是黄兴路上的“金色文化地标。在步行街的喧嚣里,黄金楼像一块被阳光吻过的金箔,以“金碧辉煌”的外观牢牢抓住路人的目光。这座扎根黄兴铜像旁的5层建筑,原本是有着30年历史的明牌珠宝店,如今重装升级为“湖南黄金楼”,不仅延续了品牌的黄金基因,更用极具辨识度的装饰风格,成为黄兴路上“最亮的那颗星”。</p> <p class="ql-block">  黄兴铜像位于步行街街口,是长沙最具辨识度的街头雕塑之一。铜像以7.8米高的青铜材质铸就,整体造型挺拔有力——黄兴身着西装,左胳膊搭着外套,身姿笔直,目光坚定向前,展现出革命家的从容与坚毅。基座上刻有“黄兴”二字及他的生卒年份(1874-1916),简洁的文字勾勒出这位湘籍革命先驱的人生轮廓。</p> <p class="ql-block">  进入黄兴路与五一路口交汇处的地铁地下城。此处以五一广场地铁站(1、2号线换乘站)为核心,联动周边国金街、五一里等地下商业空间的综合体系。作为长沙五一商圈的“地下引擎”,它将交通、商业、文化有机融合,成为城市中心的“活力磁场”。商铺前一大片红色礼品袋上黑色经典长沙没白来广告语吸人眼球,长沙人从小吃到大的'臭'名远扬黑色经典,闻着冲,吃着爽,没白来!</p> <p class="ql-block">  地铁站采用地下三层岛式设计,地下商业空间与周边地上商圈(如黄兴路步行街、五一广场)形成互补——地上是传统零售与文旅地标(如IFS国金中心、黄兴铜像),地下则是时尚潮流与休闲娱乐的延伸,构建了“地面-地下”一体化的商业生态。</p> <p class="ql-block">  作为立体商业与交通融合的核心枢纽,地下城不止于购物的“城市客厅”,它将地铁的便捷性与商业的丰富性结合,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也为游客提供了“逛吃逛吃”的全新体验。地下城中铜官窑国风乐园的红色广告如同一抹鲜活的“唐彩”,以中国红为核心视觉符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完美融合,成为城市中一道极具辨识度的文化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随着人流准备去二号线乘车。走进黄兴路步行街,扑面而来的是浓得化不开的烟火气——街道两旁商铺林立,空气中弥漫着臭豆腐的辛辣、糖油粑粑的甜糯、奶茶的香甜,每一种味道都在挑动着味蕾;人群川流不息,有举着奶茶自拍的年轻人、牵着孩子逛吃的中年人、挎着相机找角度的游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连空气都跟着热闹起来。来这里逛的不是“街”,是长沙的生活。每次来到这里都会被这份独特的魅力感染,忍不住会想再来一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