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3个维度,织就孩子的心理弹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接下来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第三章的内容,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时间的考验”,这里涉及到了三个维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个维度,是孩子在原生家庭里与父母的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个维度是伙伴的维度,也就是社会化发展能力的那个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三个是虚拟世界的维度,也就是说我和电子屏幕、电子产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自控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 家庭维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接下来我先来讲第一个维度: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心理上的问题。大部分家长忽视孩子心理问题,直到孩子出现了问题,才说:“我要早知道我就不会对你吼了。”“我要早知道我就不会逼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抑郁了,或者厌学了,这些都是自救的信号,我们不肯按下暂停键,我们不舍得舍弃一下我们对孩子的那个高期望,我们总觉得逼一逼孩子,就能达到我们要的那个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我们一定要营建温暖的家庭气氛,不要为了达到把孩子变得更好,而开始贬损,开始辱骂,开始用极端的养育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案例。我的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得了抑郁症,高中时期他不上学了。他有一位女朋友,家住在澳大利亚。那个暑假没事干了,这个男孩就跟着女孩回到澳大利亚去了。他在这个女孩的家里待了三个月,结果他的抑郁症好了,为什么?因为女孩是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三代同堂。爷爷奶奶每一天陪着孩子们又说又笑,阳光充足,饭菜可口,没有那么多的未来的焦虑,孩子自然就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最普通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感情,一家人在一起相处的朴实的时光,才是营救孩子的最重要的那一个抓手、那一点点期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要放下伪挫折的教育。我们总觉得,孩子不打不骂,他会轻骨头,他会不懂事理,他会偷懒,所以我们会人为地造就一些很可怕的场景,让孩子吃点苦,让孩子知道,这些苦都是换来未来美好的途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其实如果你跟着我学习了刚才四个发展阶段,你就会知道,是成就感,是美好的感受,推动孩子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一条就是要改变我们家长“我说了算”的教育方式,我们要连接孩子的大脑,要连接他的情感,连接他的右脑,和他的感受在一起,孩子才能跟我们对话。否则他们会把门一关,告诉你“拜拜,这是我的事,你不用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第一个维度,我讲了家庭关系的维度,也就是要在家庭里营建起一份抗挫的能力,它会帮助孩子奠基一份心理弹性。</p> <p class="ql-block">02 伙伴维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孩子与他人的关系与伙伴的维度。伙伴的力量非常重要,而且一个孩子社会能力的第一任老师,不是家长,也不是老师,是伙伴。是孩子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互相传递的那份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这个伙伴关系,我们往底下挖一挖,它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愿意跟自己的伙伴打电话,不愿意跟父母亲说一句话。这是为什么?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得到伙伴的认同,这个叫什么?这个叫认同感。如果我得到了伙伴的认同,我就有动力去做一个更好的、伙伴们希望我成为的那个人。当然这也是一个压力,伙伴会形成压力,但是它是一个自然的压力,是一个正向的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第二层就是,我在伙伴的眼里,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我会跟我的伙伴去聊未来我要做什么、我可能会遇到的麻烦、你觉得我做什么样的事更像我,但是孩子不太会跟父母去谈。他不是不爱父母,他只是更希望听到伙伴对自己的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层,在跟伙伴的交往当中,孩子就知道了,有些话我不该说,有些事情我不该做,伙伴遇到问题的时候我要仗义。这是什么?这叫守信。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入社会之后,需要获得的社交社会化的能力和准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在帮助孩子进入集体,和伙伴进行交往的时候,也会遇到问题。有的孩子说他很内向,他不愿意做这些事,有的孩子很外向,他很容易去惹恼别的孩子,推别人一把,闯祸了。所以两种孩子是两种气质,我们是可以引导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就给了两个口诀。对于很内向、胆小、不敢和别人去打交道的、不活跃的孩子,我给的口诀是叫“一慢,二看,三鼓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慢,就是当孩子融入集体的时候会慢一点,你不要去吼他,不要说:“快点,快点,你怎么那么不争气,你这么没出息。”要慢一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看,就是要鼓励孩子去观看,让孩子有时间去观察别的孩子,他们做的事情有多有趣,有趣了他就想加入。所以他看够了,你就可以鼓励一下说:“这个事情有趣,咱们可以去试试看。”你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肢体的语言,来帮助孩子往前靠一靠。这是针对内向的、慢热气质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对于那些活泼好动、可能会惹事的孩子,我也有一个口诀,叫“一清,二白,三总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清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是规则,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应该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白,就是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因为只有听清楚了,孩子才会去跟着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要给孩子做个总结。因为他容易惹祸,他可能时不时地要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每一次活动完毕,我们可以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在开心的时候,跟孩子总结一下,今天在活动中,是不是你让小明不高兴了,因为你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你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这两个口诀能够帮助孩子融入集体,成为集体的一部分。那接下来我要讲一讲,怎么帮助孩子把社交的技能长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交技能是后天培养的,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非常具象的比喻。大家都知道洋葱,洋葱的生长是从中心开始长的,它是一层一层往外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最核心的那一层,我来比喻它,就是这个孩子要理解他人的感受是什么。那在社交的时候,最早最早就是共情力,他要知道别人的感受是什么。那么很多的在家里娇生惯养的孩子,他就缺了这一个核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这个核心之后,第二层包上去的就是沟通能力。你能告诉别人你想做什么,你也能告诉别人你希望他怎么样,而别人对你说了不好听的话,你也知道怎么告诉别人。这是第二条,沟通像一座桥,把你和别人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个能力是解决冲突的能力。你一进入社会,一进入集体,都会有冲突,在冲突的时候你该怎么解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层,我们要有融入团体的技巧。也就是说,我在融入的时候我应该关注什么,它还是跟共情有关,我要多知道这个团体里边有些什么样的特点。比如说这是一个足球队,那我应该怎么样融入;这是一个合唱队,我要怎么融入。而它每一个层面都有不同的技巧,这个是父母亲要帮助孩子去发展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最外边的那一层,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一层,就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挚友。我们一定要理解孩子需要孩子,因为他的伙伴就像一面镜子,能够让孩子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好,看到自己的不好,看到自己的强,看到自己的弱,看到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交友一直是我们家庭里鼓励孩子去做的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03 虚拟世界维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大部分家长在每一次我的分享会、演讲会、讲座会上都要提出的问题,就是我的孩子爱打电脑怎么办、我的孩子爱玩游戏怎么办。这个就是第三个维度,虚拟世界。有没有发现,当孩子没有伙伴的时候,他们就到虚拟世界去找伙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要给你一个研究发现,在孩子大约七岁的时候,互联网对他的影响就超过父母了。可怕吗?七岁,只要他打游戏,只要他用互联网,这个影响就超过了父母,也就是说父母再对他唠叨,他可能听不进了。差不多到达十一岁,也就是青春期的早期,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就会超过父母和他的伙伴,连伙伴都影响不了他,可能可以影响,但是网络媒体上在说什么更重要、影响更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用这个研究发现来告诉你,孩子在虚拟世界里遇到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不是用学习去跟它抗衡就可以做到的。所以大部分的家长来问我:“我的孩子爱打游戏怎么办。”我说:“他爱打游戏,他还有其他兴趣吗?”“他没有,我们家除了看电视,还就是学习了。”那我就说:“一个这么强大的虚拟世界的吸引力,怎么可能用书本学习、课堂学习来抗衡呢?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只有靠自己,靠孩子的内心。这是什么?这是自控力,他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就难了,这个是完全主观时间了,他在主观时间里待着,他就看不见客观时间,是不是?我们讲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了,那要怎么做呢?我想告诉大家,一定要做三方面的管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是要培养孩子管好自己的欲望。就是我想要的那件事,我恰恰现在不能做,这叫什么?这叫延迟满足。我知道我很想玩,但是我现在还不能玩,我未来可以玩,所以这就回到了我们说的计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我们要能做到自律和自我的管理,那就是有没有自控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我们对自己要拥有价值感,要拥有目标感,这个就是我内心的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这三方面的能力,家长只是把手机收掉,他可以去找电脑,家长把电脑收掉,他可以看电视,你把所有的电子产品拿掉,他会坐在那里发呆。为什么?因为他管理不好自己的欲望,他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他不会对自己有价值感,所以要管理好这个虚拟世界,其实不是用学习来抗衡,是要在孩子的内心营造出延迟满足能力、自控能力和内驱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不要给你孩子一个很低能量的快乐,告诉他“你好好学习,我给你买汉堡”“你考上一百分,我给你买一辆大车子”。什么叫低能量目标?我把它归为“考大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大学”是低能量目标,你知道吗?无论是清华、北大,还是哈佛、耶鲁,这些都是低能量的,这个能量对于孩子来说,它没有吸引力。他今天十五岁,他今天十二岁,他今天六岁,他对于哈佛、耶鲁、清华、北大,没有实实在在的感受,他没有成就感。他只有到达十七岁、十八岁,考上那个学校的时候,他才有成就感。所以考上大学、赚钱那个目标,是一个低能量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什么是高能量的目标?就是我刚才讲的营造成就感、营造价值感,让孩子觉得我做这件事跟别人不一样,我有我自己的特长,我有我自己稀有的能力,我能做到的别人做不到,别人做到了我做得更好一点。特长和兴趣就是一把火,一烧所有的东西都“燃”起来了,一定要让孩子觉得我有特长,而这个特长会让孩子心甘情愿把他业余的时间放进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我的小儿子有过这么一次对话,我说:“儿子,你为什么不爱打游戏?”他说:“妈妈,我实在是觉得打游戏没有意义,我的生活里有更多的快乐。你想,我打游戏吧,我打赢了,我下一次可能会输;我打输了,我觉得特没劲,我打了那么久还是输。所以他说我还不如到生活当中,到我的学习当中,找到更大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他的快乐是什么,他的快乐是音乐,音乐是可以让人上瘾的。那你的孩子呢?你的孩子可以拥有其他的上瘾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他还给我分享了他的朋友的一个小案例,他说:“我的朋友告诉我,他也想打电脑,他也想打电游,但是他有意找了那种很低级的电游,就杀杀时间的,不是那种会上瘾的,这样他就知道怎么让自己退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看,我的小儿子是不打电游的,他的伙伴是打电游的,但是他们两个都因为知道我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更有趣的事、更有意义的事要做,所以他们两个一个是特别自律,一个是知道怎么避免让自己上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要让孩子赢过自己,而不是我们去赢孩子,我们是要让孩子长出自控的能力,去赢过那个虚拟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要为第三章做一个总结。青春期的孩子看起来都会缺乏一些心理弹性,比如他的情绪心理会出现问题,比如他的社交能力会出现一些障碍,还比如他会沉迷在电子游戏里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三点看起来都是孩子行为出现问题,但本质呢,我认为,是我们原生家庭内部出现了关系问题,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我们亲子感情冷漠,我们只知道要逼孩子去实现那个功利的目标,可是我们没有让他觉得那个目标是他自己的,我们把他的课余生活全部切除了,想把所有的时间放在那个功利的目标上,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走投无路,进入一个特别容易迷失的虚拟世界。</p> <p class="ql-block">刚才我为大家分析了这本书的三个章节的内容,现在我再把这个连贯起来,和大家来回顾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所有的困惑和养育的问题,都是与格局相关。首先,我深挖了大部分家长都会掉进去的陷阱,我分析了这四个矛盾型养育带给孩子的问题: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三分钟热度,还有孩子不顾未来。这些问题,其实都来自于我们和孩子处在不同的时间位置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我带领大家横向地分析了生命发展时间轴上的四个发展阶段,揭开了让孩子自主学习的四大动力,它们就是奠基孩子四大发展阶段的四个最重要的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第三章里,我又带领大家纵向地来分析了在孩子生命发展阶段里,我们需要营造的心理弹性,它们是由家庭、伙伴和心智维度组成的。经营好这三个维度,孩子的心理弹性增强了,那么他就能安然地度过青春期,这样我们才能护航孩子进入下一阶段,也就是成人社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刚才我介绍的三章内容,其实也是在传达一个慢养的观念,就是我们要跟着时间慢慢地流淌,而这个过程恰恰是考验我们,是否能在养育的源头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作为父母有一份好心态,我们就拥有一套赋能孩子的科学的养育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要把时间交还给孩子,让孩子作为自己的主人来掌控时间,来掌控自己的活动,来掌控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特别篇,那我们就在下期的节目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觉得这期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点击右上方的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家人,让我们一起拥有时间的格局,培养出自主、自尊、自立、拥有内驱力的孩子,谢谢你的聆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