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篇美昵称:木易</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50276148</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妈跟我说:“你长大以后要学一门手艺,一招鲜吃遍天,有碗饭要捧着吃”,那时候正是大锅饭的年代,哥哥姐姐们都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我妈的话我没在意。</p><p class="ql-block">1996年,我33岁,在“北京市物资回收公司”做会计。</p><p class="ql-block">我们企业经过减员增效后,效益依然不好,发到我手里的工资已经不够吃饭的了,咋办?一个大男人,养家糊口是必须的,就凭我,到招聘会还找不到工作,我自信满满。</p><p class="ql-block">于是我穿着笔挺的西服,提着文件包到处发应聘简历,去了很多招聘会,接到面试通知就去面试,我被招聘单位录用了,努力工作,想着一辈子为那个单位奉献,但工作一段期间后,各种原因,不得已,我离开了,又去下一家招聘单位应聘,又被录用,又努力工作,适应新环境,挑战新职场,一路走来。</p><p class="ql-block">现在我又想起小时候我妈的话,我真的很佩服老人家,假如我要是不做会计这个行当,没有会计从业证书和经历,我找工作会更困难,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一定要努力工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p><p class="ql-block">闯荡私企,会有很多机会,也有运气的成分,当机会来临时,你必须抓住,勇敢冲上去。</p><p class="ql-block">这些年,我在努力工作中奋进。</p> <p class="ql-block">1996年12月1日,我去了北京国展招聘会,当我走到国内贸易部《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展位时,看到该单位招聘会计一名,我眼前一亮,从这个单位名字来看,肯定是国企,要是能混个编制,就更好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投了我的简历。我还给招聘会的很多单位投了简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就收到了杂志社人事部电话,让我12月6号下午一点去面试,地址:北京东城区东四十四条9号五楼。</p><p class="ql-block">12月6号,那天,天很冷,下了很大的雪,我是骑着自己的宝马去的。</p><p class="ql-block">下了五楼电梯进门左转进了会议室,整个会议室有60多个人,都是来面试的。</p><p class="ql-block">我心有点凉,招一个会计,通知这么多人面试,成功的机会太少了吧。</p><p class="ql-block">杂志社主编傅教智,四十岁左右的样子,戴着眼镜,很和杂志社主编身份气质。</p><p class="ql-block">他首先介绍了杂志社情况,然后让每个应聘者介绍自己,并说出自己要求的薪金。</p><p class="ql-block">我听着每个人都很优秀,要求的薪金最高的是6000元,2000到4000元的居多,我原来单位工资是450元,在这我要求的薪金是1200元。</p><p class="ql-block">招聘面试进行到了下午六点,结束了,让大家等通知。</p><p class="ql-block">12月12日,傅主编给我打电话,他说他觉得我先到发行部做发行,然后看我表现好能力强再做会计,我说,我是来应聘会计,别的不做,于是挂了电话。</p><p class="ql-block">12月14日,傅主编又给我打电话,说是让我做会计,原来说去发行部熟悉一下杂志社的业务,让我马上过去跟他聊聊。</p><p class="ql-block">我马上又骑着我的宝马去了。主编说那天面试,他对我最满意,特别是感觉我的人品好,国企经历让他感觉工作能力一定可以胜任杂志社工作,他说:“你讲的关于财务工作的话我听得懂,我决定录用你,但你要跟我去见于有力老师,他决定了才行”。</p><p class="ql-block">当晚,主编带我去见了于有力老师,主编当着我的面,总说我的好,最后于有力老师伸出手,说:“欢迎你加入我们团体”。</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加入了他们团体,傅老师现在单位的财务一直接受我的指导,于老师单位的财务我一直是在兼职,他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和老大哥。</p> <p class="ql-block">1996年12月24日,平安夜聚餐,我正式亮相,于有力老师也来了。</p><p class="ql-block">我上班了,主编没再提去发行部熟悉业务的事,就约了前任会计做交接。</p><p class="ql-block">杂志社现有员工80人,出版《中国商贸》杂志。</p><p class="ql-block">前任会计叫刘晓梅,二十七八岁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两年前开始建账的,账很乱,账簿、凭证也没装订,总账银行存款和银行存款明细账不相符,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就没有核对过,也没有银行总账和其他明细账也对不上,会计核算方法不对,会计科目运用不对。</p><p class="ql-block">我把账上情况和主编汇报了,主编说:“前任刘会计是好人,可以信任,但她会计知识能力不足,所以才请你过来。你要尽快把账理顺,按现行会计制度规范做账,需要我配合的我一定配合。</p><p class="ql-block">我说:“领导,我要做三件事,第一:要完善财务各项规章制度,我起草,您修改,第二,我要把咱单位以前的账核对无误后调整,要让总账和明细账余额相符,要把银行明细账和银行对账单核对,做出每月的余额调节表,第三:从今年起,财务账要用成本核算法归集杂志社的杂志成本费用,精确算出我们杂志的成本,精准核算我们杂志社的收入、支出和利润”。</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很顺利,但是,一季度是淡季,广告收入上不来,杂志销售也不顺畅,杂志社额的账上没有钱了。没有钱,房租付不了,员工工资发不了,企业员工与单位荣辱与共。</p><p class="ql-block">傅主编让我去于有力老师那里借钱。</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二年前,杂志社一直亏损,内贸部就搞了承包制,傅主编中标,他把自己家里的所有钱都拿出来缴了承包保证金,租北京东四十四条北京袜厂的五楼做为经营场所,于有力老师和傅教智老师是大学同学,傅老师经营运转的钱都是于有力老师垫付的。</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我才明白,这个杂志社虽然是国企,但是私人承包,和私企一样。在国企的时候,我就听人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私企一切都是生产力标准,作为经营人员,你必须完成个人业绩,完不成就走人,作为管理人员,你必须有用,而做会计只要老板信你,你就可以在他的企业生存,不过,不管在哪,工作不努力混日子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1997年3月,我们杂志社成立全国理事会,这个项目的运作很成功,杂志社的效益芝麻开花。</p><p class="ql-block">1997年9月,杂志社上级单位说副主编到年底承包期到了,要收回,首先要对财务审计,傅主编不同意,傅主编认为自己是承包,上级单位无权审计。</p><p class="ql-block">最后上级还是做了审计,审计结束他们说你们财务账做的太好了,就像假账一样,可又没有证据。我知道后,无语。</p><p class="ql-block">最后上级单位通知杂志社,从下一年度开始,因承包到期,杂志社经营权收回部里,现杂志社人员除了会计也就是我,其他人全部接收。</p><p class="ql-block">我努力做了一年的财务主任,又要去新单位应聘了。</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我的同学给我介绍了一家。</p> <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25日,于有力老师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去“北京美迪亚电视传播中心”财务部工作,我说,您那有财务主任,我去了干什么,于老师说,你在杂志社的工作做的很好,我请你来做财务部主任。</p><p class="ql-block">1998年1月3日,我到“美迪亚”财务上班,任财务主任,原财务主任升为财务总监,但财务收支的签字权在我手里。</p><p class="ql-block">“美迪亚”是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私企,在北京是最早做“北京台”和“中央台”专题片广告的制作公司,号称广告业的“黄埔军校”,我来这里工作的时候,是公司最辉煌的时候,公司有近300人,有制作部,编辑人员五人,摄影20人,有五个创作组,专门研究如何赚钱,创作组创作一个模式,拍成片子,送到中央电视台或北京电视台,他们认为很好,就在成立新栏目,央视的“供求热线”、“星火科技”、“农村经济”等栏目就是这样成立的,我们负责联系企业,收取广告宣传费,制成成片,送栏目播出。</p><p class="ql-block">我作为财务主任,太忙了,那时虽然是双休,但我每周六都要加班,才能勉强完成一周的工作。</p><p class="ql-block">领导要求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领导随叫随到。</p><p class="ql-block">财务部有七个会计,我负责财务总体工作,负责总账报表和“北京台”三级明细账,单位所有新项目的成本预测和该项目的财务规定都有我起草。有一天晚上十点,于老师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他家楼下茶馆,见面后他说想开一个装饰公司,我们单位在北京电视台有《金水桥》和《金融咨询》栏目,可以在自己栏目不花钱做广告,让我做可行性分析,我反对,无果。老板做事你只需要提建议,并列出上中下三策,决定权在他。</p><p class="ql-block">私企工作压力大,但付出也有收获,薪资比国企会高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0年,我买了第一套房子,这个房子到2018年涨了16倍。</span></p><p class="ql-block">私企精神压力大,有一个好身体很重要,2002年我开始登山,喜欢就坚持下来。</p><p class="ql-block">2003年3月,于有力老师因为健康原因,关停了公司的经营项目,公司人员解散了,但公司财务还有些业务需要处理,于是我就做兼职。</p><p class="ql-block">我在“美迪亚”轰轰烈烈五年多,现在,我又面临找工作。</p> <p class="ql-block">2003年五月,我在“北京市供销学校”学习会计时的班长张大强请我去“北京思格威认证中心”做财务部长。</p><p class="ql-block">去了我才知道,原来中心主任是我们班长的表姐。</p><p class="ql-block">财务部有三个会计,原财务部长来这之前是一个幼儿园会计,现在离职,另外两个会计,一个是出纳,另一个相当于库管,管发认证证书,还有李老师是体制内的会计,每月来帮审计。</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总账和明细账能对上,但会计处理很多不合规。</p><p class="ql-block">交接完了,出纳问我:“部长,您会填写支票吗?我们收支票谁也不敢填写,也不敢在支票后边背书”。我笑了,本人做过七年出纳,填写支票和背书那是我的基本功,不过一个大部长做这个工作有点让人笑话。</p><p class="ql-block">这里是认证中心,有1000多审核员,他们去被认证单位审核的费用就是他们的工资。我问原来会计他们怎么计算的,原来会计说他在电脑上每个人名字写上,然后再把审核费单子按名字计,最后加总,这个方法太落后了。由于审核单录入工作量太大,我就要求审核部每月把审核单据按其项目录入表格,再拷进U盘报财务,我利用excel表格的排序功能按名字排序,每个人的数据就排到一起了,然后插入一行做小计,在小计那行嵌入公式,审核员该缴的个税就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p><p class="ql-block">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每月李老师给中心主任的财务报告,报告中的报表数字从逻辑上是不通的,我问李老师,他说他知道逻辑有问题,可领导认可,我只能是苦笑,但我不能延续原来逻辑有问题的财务报告。我修改了财务报告,经过跟中心主任的多次沟通,终于做出一个她能明白并认可有符合逻辑的财务报告。</p><p class="ql-block">我来这里第二年,我班长跟他表姐也就是中心主任吵架,班长离职,连我一块轰,换了一个比我大十岁的在国企做成本会计的大姐,结果,三天以后,领导觉得她不行,又把我请了回来,我还继续做我的财务部长。</p><p class="ql-block">2006年7月,我想将来房子肯定会上涨,我儿子长大后结婚肯定要用房,我是刚需家庭,于是贷款买了一处房子。</p><p class="ql-block">2010年1月,我从做了六年零七个月财务部长的“思格威”离职。</p><p class="ql-block">47岁的我,还没资格躺平。</p> <p class="ql-block">2010年我离开了“思格威”。那年我47岁,儿子还在上大学,刚贷款买了房子,我又要到处投简历找工作。</p><p class="ql-block">我投了很多简历,在应聘简历中一直在降低薪资要求,思格威月薪10000元,现在求职简历写了3000元,47岁,找工作,难。我收到的面试通知不少,但我心怡且录用我的很少。</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去一个私企广告公司应聘,招一个会计,他们约了100多人来面试,我是第六次去才见的老板,那轮面试通知了七个人,让我第一个介绍,我感觉我是没戏了,果然是我没有应聘成功。</p><p class="ql-block">2010年6月,我去“北京颐和全景有限公司”应聘,该公司做北京台“养生盘销售,公司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是比我大7岁大姐,我觉得跟大姐一起工作会很好相处,没想到,这位大姐喜欢下属哄着她,可我不是那样性格的人,我不想卑躬屈膝,干了8个月,我离职了。</p><p class="ql-block">我去过担保公司、农业公司、美容公司,为了养家活口,我必须努力工作。</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当年杂志社副主编,后来于有力老师贴身男秘书从一家拍卖公司的执行董事岗位离职,他要自己做公司,他给我打电话,让我过来帮他。</p><p class="ql-block">20多年的老朋友,我不问薪资,跟正在工作的公司领导谈好,给原做兼职,全力以赴到董总这里来。董总公司的业务我以前从来没接触过,我们这里做资产公司,后来成立了律师事务所,又以法律为依托,成立基金公司,专攻不良资产,现在又和总参、军纪委、海关合作、拓展拍卖业务,我边工作边学习,以我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历,再加上我有很好的再学习能力,我觉得我是得心应手的做好了自己本职工作。</p><p class="ql-block">在私企,没人敢不努力工作,我现在的出纳,也管办公室,也写标书,也去拍卖现场清点货物,预展服务,拍卖服务,来了客人沏茶倒水。</p> <p class="ql-block">我今年已经62岁了,孙女都上学了,真的该退休了,可领导说我在这他放心,所以我还没离岗。</p><p class="ql-block">一招鲜,吃遍天,有碗饭必须捧着吃。在职场,你必须有一套过硬的本事,你对企业必须有用,企业与你荣辱与共,你要用自己的一点微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在努力工作中奋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