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 992、美好家族的最基本特质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什只是美好家庭?一位美国管理学大师史蒂芬. 柯维认为家庭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事业。他在《有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里有3点让人惊讶的总结:</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第一点、幸福美好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文化。要有一种氛围,让家庭成员深刻、衷心地、真正享受彼此在一起的时光,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深深地向往。第二、创建幸福美好家庭不是靠小窍门,而是习惯。第三、成功的家庭关系需要有投入时间、精力思考和优先权。好习惯不是凭空就会出现的。的确,一个家庭越早养这样的好习惯,使孩子从小就有意识培养这些原则性的意识观念,越早受益,这比关注孩子的成绩重要一万倍。</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当然,建立幸福美好家庭的根本在于建立美好的家庭文化,当有了这种文化,一个家庭就有了美好幸福的根基,影响的不仅仅是儿女辈,而是子子孙孙。家庭文化是一个家庭的发展方向,优秀的家庭文化是建成了一个免疫系统,可以共同从容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世界名人卢梭说,幸福美好的家庭是培育孩子成长的温床,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是的,一个美满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涌出宁谧和安慰,使人洗心涤虑,怡然悦性。木村久说:“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董卿也曾提到,父母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孩子,形成积极家庭文化。《易经》中强调女性具备“宽厚、包容、正直”的品质。用这种传统美德培养家庭成员的责任感。《亲密关系》中指出,家庭成员通过情感联结建立信任,通过日常互动维持亲密关系。</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我们应怎样培养建立家庭文化呢?</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我个人的作法是:</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_、当孩子们读小学至大学毕业、成家立业时间段,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总结每个人的成绩并指出不足;二、当儿女进50岁以后,变家庭会议成家庭生活会,首先父母先自省自评,再由儿女们批评指正。再对每个儿女的工作生活以及他们对晚辈的培养教育给以评论(包括女婿儿媳)。由儿女们轮流当生活会主持人。当然时间只能选在大集合时。平时聚会时,主持人会确定3至5人发言。已成制度,每次我和老半都要发言。以上祘是我家的家庭文化吧……</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下面,我们且听名人谈建立家庭文化的秘诀:</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杨降说:家人和谐相处,是最好的家风;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大的成就。”她与丈夫钱钟书及女儿钱瑗几十年来相濡以沫,共同面对生活风雨,钱钟书常被形容为“家里最需要照顾的“孩子”,而揚降始终以包容和理解维系家庭和谐。再了解一个现代优秀家庭典范:费大勇一家因“爱为基,责任与担者”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费大勇作为税务干部,与中学教师妻子王罡相互支持,女儿品学兼优,是“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现代家庭模范。</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再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启示:曾国藩提出“治家从严”,強调律已与公私分明,认为“未雨绸缪"的严格管理避免家庭祸患。他通过家书等形式将清廉家风代代相传,其“清白吏子孙”(“ 清白吏子孙”出自《杨震四知》:杨震小时爱学习。大将军邓骘听闻杨震贤明就派人去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四次升迁,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郡太守。在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迎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这样做呢?王密说:“夜深了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金子羞愧地出去了。)的家训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在怎样建立培育美好家庭文化的过程中,有高人说,在家人之间要建立情感银行账户。比如说正面的反馈,或赞美家人等谓之情感存款。情感存款就是通过积极的行动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总是说负面的活去打击孩子,用分数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谓之情感取款。情感取款就是消极行为,减少信任。最可怕的是持续取款而不存款。</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怎样才能存款?</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1、对家人表达善意。有人认为一家人没必要这么客气 ,总是把善意留给陌生人,对家缺乏耐心“窝里横”。认为家里人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夸不出口。其实很有必要及时对家人表示善意。比如对家人说好话,及时表达感谢或赞赏是一种增加家人之间感情的非常有效的方式。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拥抱孩子、爱人、父母;摸摸孩子的头,看着孩子的眼情说话微笑;用正面的温柔的语言跟家人说话,每天互相表扬,这些行为就是给自己的情感账户存款!</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当孩子在家里学会了什么是善意,如何对人表达喜意,当他进入社会自然就知道如何对他人表达善意。处理好家庭关系是一个"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学习途径。</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2、勇敢向家人道歉。例如误解了孩子什么的,就要对孩子表示道歉。学会勇敢地向家人道歉只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3、先理解他人 ,再寻求他人理解。史蒂芬. 柯维说得好:“没有真正的理解就不会有丰富的、有益的家庭关系,误解是伤害家庭关系的核心。</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每天与家人互动就是建立爱和信任的机会,是存款还是取款决定权在你自己。多在情感上存款的家庭,充满了爱、感恩、富有,自然会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孩子!</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但愿每个家庭都有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这个基本特质!</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2025年8月24日于上海川扬河畔。</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