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之游静修小镇

独鹤与飞

<p class="ql-block">杂记之游静修小镇</p><p class="ql-block"> 专题性打造旅游主题小镇,是从化区的特色,如以推广中医文化知识为主题的国医小镇,以传统手工艺制作与培训为主题的工匠小镇,静修小镇则是以村居康养为中心的休闲小镇。</p><p class="ql-block"> 休闲小镇的主题是休闲,休闲的背后是劳作,劳作的背后是教育,教育的背后则是社会长久的发展。休闲小镇以休闲为主题,休什么?自然是吸引城市工作的众多市民来这里吃喝游玩,来这是看山戏水,来这里释放压力,听鸟儿,观鱼儿,赏花儿,看三季稻的翠翠绿绿,看枝头龙眼的累累缀缀,再去品尝干果的酸甜,凉粉的细腻,干锅鸡的丰腴。溪水漫过处,城市的炎热从脚底清凉;绿藤抚触时,世态的冷暖从头顶和熙。这里是静修,静的是山里草木,修的是内心玄阶,修养一天,精神抖擞,天仙下界,服务红尘。</p><p class="ql-block"> 有休闲就有劳作。三季稻生机勃勃是劳作,溪水边的服务保障是劳作,沿街摆卖的商贩是劳作。我奇怪为什么都是妇女在这里摆卖商品。同行的朋友说:“两广地区的妇女都很勤劳,他们干活不偷奸耍滑。在家是干活的好手,在外面也是干活的好手。你别看这些妇女一个个晒的干瘦,你看看她们的精神气质,眼神体态,哪一个不是神采奕奕的。”那么男劳力在干什么?他们一定也是在劳作。不然细腻平滑的三季稻田怎么平整,匀称规范的菜地如何搭架?景区虽不见男人摆卖货物的身影,他们劳作的成果就摆在街头。</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景区,也是社区,是休闲中心,也是蔬菜市场,是旅游圣地,也是田间地头。这个景区是依托南平社区打造的,景区就是社区,社区的花花草草,河流小溪,是景区的设施;社区的屋舍凉台,瓜棚菜架是景区的特色;社区农家锅台,泉水荷池是景区的服务。景区的宣传,为社区的发展提供客源;景区的引流为社区发展提供财源。景区的道路硬件,改变了社区的居住环境。景区的制度要求,规范了社区百姓的日常行为,同步了社区百姓的伦理水平。所以,游客安心的游玩购买土特产,村民愉快的出售农产品。门口就是菜市场,转手产品就变成商品。社区农民得到实惠,城市游客得到实惠。风景休闲了游客,游客丰腴了百姓。真正的双赢。</p><p class="ql-block"> 静修小镇是景区,也是一个教育基地。社区的墙头标识着教育主题,如农民夜校,方志基地,新农村发展样板示范基地,村民榜样展示等,细心地游客会注意到这些教育主题,好学的外地游客也会注意到这些教育主题。会不会学习人家的做法,自己回去创造性的集合本地资源,开发景区,富裕社区,提升百姓的道德水准则是外地游客们自己的识见与本领了。</p><p class="ql-block">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游玩一个地方,学习一处的做法。静修小镇融景区、社区、田园、农家为一体的双赢景区模式,很有借鉴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