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五十载,芳华 不老忆当年

高娃

<p class="ql-block">1975年7月27日早上8点,学校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知识青年下乡插队欢送仪式,在亲朋好友的叮嘱和祝福中,依依惜别菁菁校园。此时我们无比光荣和自豪,懵懵懂懂并满怀憧憬地奔向牧区第一线,来到查干哈达苏木哈达哈少大队。</p><p class="ql-block">打开50年前的画卷,一起寻觅我们逝去的青春瞬间,十七、八岁的年纪,学会自己买粮做饭、拉粪烧炕、洗羊灌药、杀羊洗肠,脱土坯、拉石头、垒草圐圙、打草、打马鬃等。那片草原上遗落下的脚印一串串,一同走过的日子记载着我们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5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芳华少年,如今已逾古稀之年,当年一张张稚嫩的脸,如今已经苍老了容颜。"青春已走远,转身再无那少年"。今天我们再次聚会,回忆这段历史,纪念这个终身难忘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没事了就喜欢翻出老照片看看,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岁月,时间走了,故事留在照片里。</p> <p class="ql-block">75年知青<span style="font-size:18px;">16人,男女各8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6年知青4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聚会时间:2025年7月12—14日,聚会地点:达茂旗。</span></p><p class="ql-block">早在2个月前,达茂的知青就开始做聚会的准备工作,在此道一声辛苦了!随后组织者在知青群里发了通知,大家很珍惜此次聚会,包括家属共计12人参加了活动。</p> <p class="ql-block">外地知青驱车赶来。</p> <p class="ql-block">在达茂草原上,在插队的嘎查里,我们和牧民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知识青年下乡5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时刻。当天和次日的活动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10多位老牧民参加:</span>领小、六子、查干朝鲁……等等,好熟悉的名字。一些人一些事一段日子在心里印得那叫一个深,<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成了整个时代共同的回忆。</span>知青岁月呀,就像一道别样的风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史书里是永远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组织者李先恒致辞,高娃、乌兰分别谈聚会感言。</p> <p class="ql-block">书记达古拉和队长苏和在查干哈达苏木接待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知青向嘎查领导送锦旗,《忆往昔知青岁月,感今朝故土恩情》,感谢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在知青岁月中成长和进步。感恩牧民们,插队期间遇到难处热热乎乎的提供帮助。使我们树立了知足长乐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特别珍贵的收获呢!</p> <p class="ql-block">载歌载舞,欢迎知青们回来。</p> <p class="ql-block">在查干哈达苏木,见到熟悉的人和物,只有感动、激动、回忆、回顾了!</p> <p class="ql-block">查干哈达苏木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哈达哈少嘎查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供销社。</p> <p class="ql-block">邮电人的情结。</p> <p class="ql-block">嘎查负责人和牧民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聚会的影像都能保存记忆,今天用照片记录我们知青50年的蹉跎岁月。</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太阳,辽阔的草原,让我们兴奋不已。一路奔波,来到下乡插队的嘎查。</p> <p class="ql-block">这是过去大队部的所在地,有库房、食堂、小卖部、办公场地等。我们大部分时间在此生活和劳动。现在是一处羊圈,找寻过去的痕迹,亲切而熟悉的画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幕幕的再现。队长斯仁道日布的宽厚、四大爷、于大爷的仁慈、央吉德玛的水车、六子的拖拉机、巴拉吉德老额吉送奶、阿林宝一家人的勤奋、时常受邀去牧民家吃饭、老知青张喜林的关照……,同当地牧民相处的十分融洽,回想起让人难以忘怀,真暖心!</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知青点的住房,现大队部唯一完好的老房子,房前屋后绕来绕去,看看当年自己的住所,感慨万千,拍照合影<span style="font-size:18px;">留个念想吧!</span></p> <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的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部分牧民、嘎查负责人和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悠悠,一晃过去50年了,可回忆起来,妤象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来的第一天住到队部的两个大房子里,地上铺了一层毡子,没有生活用具,从热闹到凄凉,反差挺大。随后脱土坯建房子,开始自食其力;徒步五、六里进山采石,冬天围坐一起互相挡风遮雪,夏天蛇伴随着移动的石头乱窜,哪能不害怕呢,这经历也太难得了吧;去腾格淖尔建草圐圙女知青也摸爬滚打挖壕数日,同男人一样了;年底分红是大队部最热闹的时候,牧民们汇聚大队部核工分结工钱。多数知青是第一次领到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工钱,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自食其力的欣慰,价值感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去牧民张会计家做客。</p> <p class="ql-block">虽然已经离开了那片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但那段知青岁月依然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那份对牧区和牧民的深厚感情将永远铭刻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在达茂的套马沟和诗画草原上,又一次留下我们相聚的靓影。知青经历让我们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了真挚的情谊和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和激情的青春岁月,当时很不起眼的事,却是我们的高光时刻。牧区条件差,娱乐和教育资源也少,颇感寂寞,想家是常事。我们闲时吹拉弹唱,晚上围着油灯聊天,早晨起来黑牙黑鼻孔,大家互相对视着乐,艰辛和快乐伴随每一天。随着环境的熏陶,生活的磨练,我们在成长变化,知青年龄和学历不一样,有的自己读书学习,为后来的高考打下基础,大家齐心协力,一块儿应对艰难时刻。<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了集体荣誉感,</span>爱家乡爱家人,知道守望帮助关心别人啦。</p> <p class="ql-block">我从幼稚到成熟,从娇骄到能吃苦耐劳及坚韧不拔,做事踏实严谨,为今后的发展做了铺垫,其它人也同样如此,经历了才感受。</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下一代。</p> <p class="ql-block">幸福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达茂旗招聘及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知青们上学退役安置分配,陆续参加工作,知青时代结束。</p> <p class="ql-block">聚会取得圆满成功,还要感谢尔登吉日格拉,一名和知青联系密切的当地牧民。参与筹备,牵线塔桥,使得聚会活动顺利。另外一个身份是知青家属,知青和当地牧民恋爱成家的情况为数不多。青年牧民额尔登吉日嘎拉给大家的印象是:待人朴实憨厚、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爱学习,有理想,身为牧民追求很高,张继芬看重这一点并走到一起,现在两人事业和家庭双丰收,我们由衷的替他们高兴。</p> <p class="ql-block">夫妻伉俪。</p> <p class="ql-block">品尝家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聚会结束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span style="font-size:18px;">希望各位知青朋友们能够常来常往,加强联系和交流,将</span>这份友谊一直延续下去。最后祝兄弟姐妹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下次聚会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