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打卡伏尔加庄园

踏遍青山

<p class="ql-block">今天处暑了,哈尔滨之夏本来就是避暑的宝地,这几天气温更是适宜。来伏尔加庄园已有N次,今天陪着妹妹和她的伙伴从上海来玩,首选就是藏在远郊的这颇具俄罗斯风情的旅游胜地,虽然天空有些阴晴不定,但却阻止不了她俩的兴致,我便义不容辞开车前往。</p> <p class="ql-block">伏尔加庄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远郊阿什河畔,占地60多万平方米,是以哈尔滨历史为依托,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景区、中俄文化交流基地、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莫斯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p> <p class="ql-block">庄园倡导“有文化才能长远,有品位才有价值”的经营理念,复建的圣尼古拉教堂、江畔餐厅承载着老哈尔滨人的记忆;讨论彼得洛夫艺术宫、普希金展览馆提供了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跨入伏尔加庄园,时光仿佛倒流。十七世纪俄罗斯木制城堡原型构筑起宏伟大门,园内建筑尽为纯木打造,仅凭木与木的精妙咬合便支撑起一片童话天地。</p> <p class="ql-block">蜿蜒的阿什河如碧色丝带穿园而过,水波连桥影,桥影接亭台,滩涂湿地与葱郁园林相映成趣。古希腊雕塑静静伫立林间,与巍峨的木构城堡一同,在四季流转中勾勒出北国独有的田园诗画。</p> <p class="ql-block">伏尔加庄园堪称一部立体的俄罗斯建筑艺术编年史:圣·尼古拉大教堂游客循着凡塔吉亚俱乐部的桥走去,洋葱头穹顶在阳光下闪耀着信仰的金光。这座严格按百年前原设计图纸复刻的纯木地标,其“雪花塔”造型无声诉说着哈尔滨“东方莫斯科”的冰雪情缘与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艺术馆是依据消逝了的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复建的。</p><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教堂,是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俗称喇嘛台,亦称中央寺院,原坐落在南岗博物馆广场中央,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12月18日落成;1908年始称圣尼古拉大教堂,1922年成为俄国东正教哈尔滨独立教区大主教所在地;1966年8月毁于文化大革命中。</p> <p class="ql-block">教堂由圣彼得堡著名设计师波德列夫斯基设计,列夫捷耶夫和维利斯工程师等主持施工,厅内壁画是格卢辛科所作,许多细部装饰和雕刻出自中国工匠之手。教堂为八面体井千式木结构建筑,以其规模宏伟、造型美观、建筑精巧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大教堂曾是哈尔滨建筑艺术园地中的奇葩,是城市布局中的地标性建筑,是哈尔滨沧桑历史的见证,也是哈尔滨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尼古拉艺术馆是按原建筑一比一的比例复建的,馆内的圣像壁、钟楼、唱诗台、灯饰等也尽可能地装饰如初。此外,我们还精选陈列了由尼古拉教堂到尼古拉艺术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籍以述说它凝重的风雨历程。</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教堂)艺术馆于2007年9月30日完成主体建设,2010年6月正式开馆。在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伏尔加庄园内,复建此经典的俄罗斯风格建筑,的确相得益彰。这体现了富有包容开放精神的哈尔滨人对人类文明的尊重,对建筑艺术的崇尚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伏尔加庄园白桦岛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普希金沙龙:十九世纪风格的建筑外,俄罗斯诗歌太阳普希金的铜像伫立门旁,文韵悠然。</p> <p class="ql-block">小白桦餐厅曾亮相巴黎国际展览会的建筑瑰宝,四面皆成经典正面,将俄罗斯设计师拉别奇的奇思妙想凝固成世界级的木质建筑传奇。</p> <p class="ql-block">骑士是欧洲社会、国家以及军事、政治活动的主体力量。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直接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社会风貌。由于骑士特殊阶层在当时的社会上有很重的地位,骑士精神就成为了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骑士文化中的典雅爱情精神更是显示了一种追求和谐美好的爱情观。</p> <p class="ql-block">雕塑广场是根据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普希金的一篇长篇童话叙事诗中的人物,讲述了鲁斯兰不畏艰难险阻,先后和罗格达伊、巨头、黑海魔王进行了殊死搏斗,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救回了爱人。普希金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和刚毅的品格,宣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察里津诺庄园位于莫斯科南部,为俄罗斯仿哥特式风格建筑,是莫斯科著名的官廷建筑园区。1776年,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了这座皇家建群,设计师是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巴热诺夫。</p> <p class="ql-block">后来由于女皇对修建的皇官不满,官殿被拆除并按照另一名建筑师卡扎科夫的设计进行了重建,直到女皇去世,这座皇家园林始终没有建成。2004年开始,莫斯科市政积极复原察里津诺庄园。2015年庄园参照其风格,建筑察里津诺城堡。</p> <p class="ql-block">百年建筑再现,经典艺术共享。古建筑就是历史的活化石,复原古代建筑让人们研究、感受历史环境、重现历史;古建筑也是历史博物馆,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场所。</p><p class="ql-block">就建筑而言,复原古建筑对研究建筑历史等最具意义。从美术角度来看,复原古建筑,对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大型的建筑群就察里津诺城堡、阿穆尔城堡、彼得洛夫艺术宫,这三个城堡三角形的组合,中间有内河隔开,让一起看起来那么和谐。夏日的这三座城堡可以说除了彼得洛夫艺术宫可以进去之外,其他两个基本就是观赏为主了,彼得洛夫艺术宫里陈列着列宾美院十副大型原创壁画还有中俄中学联盟的青少年的绘画作品,每一幅看起来都栩栩如生,如童话般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察里津诺城堡、阿穆尔城堡、彼得洛夫艺术宫三座城堡建筑交相呼应,演绎出庄园的四季完美景致及惊艳的艺术美感。察里津诺以红砖为主体,镶嵌白石作为装饰,是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作为庄园的健身活动中心,夏季是森林高尔夫球场,冬季是独具特色的城堡滑雪的雪具大厅和服务中心,尤其适合儿童和初级滑雪者,是游客必到的娱雪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伏尔加庄园的葱郁景致中,卡林卡演艺中心静静矗立,它的前身曾是莫斯科大学创办人的领地,如今则化身为一座跨越国界的艺术殿堂,续写着中俄文化交流的动人篇章。这座于 2007 年建成、参照莫斯科郊外贵族别墅打造的新俄罗斯风格木建筑,自诞生起便承载着传播俄罗斯艺术文化的使命,十余年来,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成为庄园内熠熠生辉的文化明珠。</p> <p class="ql-block">十余年来,卡林卡演艺中心已成功举办数千场演出,每一场都是中俄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它不仅让中国游客足不出国门,便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俄罗斯艺术魅力,更成为中俄两国人民心灵沟通的桥梁。在这里,艺术没有国界,文化没有隔阂,人们因对美的共同追求而相聚,因对彼此文化的尊重与欣赏而相知。</p> <p class="ql-block">伏尔加河畔的巴甫洛夫城堡,由18世纪名家设计,历经沙皇囚室、监狱、学校等传奇身份。如今,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化身为新人们最向往的梦幻婚礼殿堂。</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都有他们的出身和故事。伏特加酒堡也不例外,它的原型坐落于圣彼得堡25公里的巴甫洛夫斯克市河岸的“毕普”要塞的塔楼遗址,这座城堡曾经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堡,原型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在庄园里的酒堡,也是中国首个伏特加主题的酒堡找到原来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单纯的从外观看向童话世界的城堡,一层层的窗户,红色的城墙,灰色的屋顶,还有塔楼。整个酒店内部一共三层,一楼是伏特加酒吧,在这里可品尝冰杯斟满的伏特加酒与酸黄瓜熏肠等美食;二楼展示了关于俄罗斯伏特加酒的历史和变迁,三楼有世界著名的十大伏特加酒。可以说这已经不是一座外观精美的建筑,而且也是一个有内涵的建筑了,一个可以用眼睛看历史,用舌头尝故事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三只熊乐园,是孩子们梦想的乐园、童话的世界。面包坊、手工坊学习绘制工艺品、做铁匠;面包坊品尝亲手制作的面包,参与酿造格瓦斯。</p><p class="ql-block">看古老的俄罗斯农家生活场景,赏原创的树屋、熊窝、怪屋,观舞台童话剧,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无限精彩等待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老的俄罗斯农家民居</p> <p class="ql-block">伏尔加庄园远非匆匆一瞥的景点。它拥有同时容纳1000人就餐、800人下榻的完善设施,无论是商务会议、艺术展览、研学探索,还是户外拓展、婚礼庆典,这里皆能提供一片承载欢笑与思考的优质空间。</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为木构城堡镶上金边,悠扬钟声在阿什河面荡开涟漪,伏尔加庄园便如一首流淌在哈尔滨近郊的俄罗斯叙事诗,等待每一位过客前来聆听、沉浸,并带走一段独属于自己的北国幻梦。</p> <p class="ql-block">金环西餐厅的建筑完全复制了1913年哈巴罗夫斯克博览会最大的“空斯特和阿利别尔斯”公司展厅,地地道道俄罗斯风格的木质结构建筑,由俄罗斯著名的建筑院士巴克洛夫斯基设计。整个建筑端庄简洁、恢弘大气,美丽的尖顶凸起、大量的塔楼和主圆顶、山墙及窗棂上的大量彩绘,使游客的欣赏视线连贯而愉悦。</p> <p class="ql-block">餐厅非常大,氛围好,有各种异域风情的墙绘。细节处理的非常棒,还有长型西餐桌,用餐很有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金环西餐厅的内部都是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充满了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在巴甫洛大斯克市(距离圣彼得堡25公里)斯拉维扬卡河和特兹瓦河的河叉上,矗立着“毕晋”要塞的塔楼避址,要塞于二战期间被损毁,它的轮廓,高墙和塔楼的垛口,使人想起中世纪的骑上城堡。要塞建于1798年,建筑风格为9世纪俄罗斯建筑风格(折衷主义)。伏尔加庄园2009年庄园参照建筑遗址风格,建设伏特加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设计师:Φ.0.什艾赫杰尔H.A.戈里高利耶夫</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为折中主义(各种风格的混合)设计师作为新俄罗斯风格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进入所有建筑历史的书籍之中,列别捷夫亚麻纺织厂的展厅是根据他的画稿完成的。1896年下诺大哥罗德全饿展览会闭幕后,展厅未被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伏尔加庄园2009年庄园根据设计图样,复建了这座体现童话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作为商品店。</p> <p class="ql-block">米尼阿久尔餐厅始建于太阳岛,因精巧建筑与特色茶饮被称为'江上乐园',餐厅采用白色船型外观设计,与伏尔加庄园俄式建筑群风格相协调。餐厅共三层,毗邻阿什河。内部空间分为两层,一层设开放式就餐区,二层配置观景窗与露台,可观赏阿什河及庄园全景。</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太阳岛江畔的“江上餐厅”曾是这座城市最迷人的景观之一。这座餐厅的原名是“米尼阿久尔”,一个俄语音译,意为“精美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餐厅建于1927年,是一座独特的俄罗斯式全木结构二层小楼。从江南岸望去,它就像一艘漂浮在水上的轮船,是哈尔滨早期著名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50年前我在米尼阿久尔餐厅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人喜欢在这里一边品尝冒着白沫的生啤酒,一边欣赏江畔的美景。餐厅毁于1997年的一场大火,让哈尔滨人深感痛惜。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庄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四季皆景,冬季雪覆木堡更具童话氛围。建议预留一整天时间,深度体验建筑文化、特色餐饮及俄式洗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施正威 · 手机拍摄于哈尔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