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散笔》(312):有一种记忆叫忍耐

衔泥斋主人(胡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1902265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津沽散笔》(31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种记忆叫忍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夏天,北方包括我的家乡天津的天气酷热难忍!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近50年(1975-2024年)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全国平均气温增速达0.25℃/10年,2024年以10.9℃创历史新高,较常年偏高1.01℃。而今年明显比去年(2024年)还要高。我家使用空调的频率,远远超出了去年,可以作为一种佐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天气太热,我们可以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但是,我忽然想起小时候,那个年代我家比较清贫,别说空调,即便是电风扇也没有。家中防暑降温的设备,就是几把蒲扇。蒲扇摇起,扑面而来的还是热乎乎的空气;蒲扇摇起,驱赶着蚊虫与单调无奈的酷热……加上全家七口人住在老城厢胡同大院里,一间半(大约二十平米)的平房里,一铺大炕挤满五人,那六平米的半间里屋躺着两人,炙热的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汗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最热的那几天,我们卷起炕席来到老城厢西马路便道上,铺开炕席倒卧其上……此时,马路便道上已经人满为患。墨色的天穹之中,星星们眨着眼睛、不时抖落着肩膀,惊叹这一幅人间的风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困难之际,几分钱一棵的冰棒都是奢侈,我曾经和弟弟妹妹跑到水产门市部跟前,捡拾地上零碎的冰块儿,那是水产门市部为了鱼虾的保鲜,拉来的天然冰块被敲碎的遗漏……我们把零碎的冰块儿放进嘴里,尽情享受着清凉的愉悦……其实,那种天然冰块,都是极不卫生的,细菌容易导致肠炎,热到此时,这些只好不管不顾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忘记了童年、少年在酷热之中是怎样熬过来的?现实是我对今年的夏天之酷热,留有几分恐惧的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空调有冷饮有水果,我们还怵头每一天的难熬,我和老伴儿几乎天天埋怨这种天气;小时候的生活条件与当今有天壤之别,居然就这么过来了,这当中的差别就是:忍耐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的忍耐力,与生活条件成反比,这是一条为社会实践验证的真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春之际,我下乡北大荒农场时,只有十七岁,我们天津连队知青中,还有几位十五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北大荒的夏季,在荷锄躬耕的原野上,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我们的脊背,皮肤脱落了一层……冬天,最高零下四十多度,我们只穿着棉衣棉裤,或挥镐刨粪或兴修水渠,满头是汗……而我们每天吃的很差,有一两年甚至吃不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的忍耐力,有时候为生活所迫,超出人的承受的极限,成为了一种对抗的意志,一种游离生理躯体之外的刚强的精神。这种生活所迫,有的是自然的,有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忍耐是一种人性,也有张力。我们之所以有共同的美好理想,就是变生活所迫,让忍耐的承重尽量减少,成为我们最终能动的主导日益美好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感叹人的忍耐力,却无意歌颂苦难与贫穷的岁月,也不赞同对假丑恶的事物保持忍耐。我想说的是:不能忘记过去,也不能让不堪回首的日子从头再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忍耐力的今夕变化,是我们人生乐章之中,高低婉曲、错落有致的历史回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于2025年8月24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