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及其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摘自父亲回忆录中的部分章节,重温那段历史,金戈铁马,烽火硝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至今仍让人感动。在民族危亡关头,全国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英雄的赞歌。<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巍巍中华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那荡气回肠的抗争故事再一次扣开我们记忆的闸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1938年9月,我结束了延安“抗大”的学习生活,随一二九师的学员一道,再次东渡黄河,穿过数道日军的封锁线,重返华北抗日前线。</p><p class="ql-block"> 抵达太行已是初冬时分,我们学员中大部分人已回到自己的原部队。仅剩下七八个人在师部待命。我被告知,三八六旅原七七一团已与东进纵队的一个团及另一支部队合编为一二九师的独立旅。我原来所在的七七二团作为我旅的主力部队在晋东南各县活动。经过近一年的抗日游击战争,部队扩充了,干部调整了,我将等待重新分配工作。这下可以肯定,我回不了原部队了。</p><p class="ql-block"> 师部召开大会动员,部队将向东挺进,去平汉路以东的冀南地区开展斗争。部队就要出发了,我们几个待分配的营级干部也将随师部行动。</p><p class="ql-block"> 刘伯承师长告诉我们:冀南是一个平原地区。八路军过去都在山地作战,现在要去平原,部队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学会在平原作战。我们已经有部队在那里活动,并创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这次我们大部队去冀南就是要适应环境。你们没有任务,去当一回“看客”。</p><p class="ql-block"><br></p> <h5>冀南平原区域示意图</h5> <p class="ql-block"> 冀南地区,纵横数百里的大平原,莽莽原野,阡陌纵横。这片富庶的土地在日军入侵之前,盘踞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土匪帮会、散兵游勇及反动武装势力。他们各自割据一方,鱼肉百姓。抗日战争爆发后,其中一些人又投靠日本鬼子,无恶不作。他们之间也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相互倾轧,因此长期战乱纷繁,老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p><p class="ql-block"> 为了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团结民众,我三八六旅副旅长陈再道早在年初就率东进纵队开进冀南平原,经过近一年的斗争,消灭了反共反人民的土匪武装,收编了许多繁杂纷乱的地方武装,扩充了八路军的实力,团结了广大的民众,初步建立了以南宫、枣强为中心的冀南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岁末,我一二九师师部及三八六旅主力从黎城开拔,出东阳关,向东挺进。经过响堂铺时,看见许多破烂的日军汽车歪斜在路边,别人告诉我,这就是上次被我三八六旅打烂的日军汽车,那次小鬼子可是吃了苦头。</p><p class="ql-block"> 部队向北前进,涉过快干涸的清漳河,经木作、石盆,抵达路罗镇休息。过将军墓时,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我在那里见到陈赓旅长。陈旅长来师部开会,他没说几句话就匆匆离去,我真想跟陈旅长重返老部队。</p><p class="ql-block"> 行军几日,不知在什么地方部队折头向东,午夜时分穿过平汉路,部队在一个村庄扎营休息,我稀里糊涂也不知到了哪里。</p><p class="ql-block"> 又一日,部队宿营,忽闻屋外喧闹,开门一看,原来是前面部队来人迎接我们。</p><p class="ql-block"><br></p> <h5>查玉升(1914-1998),安徽省六安市人。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补充团一营营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秦懋书!伙计,你么样在这里呀?”原红九十三师我们师部交通队的指导员,我(那时是交通队队长)的搭档查玉升看见我,高兴地嚷着跑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我搂着查玉升,格外亲热,两人又是闹又是笑。快一年了,见到我原部队的战友,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谈到离队去延安学习,谈到回来尚未分配,我们要说的话太多太多了。查玉升现是补充团的一营营长,从他那里才知道,我们已经到了南宫。</p><p class="ql-block"> 师部在南宫南面的张庄驻扎下来,漫天飞舞的雪花预示着旧年将逝,新年来临。元旦,部队休息,师首长们还在开会,部署了在新年期间要出发打击敌人。前线的各部队正在激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太阳无力地映照着白雪覆盖的原野,无遮无拦的村庄毫无生气,空旷的庄稼地渺渺无际,只有秃树枝桠在寒风中摇曳,整个大平原看不到一丝生机。</p><p class="ql-block"> 师部驻扎在七级(地名)的张庄,直属队警戒在师部的周围,我们住在张庄北面不远的双庙。每日里进出张庄的人不少,这都是前面部队派来与师部联络的人。远处不时响起炮声,日本飞机也经常盘旋在我们的头上,师部的人们非常忙碌,但张庄仍显得平静。我知道前面的战事正紧,日军对我们发起了新的“扫荡”。</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张庄一带一住就是十多天,从许多人那里,才知道冀南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8年,武汉、南京相继失陷,日军向华中、华南进军,中国的半壁河山遭受日军铁蹄的蹂躏。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继续溃败,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在山西、河北及南方地区展开了游击战,并取得一系列的胜利。这些胜利消除了国民党军在民众中散布的“失败”和“恐日”的影响,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敌后站稳了脚跟,并创建了太行、冀南等抗日根据地。侵华日军痛感八路军开辟的敌后战场使得他们后院起火,如刺哽喉,下决心要解决此心腹之患,于是军事打击的重点,从正面战场转向自己后方战场,在华北,加强了对冀南的八路军的进攻。</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蒋介石见八路军在敌后开辟了广大的根据地,萌生了借共产党之手与日军抗衡,乘机“收复”失地的想法。于是,1938年8月,蒋介石委派鹿钟麟出任河北省政府主席。</p><p class="ql-block"> 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八路军采取了欢迎合作的态度。然而,反共顽固派鹿钟麟在冀南完全置国家利益而不顾,大力收编地方土匪武装,消极抗日,专门寻机向八路军挑衅,闹摩擦,惹起事端。</p><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间,河北各地的日本驻军向我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扫荡”,八路军避实就虚,采用游击战,不断地在运动中抗击敌人。我冀南党政机关也随部队撤出了根据地的首府——南宫县。</p><p class="ql-block"><br></p> <h5>国民党邱县县党部</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鹿钟麟被蒋介石委任为河北省政府主席、河北游击司令、中国河北省党部主任委员,但到河北自感没有实力,便尽力收编地方武装,以孙良诚为游击总指挥,将民军赵云祥部及杂色武装胡和道等部也拉了过去,主要就是扩充实力抢占地盘。</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顽固的反动派在敌后有河北民军司令张荫梧和第九十四军军长朱怀冰领导地主武装,不执行统一战线联合抗日的决议,处处与八路军搞"磨擦",甚至向抗日民主武装力量进攻。</p><p class="ql-block"> 鹿钟麟公然宣布我抗日的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不复存在,应予以取缔,并在这一地区委派了许多县长和其他地方官,妄图同共产党八路军抢夺政权。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顽固反共的石友三部队,纠合其他反动武装,对八路军和抗日军民不断骚扰,搞摩擦袭击八路军,残杀抗日军民,已经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事态越来越严重,内外忧患,使冀南的局势到了最危急的关头。</p><p class="ql-block"> “日军大举‘扫荡’,我军严阵以待,可国民党顽固派却在我们背后捣鬼。我们顾全大局,采取忍让态度,可忍让是有限的,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但决不允许有四!我们要前门打虎,后门拒狼……”刘伯承师长在干部会议上的讲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我八路军出击狠狠打击了石友三和张荫梧部,灭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日军以三万余众分十一路,在天上有飞机、地面有装甲车的配合下,对我冀南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不少县城相继被日军攻占。也就在此时,我一二九师主力三八六旅从晋东南开来支援冀南,与日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一二九师进行反“扫荡”战斗部署,刘师长将冀南的部队分为几个机动集团:冀豫支队、东进纵队、青年纵队及三八五旅、三八六旅等部队都编入了战斗序列。</p><p class="ql-block"> 刘师长再三强调:同日军相比,我们暂处劣势,鬼子的兵力及装备都比我们强。在这平原上作战,他们有汽车、装甲车、骑兵,还有飞机助战。我们不能硬碰硬,要避开鬼子的锋芒,利用我们的游击战术,多造假相,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打敌人之弱点,这样才能取胜。</p><p class="ql-block"> 邓小平政委专门讲了在平原上作战要发扬我们的老传统,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克服骄傲自大和盲目乐观的倾向,要把反“扫荡”的具体工作做深做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日军增加兵力疯狂“扫荡”,威县失守,广宗陷落,南宫告急。我部队与日军进行了拉锯战,南宫几次易手,形势越来越严重。一二九师师部转移到薛吴村,不几天又移驻其他几个村庄,师部人少,除了直属队警戒,几乎没有别的战斗部队护卫,所以不得不和鬼子捉起了迷藏,不停地转移。我们多半是夜里急行军,在这广阔的平原上与敌人推磨子,兜圈子,好几次从日军两支部队的结合部穿过,敌人始终未能发现我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反“扫荡”中,我几次向师首长报告想回部队参战,都挨了批评。邓政委把我好熊了一顿,最后让我临时负责通信工作,给了我几匹马和几个人,让我随时听命令,保持师部和师部附近战斗部队的联络。</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天,师部向南转移,队伍在静谧的夜色中疾行,我牵马随队行军。忽然发现后面队伍中有人点亮了一盏灯,那灯光在黢黑的夜里显得格外刺眼。这怎么可以,这不是暴露我们行军的目标吗?记不得是师部的哪位首长,让我立刻到后面去将灯灭掉。我骑马赶到了后面,才发现是一群十三四岁的小孩子提着一盏汽灯,深一脚浅一脚地随部队行军。我急得大声呵斥:</p><p class="ql-block"> “你们干什么?!不要命了?夜里点灯暴露目标,还怕敌人不知道我们在哪里呀?”</p><p class="ql-block"> 他们中有人告诉我,这是剧团,孩子们小,走路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那也不行,马上熄掉!”我大吼着,有几个小孩都吓哭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打仗,不是儿戏,打游击就是要蒙蔽敌人,要让敌人找不到我们的去向,我们才能更有效地消灭敌人。经我这一说,他们立刻将灯熄掉了。我怎么也没想到,在这样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还有这样一群剧团的小孩子跟随部队行动。</p><p class="ql-block"><br></p> <h5>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八六旅主力分成两部分行动:一支由陈赓旅长率补充团和一一五师的六八八团等部队,在冀南抗日根据地东南部的广平、馆陶一带活动;另一支由三八六旅王新亭政委率新一团和先遣支队,在冀南根据地中部的鸡泽和永年一带与日军兜圈子。日军虽然大举“扫荡”,但他的兵力也有限,不可能占据整个冀南。鬼子的大部队扑来,八路军就避开,鬼子一分散,我们部队就寻机打弱打尾,将他们吃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就在此时,师部命令三八六旅迅速在威县之南的香城固一带集结,准备在这平原上打一场伏击战。</p><p class="ql-block"> 2月上旬,三八六旅进入香城固地区。日军像疯狗一样集中优势兵力“扫荡”我冀南抗日根据地,哪里发现八路军,他们就扑向哪里。鬼子分进合击,占领了冀南地区的许多城镇,自认为“铁壁合围”的战术使八路军已无处可走了。八路军避而不战,乘其不备抓住弱点就狠揍一通。八路军逐渐掌握了日军的行动规律,鬼子受袭扰后必定会派出快速部队追击。根据这一情况,在战术讨论会上,三八六旅作战集团司令陈赓建议:“鬼子仗着他的汽车、机枪和飞机大炮的优势,在平原作战,气焰嚣张,见到八路军就追,受到袭击更是穷追不舍。我们可利用这个特点搞个伏击战。”</p><p class="ql-block"> 刘伯承师长说,要打就一定要打一场大胜仗,挫败日军的锐气,提振冀南抗日军民的士气和信心。我们不得打硬碰硬的阵地战,还是打我们的拿手好戏——伏击战。这仗在大平原上打,关键就是选址、设伏和兵力的部署。工作要做好做细,一定要有多手预案,要做到十拿九稳。如何让日军进入我们的包围圈,这些方案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露破绽。</p><p class="ql-block"> 在平原旷野里打伏击可比不得在山地,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无遮无拦,正值冬季,万木凋零,放眼四望真是一览无余。大部队隐蔽在何处,在什么地方设伏都是大问题。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伏击不好打,陈赓却很乐观,他还幽默地说:“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一个杀猪的地方吗?” 陈赓此语一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陈赓旅长说,侦察队带回了好消息。在香城固北面的沙河地带,洼地的边缘生长着许多红柳等灌木,由西南向东北形成一个大沙岗,沙岗上的灌木顺沙河故道慢慢倾斜,河床与沙岗形成一个漫坡,在沙岗上正好有居高临下之感。沙河故道的东北面是庄头村,西面是张家庄,南面就是沙河洼地,这地形形成了一个口袋,两村庄像布袋的袋口,正好把那洼地的北面扎紧了。陈赓说,已亲自去了现场查看,如此好的地形,真是天赐我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师长和师部作战部门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何诱使敌军进入战场;如何防止进入战场的敌军汽车机动快速的逃窜;如何牵制周边据点的日军增援,保证战场战斗顺利进行等等。陈赓旅长信心满满一一作答:主力部队进入战场设伏,决定派小部队不断挑逗撩拨鬼子,惹急他们,将他们诱入我们的包围圈。事先在沙河故道里挖坑设陷阱,让日军的汽车陷在沙地里逃不掉。派遣部分部队监视周边日军据点,时刻准备牵制阻击出动增援的敌人,保证主战场的胜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确立基本作战方案之后,三八六旅在保密工作上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教育部队和群众严密保守作战企图,封锁了人员流动,通过相关渠道放出消息,促使敌人出现误判,使其掉以轻心,为引其孤军深入和后续作战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设伏前,部队和当地的群众对设伏阵地进行了精心的伪装,沿大沙岗构筑了一条长长的战壕,在壕坎上又移来许多红荆条和野枣树,将阵地伪装得天衣无缝;并在四周几个村庄的村口设置障碍,用以阻挡敌人的汽车和马匹。防止敌人进村上房顶抢占制高点。与此同时,也控制人员的流动,严格封锁消息。战前的工作非常细致,一切就绪,就等敌人落入我们的陷阱了。</p><p class="ql-block"> 威县的驻军是日军后方据点中的一个楔子,它担任着守备和后勤补给任务,四周的县城也有少数日军驻守,一有情况均可相互增援。由于日军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全部占据除城镇以外的地方,因此,八路军有了相对宽松的活动区域。威县在香城固镇北面约三十里处,威县的日军第十师团第四十联队补充大队就成了我们的诱伏对象。我部队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大家决心打一场漂亮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9年2月8日晚,补充团高厚良参谋长和查玉升营长带领一营袭击威县县城的日军。我带领三人三骑随队行动,准备随时保持战场和指挥部的联系。一营发起攻击,威县城墙坚固,日军认为是“土八路”骚扰,仅在城墙上还击,就是不出城。</p><p class="ql-block"> 我主力部队已两次进入伏击阵地,每天拂晓就得隐蔽地进入沙河阵地,冒着寒风在冰冷的沙窝里和灌木丛中,静静地等待敌人“上钩”。但我方派出的小部队均未能将敌人诱出威县,这不免让人有些心焦。</p><p class="ql-block"> 次日晚,一一五师六八八团三营继续攻击威县,这次配备了重机枪,还有两门小炮。又是架云梯,又是吹军号打信号弹,还攻破了东门。日军没想到八路真的攻城,毫无防备,乱作一团,伤亡惨重。这仗一打就是大半夜,觉没睡好还挨了揍,鬼子恼羞成怒,集结队伍出城报复。三营随即撤出战斗,迅速向香城固地区转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月10日拂晓,我主力部队第三次进入伏击阵地,此次参战的部队几乎都是三八六旅集团的部队,有补充团、新一团、先遣支队,另外还有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的一部。各部队按布置进入了自己的战斗位置。战士们藏在用红柳伪装的壕沟里,隐蔽在村外的沙岗上,一切都在静默中等待。为防止周围的敌人增援,指挥部又派出了小部队监视曲周、广宗方向。一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p><p class="ql-block"> 日军连着几天被八路军袭扰,气恼万分,见攻城的八路“不堪一击”,遂立刻组织队伍追击出城。日军分乘九辆汽车,拖着几门炮,架着重机枪边打边冲,追出威县城外。</p><p class="ql-block"> 我佯攻部队边打边撤,将日军步步引向香城固伏击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日军追到第什营村。这里距香城固还有十来里路,我三八六旅骑兵排突然出现,依据村头的房屋作掩护向日军猛烈射击。日军没有防备,他们的一个少佐森田五郎和一个翻译官当场中枪毙命。这下子被激怒的日军,不顾一切向我旅骑兵排冲去,我骑兵排迅速撤离。鬼子进村已不见我骑兵排的踪影,气恼万分地在村中乱打乱扫折腾一阵,又出村向南追击。我骑兵排此时已出现在香城固附近,又向鬼子一阵猛烈的扫射。此时的日军已完全丧失了理智,发疯般向骑兵排撵去。他们的汽车也下了公路,抄近路径直向大沙河干河道的低地冲来。很快九辆汽车进入了我八路军布置的“口袋”。</p><p class="ql-block"> 伏击部队在旷野里隐蔽埋伏了一个上午。天寒地冻,战士们都冻僵了,看见敌人闯进了伏击圈,大家都屏住气息,睁圆了眼睛,将枪口对准了鬼子。陈赓、王新亭、许世友等旅首长在一个小庙屋顶上所设的临时指挥部里,注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陈赓手一挥,下达了命令:“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埋伏在香城固镇北口担负着正面狙击任务的第六八八团一营率先开了火,拦头狠揍,敌人的第一辆汽车顿时腾起了一股黑烟,哼哼着不动了。车上的鬼子跳车落地后,来不及还击就纷纷中弹,躺倒了一大片,后面车上的鬼子见势不妙,急忙下车组织反击。他们拉开战斗队形哇哇地冲了上来,但几次冲锋均被六八八团一营打退。鬼子见状分兵一路向东面的庄头村冲去,企图从东向南迂回拿下香城固。他们哪里知道刚抵村口,就遭到我补充团的拦头痛击,将这股鬼子赶进了沙河洼地里。</p><p class="ql-block"> 日军见势不妙,赶紧往后收缩,就地构筑工事用炮火轰击我们的阵地。第一次的进攻失败,日军变得更加疯狂,他们改变攻击方向,企图攻占香城固村北街口的玄帝庙,控制制高点。六八八团越战越勇,越战士气越高涨,死死地堵住了敌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鬼子又向西冲去,埋伏在张家庄的我先遣队也开了火。日军这时才发现八路军早已布下了陷阱,他们中了八路的埋伏,鬼子指挥官急命上车,掉转车头向北面的来路冲去。</p><p class="ql-block"> “鬼子要溜,堵住它!”陈赓见状下达命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一团团长丁思林,这位原红军时期我九十三师二七四团的三营长,此时带领新一团二营,在许世友副旅长指挥下,从斜刺里杀将出来,从西往东冲上了伏击圈的北口,用火力封锁了鬼子的退路,扎紧了这“口袋”的袋口,把这群敌人全部堵在了沙河洼地里。</p><p class="ql-block"> 张家庄、庄头村、香城固村及洼地北口,我军从四个方向将沙河洼地围住。手榴弹“轰轰隆隆”爆炸,枪声像爆豆似地响个不停,几百个鬼子妄想随汽车向北突围,可汽车全陷在沙窝里动弹不得。伤亡过半的鬼子发了急,开始向西北方向突围,集中火力和兵力向我新一团冲锋,企图杀开一条血路逃回威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丁思林团长此刻像只猛虎,带领二营的战士顶住敌人的火力,击退了敌人的数次冲锋。日军已成了瓮中之鳖,在绝望之际使用了毒气。我军防备不及,顿时新一团的几十人中毒倒下了。黄烟在阵地弥漫,空中飘来阵阵臭大蒜的气味,丁思林团长见势不妙,急命战士们用手榴弹轰炸,以气浪驱散毒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暗,日军像囚网中的困兽,连续组织了四次冲锋都未能突破我们的包围。我旅指挥部即刻发出了总攻的命令。所有部队发起冲锋,从四面向敌军压缩,缩短我军与日军的距离,迫使鬼子不能再使用毒气。冲锋号“嘀嘀嗒嗒”吹响了,四周村庄的八路军冲出阵地,呐喊着逼近敌人。战场上随即沸腾起排山倒海的声浪。此刻的日军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锐气,根本无法还击,剩下只有挨打的份。绝望之中,鬼子向西北方向发出串串求救信号弹,企望曲周和威县的日军增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军冲入敌阵展开了厮杀,短兵相接,枪声渐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沙河洼地一片刀光血影……</p><p class="ql-block"> 战斗进行到晚上,经过近一个时辰的激烈战斗,日军被我们杀伤过半,活下来的被我第三八六旅团团包围在一个椭圆形的大沙窝里,汽车轮胎被打穿,陷在沙窝里开不动了。黑夜里,在汽车燃烧的火光下,我三八六旅打扫战场时,在一个沙丘后面,发现有五个受伤的日本兵躲在那里,看见八路军来了,其中一人跳起来举起战刀向战士砍去,结果被我旅骑兵排长举起马刀将其拦腰劈杀。从被俘的四个日本兵口中得知,那个举刀顽抗的家伙,就是安田大队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八六旅全歼了这伙敌人,计击毙二百五十多人,俘虏八人,烧毁汽车八辆,缴获大炮三门、迫击炮二门、武器弹药和望远镜等军用物资不计其数,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歼灭战。</p><p class="ql-block"> 战后清理战场,发现有三个日本兵藏在老乡家,已被愤怒的群众打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后来得知,被歼的日军是一支炮兵联队。缴获的战利品中有架望远镜是炮兵的宝贝,可值钱了,叫什么剪形炮队镜,日后在我三八六旅的炮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敌人汽车陷在沙窝里,那大炮太重怎么也拖不出来,后来用老乡的牛来拉,把老牛都拉塌了。大炮和战利品拉到司令部门口,周围的老百姓都跑来看,老百姓争相传诵,冀南广大地区的民众闻知欢腾。</p><p class="ql-block"> 三八六旅的威名也传到了日军那里,在此后被我军俘获的日军称:八路军三八六旅不得了呀,一个新一团、一个补充团都这么能打,那主力部队还不知怎么厉害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新一团、补充团看番号都是新部队,可其中骨干全都是红军时期的老底子。八路军隶属国民革命军序列,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担心共产党的扩充,旅下属限制只许两个团的编制,所以三八六旅的正式序列编制只有七七一团和七七二团。抗日打鬼子怎么能限制我兵多将广呢?不给编制我们自己发展,于是就有了这些新番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八六旅的香城固之战打出了威风,首长们预计日军挨打后定会疯狂报复。第二天,三八六旅及所有参战部队迅速转移。果然日军出动了几十辆汽车、大炮、坦克、飞机,还有二千多兵力向香城固猛扑而来。日军对我三八六旅恨之入骨,在坦克和汽车上写着“专打三八六旅”的大标语,企图寻我三八六旅主力决战,妄想将我们消灭在冀南地区。</p><p class="ql-block"> 我三八六旅及师部在香城固战役结束后,先向西南转移到侯村、吕洞固一带,而后又向东南方向的馆陶急行,穿过尖冢,涉过卫河,进入鲁西南的芦庄,日军根本找不到我军的行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时临近农历年,每到一处,当地群众听说我们是八路军三八六旅,都热烈欢迎,箪食壶浆盛情款待。香城固一战,打破了装备精良的日军在平原作战中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冀南军民抗战的信心。八路军威名远播冀鲁豫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选自网络,部分图片由作者制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