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道坑环线

李青

<p class="ql-block">  松门村后的双尖山,藏着一条少有人知的自然村。本次驴行道坑环线。</p><p class="ql-block"> 外山郑村如今已改称屿东村的外山郑自然村,但老一辈人依旧习惯喊它旧名。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洒下,我们一行人便已整装待发,准备踏上这段充满野趣的徒步之旅。</p> <p class="ql-block">【三门登山协会】8月23日周日后角黎至外山郑平园竹岭坑半日徒步</p><p class="ql-block"> 早上6点整,彩虹桥头出发。</p><p class="ql-block"> 本次行程徒步共计12公里,预计徒步用时4小时左右。成熟线路,中餐回县城AA。自带饮用水。</p><p class="ql-block"> 参加人员自行接龙:</p> <p class="ql-block">6点整,我们在彩虹桥城北村委门口集合。三门登山协会组织了这次活动,共有16位会员参加。大家背着行囊,脸上写满了期待。队长早已准备好柴刀,我也备了一把,为接下来的开路做足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三门登山协会】8月23日周六后角黎至外山郑平园竹岭坑半日徒步</p><p class="ql-block"> 早上6点整,彩虹桥头出发。</p><p class="ql-block"> 本次行程徒步共计12公里,预计徒步用时4小时左右。成熟线路,中餐回县城AA。自带饮用水。</p><p class="ql-block"> 参加人员自行接龙:1李青,2印刷,3蓝天,4豆豆,5芬,6许队,7山里人,8大师,9依然,10吉祥如意,11贤增,12-13三门工人,14-15小凤2人,16老林</p> <p class="ql-block">  走出城北村,我们沿着一条宽阔的道路前行。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远处的山丘起伏连绵,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气氛轻松而愉快。</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山脚,半山平坦水泥平地,左边台阶山上是村公墓,我们右边上。原是山路古道,一条铺满石块的小路蜿蜒而上。我们踩着石板,脚步轻快。但毛竿长高,盖着路。我们开始笫一处开道。</p> <p class="ql-block">真正考验从道坑开始。第一处砍伐点位于后角黎的古道上,杂草丛生,藤蔓缠绕,必须用柴刀劈开一条通道。三门工人和蓝天队员轮流开路,我们紧随其后,小心翼翼地穿行其中。第二处障碍是通往双尖山茶场的原机耕路,路面早已被植被覆盖,需不断清理。第三处则是在道坑往竹岭坑的路上,灌木丛生,几乎无路可循。每过一处障碍,大家都会松一口气,又继续向前。</p> <p class="ql-block">用时一小时到山顶。用时二小时,穿过众山到机耕路。机耕路为二处伐毛干开路,直到茶园。</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们经过一座老旧的木屋,屋顶的瓦片已有些残破,周围杂草丛生。屋前有几根木头随意堆放,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们稍作休息,坐在屋前的石块上,喝口水,聊聊天,感受这份宁静。</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四名美驴,穿着粉色上衣的女队员手持蓝色雨伞走在小路上,背景是绿意盎然的山丘和那座旧木屋。她们步伐轻盈,笑声清脆,仿佛这片山林也因她们的到来而多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  道坑往外走,经过村民的地块和茶地,但茶也平头,路也找不到。印队,我,山哥,许队,三门工人等分头寻找。</p><p class="ql-block">最后,山哥下到溪走,找到古道口。</p> <p class="ql-block">进入丛林深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几人穿行在草丛中,印队戴着草帽,似乎在寻找什么。我们彼此照应,小心前行,生怕错过任何一处风景。</p><p class="ql-block"> 因为仍是荆棘密布,印队开砍,蓝天随后用砍刀随后。直到水库尾巴,才是重见天日。受到阻挡,但还是阴凉。</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们又见到了那座熟悉的木屋,屋前聚集着几位队员,有的坐着聊天,有的站着拍照。背景是茂密的山林,天空晴朗,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在这片刻的宁静中。</p> <p class="ql-block">蓝天女队员背着绿色背包,手持树枝和柴刀,在丛林中缓缓前行。她不时低头观察脚下的路,又抬头欣赏四周的景色。她的身影在绿意中若隐若现,仿佛与这片山林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我们身上,一位男队员站在蕨类植物前,面带微笑,竖起大拇指。他穿着蓝色运动衫,手里拿着登山杖,身后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这一刻,他仿佛在向我们展示这片山林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沿着小路前行,身后是城市的喧嚣,而眼前是大自然的宁静。一位穿粉色上衣的队员在远处行走,手持登山杖,背景是茂密的植被。我们彼此鼓励,互相照应,仿佛这趟旅程不只是徒步,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两位女士站在蕨类植物前微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们脸上,映出温暖的光晕。她们穿着休闲的户外服装,神情轻松,仿佛这片山林就是她们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行在森林中,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大家面带笑容,手持登山杖,脚步轻快。高大的蕨类植物在我们身边摇曳,仿佛也在为我们加油。</p> <p class="ql-block">草帽、帽子、背包,我们继续前行。每一步都踏在柔软的泥土上,每一声笑语都回荡在山林间。这不仅是一次徒步,更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途中,一位队员在溪边用登山杖踩着石头过河,红色上衣在清澈的溪水中格外醒目。他戴着草帽,小心翼翼地前行,仿佛生怕打扰了这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山间小溪边稍作休息,一位队员在溪边洗手,水声潺潺,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远处的山林静谧而安详,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烈日高照下,我们终于走出了道坑环线。回望那片山林,心中满是不舍。我们坐在廊道里休息,有人坐着,有人站着,彼此分享着今天的见闻。烈火般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映出温暖的光。这趟旅程,不只是徒步,更是一次心灵的远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