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本色-德化白瓷展

我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I see

<p class="ql-block">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暑期大展,“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通过清晰的学术梳理,构建“盛世鼎新·历史钩沉·未来可器”三大板块叙事空间,系统呈现德化瓷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创新。德化白瓷始烧于宋代,盛于元明,尤以明代“象牙白”(猪油白、孩儿红)为巅峰,被誉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e)。其釉色纯净如玉,胎质透光致密,被法国人视为“中国瓷器之上品”,更获誉“世界白瓷之母。明代德化白瓷以其胎釉的玉器质感及瓷塑品的高度艺术性著称。其瓷胎是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其中氧化钾含量高达6%,烧成后玻璃相较多,胎质致密,透光度良好。德化白瓷的釉色莹润明亮,白如凝脂,阳光映照下,隐现粉红或乳白色,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德化白瓷的神仙佛像成就极高,祭器与陈设瓷亦颇精美。</p><p class="ql-block">福建省大师连德理作品《神话·玉漱公主》,耗时6年烧制,瓷塑纱衣薄如蝉翼,发饰精巧如生,成功率仅3件。全场唯一需要排队观赏,瓷衣薄过蝉翼,肌肤仿佛透出衣袖,这工艺之高,堪称精品。</p><p class="ql-block">中国历来依靠瓷器,丝绸和茶叶进行出口贸易,在制作和培育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准。</p><p class="ql-block">中华艺术宫自从世博会时就屹立在浦东,可我一次也没进去,一直到这次去看德化白瓷展才真正踏入,说来对我这个上海人来说有点惭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