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人生

轩辕传奇

<p class="ql-block">蔡澜的身份有很多种,美食家、作家、旅行家,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生活美学大家。“好的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他半生游走在人间烟火中,用筷子丈量世界,用味蕾记录时光,将“吃喝”两字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我想这就是人们喜欢他的原因,真实又通透,透过美食看见人生道理。茶泡饭:等待是美好最本真的模样在日本京都,蔡澜曾为了一碗地道的茶泡饭,在一家百年老店前排队三个小时。当终于尝到时,他突然领悟到:“等待的过程,也是美食的一部分。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需要耐心等待。”蔡澜跟着日本当地匠人学习制作拉面,凌晨四点便到市场挑选新鲜猪骨,在高温蒸汽中守着大锅熬煮整整十二个小时。当第一碗凝聚着时间与匠心的拉面端上餐桌时,他感悟出:“美食的背后,永远站着执着的灵魂。”亦如追逐人生理想的路途漫长,但正是这份漫长的等待,让最终的收获更显珍贵。印度山的鱼:无意识的贪婪驱动逐梦前行在印度北部山村,当地印度老太太整天煮鸡给蔡澜吃。蔡澜说不想吃鸡想吃鱼,老太太问什么是鱼?蔡澜拿纸画了一条鱼给老太太看,并对她说:“你没有吃过真可惜。”老太太回复:“没有吃过的东西有什么好可惜?”说者无心听者有心,老妇人的“不知鱼味”,何尝不是一种知足常乐?可转念又明白,正是我们对“没吃过”的好奇与贪婪,才推着人类从茹毛饮血走到今天的烟火人间。贪心从来不是贬义词——它是对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望,是想把每一寸美好都纳入生命的本能。猪油捞饭:生命尽头的回复蔡澜是广东潮汕人,潮汕人喜欢煲粥,而他的母亲却喜欢给他做猪油捞饭。因为可以顶到放学都不饿。当被问及生命尽头想吃什么时,蔡澜的答案是简单的猪油捞饭。我想他大概想用这种方式回复母亲:“妈妈,我来见你了,你放心有了你的猪油捞饭,儿子一生吃遍天下未曾挨饿。”蔡澜点心:不改平靓正的初心蔡澜说北京宫廷点心很好吃却传不下来,因为不够亲民。广东点心能够一直延续是因为易接触、会变通、易制作。蔡澜推出自己的点心品牌时,坚持用最普通的材料:澄粉要选广东老家的,花生要挑当日现剥的,糖要用粗粒的黄冰糖。有人劝他把价格抬高些,他摇头:"美食是给人享的,不是供着的。"希望蔡澜点心的“平靓正”---平价、靓料、正味,让我们继续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蔡澜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乐趣。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尊重。”蔡澜是永远行走在美食之路上的“老饕”,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好好吃,是对自己最郑重的告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