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避暑记(三十八)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

行色匆匆

<p class="ql-block">来丹东了几次,都没有去抗美援朝纪念馆看看,非常遗憾。这次就住在体育馆路和桃源街的交汇处,站在街上就能看到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就停在山上街的入口处,临街的墙壁上,毛泽东主席所写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山顶就是“抗美援朝纪念塔”,从入园至纪念塔入口,一共有1014块条石砌成,象征着志愿军在朝鲜浴血奋战的1014个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纪念塔前的主台阶宽10.25米,寓意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时间是1950年10月25日;塔基的五层缓步平台分别代表五次战役,中部的牌楼设计则象征着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纪念塔的塔体高53米,采用灰白色花岗岩建造,正面镶嵌着邓小平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鎏金大字,背面刻有记述志愿军功绩的塔文。</p> <p class="ql-block">塔基四周的四组大型群雕分别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群众支前运动、空军作战和钢铁运输线的场景,底部装饰汉白玉雕刻的塔花,象征着和平与胜利。</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1960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会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安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馆名。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将原馆名中的地名去掉,更名为“抗美援朝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的外墙为灰白花岗岩石贴面,进入展馆内,正面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浮雕群像为背景,正中是那幅“临危受命”的雕塑,毛泽东和彭大将军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正在进行,人们神情严肃,在老人家的塑像前表达爱国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分为序厅、抗美援朝战争厅、抗美援朝运动厅、中朝人民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和纪念厅6个部分,共展出10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1600多件珍贵文物,全面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都看过《奇袭白虎团》的京剧和电影,当你站在志愿军缴获的白虎团团旗前,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有197653名烈士牺牲,这一数字包括战斗中牺牲、失踪及战后因伤复发的死亡人员。站在英烈厅先烈们的塑像前,人们肃然挺立,向他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馆,巨大的草坪上竖立着一排大字: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站到马路上,向前辈们敬礼。</p> <p class="ql-block">马路边停放着原志愿军铁路运输大队的1115号模范机车,他们在朝鲜前线四次突破敌机封锁,完成抢运任务,安全运行十个月,保证了大批作战物资及时运到前线,志愿军总部授予司机长李国衍“一等功”、二级战斗英雄,全车组立集体大功。</p> <p class="ql-block">在露天兵器陈列场上,陈列着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使用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重型武器装备,也有不少志愿军缴获敌人的重型武器等。</p> <p class="ql-block">沿着下山的路往外走,回头仰望山上的纪念塔,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吾辈当自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