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传承革命精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年青一代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习近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9月河南省新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景春(1904年2月22日一1979年2月28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深切缅怀:槐荫区革命烈士李景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槐润银辉”老干部初心宣讲团成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槐荫“史敢当”红色宣讲队成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汇星”红色宣讲队队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袁 联 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李景春(1904年2月22日一1979年2月28日),济南市人,1927年在白色恐怖的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刚强的革命信念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了党的事业,筚路蓝缕,呕心沥血。</b></p><p class="ql-block"><b> 1922年在北京中法大学学习,蔡元培任校长,与陈毅元帅并肩学习和工作;</b></p><p class="ql-block"><b> 1927年1月由李大钊培养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1929年至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与彭真在天津被捕,遭受酷刑摧残,坚贞不屈;</b></p><p class="ql-block"><b> 1932年,在唐山搞工人运动:李景春任宣传部长、刘宁一任组织部长,二人被捕入狱;</b></p><p class="ql-block"><b> 1933年至1936年9月,因叛徒出卖与薄一波、殷鉴、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61人被关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b></p><p class="ql-block"><b> 1936年10月任北京西郊区委第一书记,兼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党支部书记;</b></p><p class="ql-block"><b> 1937年任中央党校教授;</b></p><p class="ql-block"><b> 1940年,经党中央批准,赴苏联疗养和学习;</b></p><p class="ql-block"><b> 1942年9月至1946年6月,李景春与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王韵雪、乔国祯、吉合、方槐、李何、鄢仪贞、蒋连穆、徐明乐、马明方、高登榜、张子意、</b><b style="font-size:18px;">杨之华、方志纯、朱旦华、张文秋、王云清、夏伯勋、黎明、杨一德、谢良、谢江庭、罗云章、胡子明、瞿独伊、刘松林、邵华、陈楚三、吉新军、吉新玉、吉新华、毛远新、张虹生、黎苦苦、谢铁如、肖良滨、谢群</b><b>等一百六十多人被关押在新疆监狱;</b></p><p class="ql-block"><b> 1946年7月在爱国将领刘亚哲将军的护送下,回到革命圣地延安,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副主席、任弼时、林伯渠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数万军民的热烈欢迎;</b></p><p class="ql-block"><b> 1946年11月任山东分局支前委员会副主任;</b></p><p class="ql-block"><b> 1950年至195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b></p><p class="ql-block"><b> 1955年4月任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副校长。1958年第四中级党校改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仍任副校长;</b></p><p class="ql-block"><b> 中共山东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b></p><p class="ql-block"><b> 1956年李景春著《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一书出版发行;</b></p><p class="ql-block"><b> 1961年李景春著《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引发了持续三年的《周易》大讨论,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研究热潮;</b></p><p class="ql-block"><b> 1961年推动了建国后的《经学》研究,阐发其中的核心价值观;1962年发起和主持了全国第一次“孔子学术研讨会”;</b></p><p class="ql-block"><b> 1963年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易学学术组织“山东《易经》研究小组”;</b></p><p class="ql-block"><b> 1966年9月,文革时期被抄家,近六吨珍贵书籍被全部没收。关押在济南市经七路纬八路588号院内日本平房内,被软禁长达八年之久,重病缠身,唯一的儿子被逼成严重的精神分裂症;</b></p><p class="ql-block"><b> 1979年荣获革命烈士光荣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家、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中共著名烈士陈潭秋。陈潭秋和老红军王韵雪之子陈楚三题词</b></p> <p class="ql-block">陈潭秋(1896年-1943年9月27日)。</p> 王韵雪和儿子陈楚三。 <p class="ql-block"><b> 陈潭秋</b>(1896年一一1943年9月27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于1920年与董必武、刘伯垂等人创建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他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出席了中共三大、五大、六大,1934年1月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执行委员。在中央红军长征时,他留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领导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8月,他与陈云等人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留驻共产国际工作。1939年回国后,他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3年9月27日,他在新疆遭到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1896年,陈潭秋出生。青年时代积极参加五四运动。</p><p class="ql-block"> 1911年,陈潭秋考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 1916年,陈潭秋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p><p class="ql-block"> 1920年秋,陈潭秋和董必武等人在武汉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p><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出席党的一大。此后,陈潭秋先后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武汉地方执委会委员长、湖北区委组织部部长、江西省委书记、满洲省委书记、江苏省委秘书长等职,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兵运工作,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p><p class="ql-block"> 1933年初夏,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福建省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p><p class="ql-block"> 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9年5月,陈潭秋奉命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当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后,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1942年9月17日,陈潭秋被捕。敌人对陈潭秋施以酷刑,逼迫他“脱党”。陈潭秋坚贞不屈。</p><p class="ql-block"> 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被秘密杀害于狱中,时年47岁。</p> <p class="ql-block"><b> 王韵雪</b>(1917年9月一一2013年2月),出生在江苏金坛县,1932年在城中女小毕业,之后又去常州女师初中部就读,1933年转入金坛县中。1935年,考了镇江女师,笔试合格后,口试时因没有按照蒋介石提倡的"新生活运动"的礼节对待考官,最后竟名落孙山。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下乡当了半年小学教师。1936年夏,考入南京中华女中读高一,时值西安事变,南京政府处于极度混乱之中,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到最后办不下去,不得已离开南京回到金坛。</p><p class="ql-block"> 回到金坛后,受到投身"一二·九"学生运动的世风影响,参加读书会,接触了许多进步书籍,也为以后参加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1936年西安事变后,参加了李寿慈等人组建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金坛支队",这是个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在组织里积极参与党的统一战线宣传活动,并被派往《金坛日报》当编辑。</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宣传进入高潮之时,国民党县党部传出将要逮捕"活动分子"的消息。在党组织安排下,王韵雪离开金坛,后几经辗转于1937年11月到达延安入陕北公学六队学习,1937年12月入党,1938年春节后被党中央派到新疆迪化(乌鲁木齐)“新兵营”学习俄文,并当了班长。</p><p class="ql-block"> 1939年6月,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从莫斯科回国,按党中央指示接替邓发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0年初,王韵雪被分配到“八路军”迪化办事处当机委秘书。陈潭秋自夫人徐全直于1933年牺牲之后,一直未娶。由于工作上的接触,陈潭秋与王韵雪双方互生好感。1942年2月,经党中央批准结为伉俪。</p><p class="ql-block"> 1942年后,新疆军阀盛世才与我党统战关系破裂,将我党在新疆的全部120余人,以要推翻他为借口,全部逮捕入狱。陈潭秋与毛泽民、林基路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p><p class="ql-block"> 1944年冬,王韵雪与其他家属及孩子共50多人被投入监狱。王韵雪除了要带孩子,还要组织同志们学习革命理论,与敌人展开不懈的斗争,王韵雪与陈谭秋所生儿子纤纤取名“陈楚三”,取“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意。</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北平和平解放,王韵雪调任北京军委航空局任机要秘书,后又在军委民航局政治部人事科、组织科、抚保科任职。</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韵雪将在故乡金坛的母亲接到北京一起生活,兄妹三个商议,主动将在家乡金坛的一些房产(约300平方米)于1954年无偿献给当地政府。</p><p class="ql-block"> 1955年,王韵雪转业后曾在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任政治主任,并九次受到研究所表彰。</p><p class="ql-block"> 1966年春,王韵雪被调到武汉市物资局任政治部干部部长。文革期间,王韵雪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到了严重摧残,但她始终不卑不亢,威武不屈。“四人帮”粉碎后,她恢复了党籍和工作,直到1983年离休,享受红军待遇。</p><p class="ql-block"> 2013年2月,王韵雪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p><p class="ql-block"><b> 陈楚三</b>,陈潭秋烈士的小儿子。1942年12月出生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1944年冬,跟随母亲王韵雪一起被投入监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回到延安。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在水电部贵州水电九局、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参炮兵研究所、北京自动化工程学院等单位工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大弟弟、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任第一任行长、中共著名烈士毛泽民外孙曹耘山题词</b></p> <p class="ql-block">毛泽民(1896年4月3日-1943年9月27日)。</p> <p class="ql-block">1959年8月29日,毛泽东主持女儿李敏的婚礼。前排儿童为曹耘山(右)、立亚;三排右二为曹耘山的母亲毛远志。</p> <p class="ql-block"> 毛泽民(1896年4月3日-1943年9月27日),字咏莲,后改为润莲,湖南湘潭韶山人,192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毛泽民是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大弟弟,受父亲毛顺生的影响,很小就有了经济头脑,靠出租牛来维持家里的生计,也有钱来供哥哥、弟弟去读书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毛泽民又开始在附近的乡镇中发行一种叫“义顺堂”的“纸币”,它相当于信用券。通过这个方式,几年之后,家中的经济状况就有了明显的改善。</p><p class="ql-block"> 而这些经历和经验,也为他之后组建苏维埃国家银行银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跟随哥哥毛主席参加革命后,毛泽民先到毛主席当主事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管理学校的财务,为了节省资金,他还在学校内养猪为大家改善伙食。</p><p class="ql-block"> 1923年,毛泽民又被派到江西萍乡,担任铁路工人消费合作社的总经理。在这里他发行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股票。不仅让工人们赚了钱,同时,也为党中央提供了大笔的活动经费。</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决定创办属于自己的国家银行,筹办人就是毛泽民。有了属于自己的银行之后,毛泽民就发行了苏区自己的纸币。长征路上,毛泽民担任第十五大队的大队长,该大队被称之为“扁担银行”,为红军顺利北上抗日到达延安解决了红军的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 1938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1942年9月17日,毛泽民和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p><p class="ql-block"> 1943年9月27日,与陈潭秋等人被敌人秘密杀害,时年47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共著名烈士瞿秋白。瞿秋白与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史上11位著名女革命家之一、曾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杨之华外孙女、中共八大代表李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之女李晓云题词</b></p> <p class="ql-block">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p> <p class="ql-block">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生于江苏常州。社会学家,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p><p class="ql-block">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先后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8月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引导许多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建设作出了开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p><p class="ql-block">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就义,时年36岁。</p> <p class="ql-block">杨之华(1900—1973), 化名杜宁,浙江萧山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女工运动的先驱。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同年与瞿秋白结婚。1924年至1926年在上海大学学习期间,深入工人群众,积极参与五卅运动。 1927年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 1928年赴苏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0年和瞿秋白一起回到上海, 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 1935年瞿秋白牺牲后, 赴苏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任国际红色救济会常务委员等职。1941年携女儿瞿独伊回国,途经新疆时,被军阀盛世才部逮捕。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妇委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候补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3年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1977年7月平反昭雪。著有《妇女运动概论》一书。</p> <p class="ql-block">瞿独伊简历</p><p class="ql-block">(1921-2021)</p><p class="ql-block">瞿独伊,化名杜伊,瞿秋白杨之华的女儿。1921年11月生。1928年,瞿独伊随参加中共六大的母亲杨之华赴苏,在莫斯科见到先期到达的瞿秋白。六大之后,瞿独伊入国际儿童院。1937年,入共产国际中国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参加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9月随母亲杨之华回国,在乌鲁木齐滞留,1941年9月至1942年9月在新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42年遭“新疆牢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回到延安。因在狱中对敌斗争坚定,经受了考验,被接收入党,没有预备期。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解放后是被新华社派驻莫斯科的第一批记者,协助丈夫李何创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1957年回国到中国农科院工作。1978年重回新华社。1982年离休。2021年被授予党的"七一"勋章。2021年11月逝世,享年100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儿媳廖蔚训题词</b></p> <p class="ql-block">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p> <p class="ql-block"><b> 张闻天</b>,1900年8月30日出生在江苏省南汇县的殷实农户家庭。</p><p class="ql-block"> 少年时期,他先后在族侗私塾、康家宅小学和惠南小学读书。1914年,张闻天考入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今上海海洋大学),1916年,进入浦东中学,1917年,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攻读,受《新青年》影响倾向革命。</p><p class="ql-block"> 五四运动爆发后,投身于学生运动,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评介外国文学名著,后在南京加入少年中国学会。</p><p class="ql-block"> 1920年至1923年,先后到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学习和工作。1925年6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知识,并任助教、翻译,同时兼任共产国际东方部报道员。</p><p class="ql-block"> 1931年2月回到上海,不久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夏,共产国际决定成立临时中央,他被指定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及政治局常委。</p><p class="ql-block"> 1933年初,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2月,在中华苏维埃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1934年10月参加长征。</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前夕,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遵义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贡献。会后,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代替博古负总责;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5月,兼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1942年,到陕北和晋西北农村作了一年多的农村调查。曾长期兼任党中央宣传部长、西北工作委员会主任、《解放》周刊主要负责人、《共产党人》编辑,作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战胜利后,到东北工作,1946年春任合江省(今在黑龙江省内)省委书记;1948年春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并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次年调任辽东省(今在辽宁省和吉林省内)省委书记,为东北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到外交战线工作。</p><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出任驻苏联大使。1954年底回国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p><p class="ql-block"> 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他还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因为支持彭德怀的正确意见,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彭、张、黄、周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此后离开外交部门,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持原则,坚决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阴谋集团进行斗争,并遭到迫害。</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1日,张闻天同志在江苏无锡病逝,7月13日,南京的《新华日报》第三版右下角以“本报讯”的报道方式,登出张闻天逝世的消息。这则消息由北京方面拟定,仅78个字:“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张闻天同志,因长期患心脏病,医治无效,于1976年7月1日在江苏无锡病故,张闻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终年76岁。”</p><p class="ql-block"> 1978年8月,中共中央对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p><p class="ql-block"> 197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隆重追悼张闻天。称赞“张闻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在举行追悼会的当天,《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张闻天在肇庆写成、又在无锡精心修改的文稿《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1979年8月27日,又发表了肇庆文稿中的《党内斗争要正确进行》。使全党共享他在“文革”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198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张闻天的名字被列入同毛泽东一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党的杰出领导人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b> 张虹生 </b>(1939年-2020年11月6日),汉族,出生于新疆,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新中国开国元勋张闻天的儿子。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经组织批准,<b>张虹生任职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b>一直做到离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曾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的革命烈士乔国桢。乔国桢和老红军、特立独行的女革命者周铁忠之子乔石、儿媳高慕鸿题词</b></p> <p class="ql-block">乔国桢(1907年一一1945年)、周铁忠1901年一一1990年)。</p> <p class="ql-block"><b> 乔国桢</b>(1907—1945),乳名雄虎,曾用名乔如桢,化名乔干卿、乔胶治、贺凝、高子香、王拯民、蒙子学,陕西佳县人。</p><p class="ql-block"> 1924年考入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址绥德),由李子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河南洛阳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党派他到北京国民二军学兵队当兵。1926年5月,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教导,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增长了领导农民运动的经验,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坚定信念。结业后回到陕西,在三原、富平等地从事农运工作,组织农民协会,开局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受到了关中农民的热烈拥护,被誉为“农运大王”。</p><p class="ql-block">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调任华县高塘民团教练。1928年5月渭华暴动时,领导高塘民团积极配合革命军。1928年7月被派往河北开展工作。</p><p class="ql-block"> 1929年,乔国桢任中共北方局秘书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冬,与周铁忠结为革命伴侣。1930年2月中旬,在天津参与领导了著名的全国飞行集会,向国民党当局示威,“五一”节前夕被捕。1931年、1935年乔国桢又接连两次入狱,在此期间身患严重肺病。1940年1月到苏联就医,病未痊愈,就一再要求回国参加抗日战争。</p><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回到乌鲁木齐,因回延安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便留在新疆。1942年9月17日,盛世才下令将中共在新疆的150余人及家属一起逮捕入狱,制造了“新疆事件”。乔国桢在该事件中也被捕入狱。由于敌人的残酷迫害和疾病的折磨,1945年7月31日病逝于狱中,时年38岁。</p> <p class="ql-block"><b> 周铁忠</b>,女,1925年入党,进过黄埔军校,参加过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海陆丰暴动,跟随澎湃创建过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p><p class="ql-block"> 1930年7月中旬,周铁忠和薄一波、徐斌如、李运昌等20余位刑期不满两年的政治犯,被转到位于天津市特二区(奥租界)的“临时自新院”。 </p><p class="ql-block"> 1930年11月,党组织安排周铁忠到青岛接替被捕入狱的郭隆真,担任山东省委妇女部长、组织部长。1931年4月,因叛徒出卖,化名“周王氏”的周铁忠在青岛郊区一户农民家里被捕,被判3年徒刑。她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乔沙一起服刑到1934年。</p><p class="ql-block"> 1936年,周铁忠收到乔国桢的来信:“南北千里,一条长锁紧相连,我们要用这条锁链绞死敌人,再团圆。”署名“黑塔于病床”。“看到那封信,妈妈特别激动,说要马上去北平。”</p><p class="ql-block"> 周铁忠费尽周折在北平找到乔国桢。从婚后17天分别,他们已8年没见。</p><p class="ql-block"> 8年中,乔国桢又三次被捕入狱。由于长年受迫害,乔国桢的身体垮了,严重的肺病让他的左肺成了空洞。</p><p class="ql-block"> 见到病榻上“大肚、细腿、骨瘦如柴”的乔国桢,周铁忠心疼地流下泪,而爱人却笑着:“革命的人还流泪?不怕羞!”周铁忠破涕为笑。</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乔国桢夫妇辗转抵达西安。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安排乔国桢去延安。此时,周铁忠又怀孕了,加上没恢复组织关系,无法陪乔国桢前往。</p><p class="ql-block"> 相聚不到一年,却不得不再分开,周铁忠满心不舍,却只能先回湖南老家生孩子、照顾女儿,一心想着等丈夫病好了再团聚。</p><p class="ql-block"> 谁知,这一分手,竟是永诀。</p><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28日,南县解放,周铁忠在南县积极参加了县农会,任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委员,参与镇压三区反革命武装叛乱的斗争,并参加了土地改革等革命工作。1952年,在党中央安排下,她到20年代做过工的天津华北纺织工业管理局工作,直至1982年离休。 </p><p class="ql-block"> 1990年7月28日,周铁忠逝世,终年89岁。对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为数不多的女党员、第一代女兵、革命活动家,薄一波给予高度评价,1997年5月4日欣然题词:“深切怀念党的好女儿周铁忠同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以少将军衔在国际场合公开亮相的新闻人物、把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情况首次传回国内的吉合将军之女吉新玉题词</b></p> <p class="ql-block">吉 合(1905年-1983年)。</p> <p class="ql-block"><b> 吉 合</b>(1905-1983),原名田德修,化名吉国兴,河南郾城人,1905年2月出生。1925年赴苏联,先后毕业于基辅混成干部学校、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1927年加入全苏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受共产国际派遣和王若飞同志回国,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西北特委委员兼军事部长,后任红二十六军干训班主任、作战科长,中共绥远省委组织部部长。1935年入苏联殖民地民族问题研究院学习。1938年7月回国到新疆工作,任“新兵营”教员,后到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工作,先后担任党代表邓发、陈潭秋助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党支部书记。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东部副司令员、内蒙古军区参谋长。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武官、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事科学和条令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办公室副主任、外国军事研究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3年1月逝世。</p><p class="ql-block"><b> 鄢仪贞中校</b>(1955年授)吉合少将的夫人,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评授军衔后,总干部部于1956年统计,女性被授予准尉以上军衔者只有4665名,占授衔人的0.817%。这个比例极低,可用寥若晨星来形容。在这4000多名女性军官中仅仅少将1名,大校1名、上校1名、中校7名、少校34名。让我们共同缅怀老一辈女革命军人的历史功绩,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央红军参加长征30位女战士之一钱希均之女周幼勤题词</b></p> <p class="ql-block">钱希均(1905年-1989年)。</p> <p class="ql-block"><b> 钱希均</b>(1905年-1989年),女,浙江诸暨人,原浦东区委组织部部长。1922年入上海平民女校学习。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入党,1926年与毛泽民结婚。<b>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战士之一。</b>曾任中共中央出版部发行科科长、交通员,中共顺直省委组织科、机要科科长,中央苏区《红色中华》报发行科科长。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边区国民经济部秘书长。</p><p class="ql-block"> 1940年,钱希均和毛泽民离婚,他们结束了共患难的14年婚姻。</p><p class="ql-block"> 1943年,她与印刷工人出身的、香港印刷业工会宣传部副部长周小鼎相识相爱,重新建立了家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6年任中共上海沪西,浦东区委组织部部长。曾参与领导上海申新第九棉纺织厂工人罢工。</span></p><p class="ql-block"> 贺子珍50年代幽居在上海,几乎被人忘记,钱希均并没有忘记这个比自己还小4岁的嫂子,她带着丈夫周小鼎来看望她,贺子珍开心极了,露出了少有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战火虽然阻隔了美好的爱情,但她们的妯娌情、姐妹情、战友情永远都在,一朝入了毛氏门,一生拥有革命情!</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任轻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冒死将监狱革命者名单从新疆送到重庆周恩来手中的忠诚卫士赵明之女赵京华、之子赵双城题词</b></p> <p class="ql-block">赵 明(1919年2月22日---2009年1月21日)。</p> <p class="ql-block"><b> 赵 明</b>(1919年2月22日---2009年1月21日),原名赵普琳,男,满族,爱新觉罗后裔,1919年2月22日,生于沈阳城西小路官屯。2009年1月21日逝世,享年90岁。</p><p class="ql-block"> 1931年高小毕业后,考入东北第二交通中学。“九一八“事变后,父兄参加了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行动失败后,全家随抗日名将马占山的部队退到苏联,后借道新疆转回内地继续抗日。1934年在北平考入了“国立东北中山中学”,1935年冬跟随大学生们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游行、罢课。1936年华北危急后,随学校退到南京、芜湖、武汉、长沙,最后到湘西永丰。在这期间接触到了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1938年听从了在新疆参加了共产党的哥哥赵普源的召唤,动身来到迪化考入了新疆学院(后为新疆大学)政治经济系,师从林基路、郭慎先、祁天民、杨梅生、沈雁冰(茅盾)等人,学习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和政策。1941年由新疆学院毕业后进入“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总会工作,负责全疆反帝会员的教育和干部训练,并为警官学校讲授马列主义,还兼任省立一中国文教员、《新疆青年》和《新疆文艺月刊》编委。1942年盛世才叛变,与在督办公署参谋处任副处长的哥哥赵普源先后被捕入狱,不久哥哥赵普源与新疆学院院长杜重远、新疆学院教育长林基路和毛泽民、陈潭秋等人先后被杀害于狱中。三年后因国民党没有掌握任何证据被释放出狱。之后与张志远等人成立了“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展了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地下斗争。出狱后的首要任务是设法与内地共产党取得联系,并与狱中的难友保持沟通。在与中共赴重庆谈判代表团取得了联系后,身揣在新疆监狱中在押的中共党人名单和他们写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信一路风尘抵达重庆。在茅盾的帮助下将其交给了四川省委秘书长兼中共代表团联络员魏传统,在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交涉下,将这批人营救出狱回到延安。</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受党组织的派遣到东北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解放后到哈尔滨公安局工作,不久调入公安部,后任公安部政保局副局长。1956年创办了“群众出版社”,并兼任副总编辑。195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文代会时被推选为《保障作家权益委员会》成员。曾创作、翻译多部文学作品,其中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八部:《斩断魔爪》、《寂静的山林》、《南海的早晨》(均已拍成电影)、《美丽的伊犁河》、《烈骨英风》、《沈水滔滔》,《七雄闹海》、《良心没有沉睡》,因“文革”动乱,未能发表。话剧剧本《新新疆进行曲》(4幕),译著电影文学剧本《难忘的1919年》、中篇小说《查波罗什的黎明》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爱国将领、护送新疆之友回延安领导刘亚哲将军之女刘颖题词</b></p> <p class="ql-block">刘亚哲(1908年一一1992年)。</p> <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爱国将领一一刘亚哲将军护送131名共产党从新疆监狱回延安,40天走了6000多里,一路坎坷,险象环生。<b><u>离开西安五天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解放战争全面爆发。</u></b>刘亚哲将军护送中共人员目的地是吉家村。</p><p class="ql-block"> 离吉家村老远,大家就看到村头搭了许多凉棚,欢迎的人群拥在村头,红旗迎风招展,喧闹的锣鼓响彻云霄。啊!回到家了!一时几年来的坎坷遭遇一起涌上心头,兴奋、激动、悲伤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欢迎的同志们拥向汽车,将大伙扶抱下车,热烈地握手拥抱,喜成一团。在吉家村进行接交仪式。</p><p class="ql-block"> 刘亚哲将带来的花名册交给杨之华,由杨之华交给朱总司令派来的接收代表王富,杨之华将王富介绍给刘亚哲。王富首先向刘亚哲表示慰问与感谢,并说我们已经等了你们好几天了,为你们准备的鱼肉都坏了。延安人民热情地接待了全体护送人员,并赠送他们一些陕北特产。临返程时,边区政府还特别请刘亚哲带回朱总司令给张治中的亲笔感谢信及赠送给张治中的礼品:有狐皮筒子、陕北毛毯及毛线等。每个从新疆回来的同志均和刘亚哲握手告别并将每人手中所剩之法币一併送给他们。“再见了刘处长。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张治中将军和你做的好事。”感激之情是真诚的。当孩子们排成一列队伍,唱着在监狱中学唱的革命歌曲,频频招手欢送刘亚哲等人时,一声声喊着:刘叔叔再见。刘亚哲在这一情景中,也激动的热泪盈眶了。</p><p class="ql-block"> 当刘亚哲返回新疆向张治中报告时谈到此情此景,刘亚哲问张治中这是什么感情?张治中回答说这是真感情。</p><p class="ql-block"> 刘亚哲将军不负张治中所托,圆满完成任务,保证了在疆共产党员的平安归来,留存住了一批优秀人才,为未来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得到帮助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忘记自己的朋友和恩人。刘亚哲被选举为国家政协委员,继续为国家做贡献,最后在祖国得以善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军“五大钢铁军人”、独脚开国将军、石家庄高级步校政委、将军作家谢良之女谢 平、女婿宋少恢题词</b></p> <p class="ql-block">谢 良(1915—1991)。</p> <p class="ql-block">谢 良(1915—1991),狱中名谢良才,原名谢毓法,江西兴国人,1915年6月出生。1930年6月参加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1月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1934年8月任红五军团十三师三十七团政委。参加了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1936年参加西路军西征,任红五军十三师师政委。在山丹战斗中负伤,失去左腿。1937年4月因西路军失败被俘,经营救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4月调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留守处(驻陕西云阳)任主任。1939年6月,由延安前往苏联治病,因苏芬战争爆发,滞留新疆。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先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政治部主任。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平原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高级步校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石家庄高级步校政委、宣化炮兵学院政委、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委等职。1991年11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军“五大钢铁军人”之一、特等革命伤残军人、双目失明的红军师首长、中南荣校党委书记谢江庭。谢江庭和长征30位女红军之一马玉贞之子谢铁如、之女谢群、女婿胡绍屏题词</b></p> <p class="ql-block">谢江庭(1914一一1999)。</p> <p class="ql-block">谢江庭(1914-1999),湖北汉川人,1914年9月出生。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三军战士,通讯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政治部主任等职。随红二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三五八旅七一六团营教导员。1938年在山西朔县对日作战中受伤,双目失明。1939年11月从延安经新疆去苏联治伤疗养,因苏芬战争爆发,滞留新疆。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湖北省荣军学校校长、省民政厅优抚处处长、中南荣校校长、党委书记等职。1999年4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马玉贞(1919-1947),女,四川南部人,1919年出生。1933年参加革命,后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1月经党中央批准后随丈夫取道新疆赴苏联疗伤,因苏芬战争爆发,滞留新疆。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1947年春季牺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军“五大钢铁军人”之一、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爬雪山冻掉双腿、红军时期的团首长罗云章之女罗仪题词</b></p> <p class="ql-block">罗云章(1913-1993)。</p> <p class="ql-block">罗云章(1913-1993),湖南大庸人,1913年6月出生。1933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利川县区游击队班长、副排长,湘鄂边区财政部会计、红二方面军五师供给部军械科科长等职,参加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在长征中受冻截去双腿。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八路军残废教导院干部所政治指导员。1939年11月从延安经新疆去苏联治伤疗养,因苏芬战争爆发,滞留新疆。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任晋绥军区洪涛印刷厂会计。新中国建立后,任西北军区后勤部粮秣会计科科长、西南军区驻西安留守处科长、解放军装甲兵后勤部财务处副处长、技术部财务处处长等职。1993年8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军“五大钢铁军人”、红军战斗一线指挥员、江西省军区九江干部疗养院政委胡子明之子肖良滨题词</b></p> <p class="ql-block">胡子明(1914-1968)。</p> <p class="ql-block">胡子明(1914-1968),原名胡建中,江西吉水人,1914年8月出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文书、连指导员。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任陕甘宁边区第一教导院院长、第三教导院政委、陕西关中荣校政委,在战斗中左腿受伤截肢。1939年11月从延安经新疆去苏联治伤疗养,因苏芬战争爆发,滞留新疆。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滨北军分区医院一所政委、华东第一后方医院政治处副主任、三野卫生部材科处政委。新中国建立后,任江西省军区合作总社经理、江西省军区九江干部疗养院政委、江西省军区干部科科长、国营三二○厂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党委监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等职。1968年5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赵建华(1922-2007)。</p> <p class="ql-block">赵建华(1922-2007),女,原名赵艺雯,陕西临潼人,1922年3月出生。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分配到关中八路军荣军学校任文化教员。1939年11月,经党中央批准后随丈夫取道新疆赴苏联疗伤。因苏芬战争爆发,滞留新疆。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1947年1月参加解放东北的战斗,被分到第四野战军医院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任长沙市卫生局人事科长、长沙市第三医院院长兼书记等职。2007年8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疆哈密红色传播者李涛之子李显冬题词</b></p> <p class="ql-block">李 涛(1914年一一1985年7月)。</p> <p class="ql-block"><b> 李 涛 </b>(1914年一一1985年),原名李毅,辽宁辽中人,1914年2月出生。1936年9月参加革命。1937年11月进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受党中央派遣,由延安来新疆工作,先后任“新兵营”文化教员、哈密区财政科科员、省财政厅科员、省编译委员会委员兼迪化女中教师。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先后在《解放日报》社、邯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新中国建立后,调山西省文联工作,后任山西省中苏友协秘书长、山西省群众艺术馆馆长等职。1985年7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疆的金融财政改革先驱者蒋连穆之子蒋晓芒题词</b></p> <p class="ql-block">蒋连穆(1915年10月15日---2010年)。</p> <p class="ql-block"><b> 蒋连穆 </b>(1915年10月15日---2010年),山东济宁人。1929年山东省立二师范附小、山东省立七中读书。1937年,“民先”号召学军事,蒋连穆以北平师范大学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北平大中学生暑假军事集训队。激起了蒋连穆参加革命组织的思想。9月间他接到了北平师范大学的通知说: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三校合并,在西安成立西北联合大学。蒋连穆到西安后,参加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了救亡活动,经常做街头宣传,张贴标语。当时,他最关心的是前线抗战消息。听到刘峙一退八百里,由保定退到邯郸;韩复榘不战而逃,丢掉山东省;上海、太原相继失守;平型关大捷,鼓舞人心。他对国民党的抗战失掉信心,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八路军打到敌人后方去。西北联合大学迁汉中时,他离开学校,经西安民族解放先锋队介绍,到了延安。 </p><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教育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教育,于4月29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临时党支部,由中组部部长陈云直接领导。1938年6月中组部陈云谈话交代任务,分配到新疆去办教育。延安来新疆的第二批23名干部,1939年元旦过后不久都安排了工作,蒋连穆化名蒋春茂,被分配到库车任库(车)沙(雅)拜(城)轮(台)托(克苏)地方税局副局长。1943年新疆省督办盛世才软禁后入狱。1946年党营救回延安工作;1947年在西北野战军政治工作,参加边区自卫反击战;1949年1月西北局调回延安,参加接收西安的工作,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处秘书。建国后中财委、陈云办公室、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办公厅等任职。1982年离休。2010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副官、曾经在两河口见证了毛泽东主席和张国焘会面全过程的老红军开国大校徐明乐之子徐杰题词</b></p> <p class="ql-block">徐明乐(1915年3月一一2011年2月28日),夫人原志兰(1925年6月一一2021年12月25日)。</p> <p class="ql-block"><b> 徐明乐,</b>安徽六安人。1915年3月生,1932年3月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7月离休(副军职待遇)。</p><p class="ql-block"> 长征时我在四方面军,担任总部电话兵。<b>曾经在两河口见证了毛泽东主席和张国焘会面的全过程。</b>他们的长征之路最为艰苦,他曾三过草地、两翻雪山。后来他去西路军给李先念同志当警卫员。</p><p class="ql-block"> 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3、第4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二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争时期,在新疆新兵营学汽车,<b>后任邓发司机、陈潭秋副官,</b>1942年被新疆军阀捕入牢狱。1946年6月,经党组织营救回到延安。后赴东北战场,任东北战车团连长、营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坦克第1师2团团长、副师长、济南军区装甲兵技术副司令员、技术部部长。参加了抗美援朝。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8年由延安党中央派往新疆工作的祁天民后代段依一、祁梓轩题词</b></p> <p class="ql-block">祁天民(1910年一一1939年)。</p> <p class="ql-block"><b> 祁天民 </b>(1910-1939),革命烈士,原名祁延霈,字霈苍,满族镶蓝旗,1910年8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教师家里。1933年8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受聘为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员。曾参加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殷墟第十至第十二次的发掘和四川、甘肃一带的考古调查工作。1937年冬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被党中央派到新疆工作,任新疆学院秘书兼教育系主任,积极配合林基路的工作。1939年春调任哈密区教育局局长。同年11月12日因工作繁重过度劳累,以身殉职。著有《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铜器调查记》《山东日照考古调查记》。《帕米尔史地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空军的摇篮新疆航空队学员、开国将军、曾在开国大典上驾驶战机飞过天安门上空、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方槐之女方 虹、女婿申晓平题词</b></p> <p class="ql-block">方 槐(1917年10月24日一一2019年2月16日)。</p> <p class="ql-block"><b> 方 槐,</b>1917年10月24日,出生在江西省于都县银坑平安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参加儿童团,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 1932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组织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团野战医院干事、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开始后,新疆军阀盛世才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一度成为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盟者。他在苏联的援助下,开办了一个新疆边防航空队附设的航空教育班。为培养解放军飞行人员,为来日建立人民空军作准备。</p><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8日,方槐第一次飞上了蓝天。</p><p class="ql-block"> 1942年,由于形势变化,盛世才背信弃义投靠了蒋介石,露出了杀人魔王的反动本质,包括航空队在内的140多名中共党员全部被他囚禁。</p><p class="ql-block"> 1946年7月12日,方槐经党中央多方营救,回到延安。经过短期整训,受命前往东北,参加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航校的工作。初时,方槐任航校训练处协理员,后历任第四飞行大队长、航校驻沈阳办事处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槐历任军委民航局机航处处长,防空部队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军委民航局航务处处长兼电讯处处长,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经理,空军第三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师长、副军长、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下午4时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后不久,方槐率一个飞行梯队驾驶战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创造了历史性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1951年12月30日,任军委民航局第二民航学校(中国民航大学的前身)校长。1983年,方槐离休(正兵团职)。2019年2月16日9时5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中部战区总医院逝世,享年102岁。</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空军的摇篮新疆红军航空队飞行学员、空军少将、1949年开国大典空军地面指挥员、我军第一个喷气式歼击机团首任团长、担任抗美援朝我空军所有入朝作战部队的指挥员、空军第八军首任军长、原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夏伯勋之子夏益民题词</b></p> <p class="ql-block">夏伯勋(1917年-2008年)。</p> <p class="ql-block"><b> 夏伯勋,</b> 1917年2月17日出生于湖南澧县,原姓蔡名绍叔。1935年8月参加革命在红二军团新兵团。同年11月19日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加入共产党。历任红二军团宣传部宣传干事,中共新疆航空队飞行学员,1948年3月任东北老航校一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第一个歼击机中队),1949年开国大典空军地面指挥,空军六航校副校长,1950年5任驱逐10团团长(后为空军第一个喷气式歼击机团),抗美援朝任空四师副师长、1950年11月奉命组建空三师并任师长,52年任抗美援朝空联司空军前线指挥所任指挥员直接引导和指挥所有入朝作战的空军部队,1952年12月奉命组建空二师并任师长,1956年任空四军副军长,1959年任福州挥所主任(正军建制)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空军第八军并任第一任军长,1977年12月任空军济南军区副司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空军的摇篮新疆老红军航空队杨一德之子杨武军、杨三阳题词</b></p> <p class="ql-block">杨一德(1915年一一1968年)。</p> <p class="ql-block"><b> 杨一德</b>(1915-1968),曾用名杨业德,湖北麻城人,1915年2月出生。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和参加西路军作战。1937年4月,随西路军左支队余部转战到达新疆,进入“新兵营”整训学习。1938年春,从“新兵营”选入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学习飞行。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新中国建立后,历任空军第五航校、第四航校训练处副处长、十四航校训练处处长、天津民航机械专科学校副校长等职。“文革”中受迫害,于1968年4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空军的摇篮新疆老红军航空队王云清之子王江明、之女王小燕题词和王云清后代武芮琪题词</b></p> <p class="ql-block">王云清(1915年10月至2019年3月2日)。</p> <p class="ql-block"><b> 王云清 </b>(1915年一一2019年3月 ),化名王继福,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15年11月出生。1931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和参加西路军作战。1937年4月,随西路军左支队余部转战到达新疆,进入“新兵营”整训学习。1938年春,从“新兵营”选入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学习机械。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机务处工务科科长、上海军管会空军部机务处副处长。新中国建立后,任空军工程部器材处副处长、空军后勤部航材部部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空军的摇篮新疆老红军航空队黎明之女黎克克题词</b></p> <p class="ql-block">黎 明(1914年一一1995年)。</p> <p class="ql-block"><b> 黎 明 </b>(1914-1995),原名张世正,化名张振汝,四川仪陇人,1914年4月出生。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红四方面军任副排长、排长、连长等职。参加长征。1938年春,从延安摩托学校选入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学习飞行。1943年被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逮捕入狱。1946年经党中央营救出狱,7月到延安,赴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工作,先后任飞行队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等职。1960年8月调任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党委常委。1995年5月逝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空军的摇篮新疆航空队姚维涛之子姚凯题词</b></p> <p class="ql-block">姚 雄一一新疆督办航空队常务副校长。姚维涛之父,姚凯之祖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景春革命烈士的老部下、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离休干部李鑑清题词</b></p> <p class="ql-block">李鑑清(1931年1月一至今)。</p> <p class="ql-block">李鑑清(1931年1月一至今),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人。</p><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在大行政村任儿童团团长,参加并开展对日对敌斗争。</p><p class="ql-block">1944年2月,在抗日小学任学生会主任。</p><p class="ql-block">1947年6月,参军入伍。</p><p class="ql-block">1948年,在反攻国民党的重点进犯时,获得了三等功。</p><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随胶东军区汽车大队集体转业,成立华东运输公司胶东分公司,任分队长。</p><p class="ql-block">1949年7月一11月,调中国人民解放军24军72师,参加解放长山岛战役。</p><p class="ql-block">1951年,调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后调至山东分局党校,给首长开车。</p><p class="ql-block">1956年,调烟台专署交通局,任团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77年,带领烟台运输公司汽车五队,获得全国“工业学大庆”交通行业先进单位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1979年,调山东烟台交通监理所,任书记。后成建制并入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任调研员。</p><p class="ql-block">1991年7月,获得公安部颁发人民警察二级金盾荣誉章。</p><p class="ql-block">2014年2月,名字被刻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纪念墙(第三野战军区域)。</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景春革命烈士的内弟姚奎之题词</b></p> <p class="ql-block">李景春革命烈士的内弟:姚奎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景春革命烈士的大女儿、小女儿:李少春、李敏题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景春革命烈士内侄、周村烈士陵园“三马一司令”烈士孙女婿:姚新超题词</b></p> <p class="ql-block">李景春革命烈士的内侄:姚新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姚新超 教授</b></p><p class="ql-block">男,1963年5月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贸易专业博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省部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教育部教材审核委员会审核专家。《国际贸易实务》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国家教材委员会)获得者;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主讲人;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完成多项科研课题。</p><p class="ql-block">1986年8月一2000年8月山东经济学院工作</p><p class="ql-block">1995年10月破格晋升副教授(32岁)</p><p class="ql-block">1996年8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p><p class="ql-block">1997年11月破格晋升教授(34岁),硕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1998年5月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副主任</p><p class="ql-block">2003年8月一2008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2008年10月一至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p><p class="ql-block">教育部《国际商务》教材审核委员会主审专家</p><p class="ql-block">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实务配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多家外贸企业的业务顾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景春革命烈士的孙女李 阳题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景春革命烈士的外孙女车铭华题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致天国的外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敬爱的外公:</p><p class="ql-block"> 2024年是您诞辰120周年。 音容犹在慈祥笑,片片追忆祖孙情。您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一直深深的激励着我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中,您经受住了异常艰难残酷,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始终坚守信仰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甚至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乃至生 命!您用生命书写了感天动地的革命篇章,您用伟大的品格印证了崇高的信仰,您为锤炼锻造信仰信念树立了光辉典范!</p><p class="ql-block"> 您的信仰之花盛开在崇高的土壤!山会记得您,海会记得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我们将坚定传承您理想如玉、信仰如山的节气、骨气、浩然正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孙女:车铭华</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11日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景春革命烈士的外孙女徐丹题词</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