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瞬间》有感 寄情光影间——高晓株老师《瞬间》国外人像掠影集部分佳作分享

叶语摄影白话

<p class="ql-block"><b> 赏《瞬间》有感 寄情光影间</b></p><p class="ql-block"> 近日收到2010年11年底到2011年初,我参加江苏省委党校第44期省管干部进修班时的同班同组学员、省物价厅高晓株同志寄来的摄影作品集。这本影集收录了她退休十多年里,在国外70多个国家旅行中拍摄的人像摄影作品。高老师还是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南师大攻读摄影专业时,美术系党总支副书记王小鹏老师的夫人。所以我们相识40多年,既有师生情,也有同学谊,更有共同的摄影爱好。他们夫妇俩退休后的十多年里结伴而行、随行随拍,王老师喜欢拍风光,高老师则执着于拍人物,二人都积累了数以万计的珍贵影像资料,回国后还先后在上海和南京举办过摄影展览。这次收到的画册,是高老师专门拍摄的国外人物掠影,她从中精选了500多幅人物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依托异国风情,定格了生动的情感瞬间,让我这个退休后、虽然坚持了多年,365天天天用手机拍照,也只是天天随拍一些菜场、路边、街头巷尾所遇的人与事,景与物,光阴如梭,一晃也退休十多年了,竟一个海外国家也没去旅行过,现在更是跑不动、不想出远门了。拜读高老师的《瞬间》国外人像掠影集,仿佛做了一次免费的多国人物风土人情之旅。作品有味、优美,赏心悦目。尤为珍贵的是,真诚真挚的情感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这一点在作品中通透地展现,也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正如高老师在自序中所说,摄影是“情感的传递”,她用相机记录了人类的情感美好,也书写了自己退休生活的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正如高老师在自序中所言,每一帧照片都是“一次不期而遇的对话”,那些笑容、眼神和姿态,皆是“无声的叙事”。确实,欣赏画册,不同国度的人们在镜头前展现出最自然的本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便能打破隔阂,藏在细节里的共通暖意令人动容。她坦言相册“不为定格完美,只为留存那些‘刚好遇见’的珍贵”,这份对“生活本来的样子”的捕捉,让作品更具温度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美好的东西我特别乐于分享,分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亦是一次愉快的审美过程。故用手机翻拍精选部分精彩瞬间,与朋友圈的好朋友们分享。</p><p class="ql-block"> 叶语2025年8月24日晨记于苍梧书屋</p> <p class="ql-block"><b> 国外人像掠影</b></p><p class="ql-block"> 摄影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更是情感的传递。镜头瞬间,不可复制,值得珍存。</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怀揣着对摄影的兴趣,特别是对国外人像摄影的执着追求,收获了美好回忆。七十多个国家的足迹,见证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镜头捕捉到无数生动而真挚的人文景观。他们的笑容眼神和姿态,皆是无声的叙事</p><p class="ql-block"> 《瞬间》这本相册算是国外人像掠影集。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次不期而遇的对话,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都是相通的。一个微笑,一个真诚的眼神,就能打破隔阂,让对方放松下来,展现出最自然的本真,其独有的瞬间令人动容,藏在细节里的共通暖意,在不经意间定格。</p><p class="ql-block"> 相册不为定格完美,只为留存那些“刚好遇见”的珍贵,因为最好的摄影,从来不是记录风景,而是看见生活本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高晓珠</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p> <p class="ql-block">凝视 ● 以色列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欢乐 ● 塞尔维亚</p> <p class="ql-block">爱的旅程 ● 新西兰</p> <p class="ql-block">峽谷的少女行 ● 约旦佩特拉峡谷</p> <p class="ql-block">女性 ● 精致女人</p> <p class="ql-block">女性 ● 门窗下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女性 ● 海边</p> <p class="ql-block">男性 ● 运动</p> <p class="ql-block">双人 ● 携手同行</p> <p class="ql-block">路边 ● 与路人共享</p> <p class="ql-block">双人 ● 携手同行</p> <p class="ql-block">双人 ● 呆楞</p> <p class="ql-block">集体 ● 自由时光</p> <p class="ql-block">集体 ● 荣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