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国鸟—蓝矶鸫(雌)

行走的橡树

<p class="ql-block">  拍鸟以后,我们经常提到“留鸟”和“候鸟”,顾名思义,前者是以本地为家一年四季都不会离开的鸟儿们,与此相反,候鸟似乎就是四海为家,随季节变化、追着温度迁飞。后者是真正的旅行家。</p><p class="ql-block"> 今天曝晒的蓝矶鸫,在香港,是绝对“冬季候鸟”。我从2018年冬,初次看见它,以后每年的11月中都在同一地方出现,第二年的2月初便突然销声匿迹无影无踪。</p> 01、这张便是2018年11月拍到。当时刚拿到新相机和240的镜头,尽管新手,但一梭子能打一二十张,总能碰到一两张还过得去的。 <p class="ql-block">  俗语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此话当真。在像海滨落脚的的这只蓝矶鸫雌鸟,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就在海边的岩石上寻找虫子。</p> <p class="ql-block">02、科普讲, 雌鸟和未成熟鸟的上身为深棕色,下身则有较浅的棕色鳞状纹。</p> <p class="ql-block">03、蓝矶鸫的羽毛,好像被香港晨早的阳光漂染染了色的哈。</p> <p class="ql-block">04、它还很喜欢迎着朝阳站立。</p> <p class="ql-block">05、看见它在海边大石头上跳来跳去,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叫”矶“鸫。矶者,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地也。名字里不仅包含羽毛色彩,还包含了生活场地呀。</p> <p class="ql-block">  这几年我看到的蓝矶鸫,都是单独行动的,也许,它们也属于独行客?整个海湾几公里的范围,没有看见它与同类一起觅食,不仅如此,偶尔看见一只雄鸟出现,都会被她立刻“驱逐出境”。</p><p class="ql-block"> 尽管独自登台,它的各种“搞怪”动作,也给观众足够的看点。</p> 06 07 08 09 <p class="ql-block">  从2018年到2023年,都有拍到。看见一只“新鸟”,只要收入镜框就很开心,然后是最好清晰一点,再后来就是希望有几张“飞版”才过瘾。</p><p class="ql-block"> 还好这只远道而来的蓝矶鸫妹妹,很照顾打鸟人这样不知足的情绪。只要你有耐心,它早晚都会飞给你看看。</p><p class="ql-block"> </p>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p class="ql-block">  度娘介绍,蓝矶鸫,俗名亚东蓝石鸫,又叫麻石青。从分布地图上看,它们的生活区域似乎很大,北至西伯利亚,南抵马来西亚、菲律宾;东接朝鲜日本,西越欧洲南部、非洲北部,都有它们生活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据说,意大利号称蓝矶鸫“规模生产”地。我猜测在地中海一带,蓝矶鸫应该都比较多的。因为它被地中海国家马耳它们把选为国鸟,并且还曾出现在该国以前的货币上 呢。</p> 20、放两张专拍的背部的 21、我觉得背部羽毛有“云锦”的感觉&nbsp; <p class="ql-block">22、蓝矶鸫,很喜欢站桩,海滩上哪里有断裂高突的树枝,就到哪里去等候,通常都能见到。</p> <p class="ql-block">23、看这张照片,好像是体态轻盈徐徐落下,其实不然,她来得迅猛,去得干脆,</p> <p class="ql-block">24、只要有机会,我都愿意给鸟儿一个特写</p> <p class="ql-block">26、从2018到2023,连续六年,24年,不是我没去,而是它没来。祝这只可爱的蓝矶鸫妹妹,鸟生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