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甘南(二)

逐鹿问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场迎客的雨,让我们体验一回属于兰州的多情的夜,离开的时候,天晴得就是清洗过后的高清画面。放眼望去,蓝天的蓝,黄河的黄,高原柳的绿,泾渭分明,相得益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牛肉面尝了,羊杂汤也下了肚,黄河边上怀个古,中山桥上打个卡,一台崭新的越野车,一位体型夸张,元气淋漓的高原后生,一声欢呼,车出金城,心心念念的甘南,我们就此上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坐拥甘肃四川青海的宠爱,身怀黄土高原的温和,青藏高原的伟岸,甘南,就是这样的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许,在某种意义上,都市里的高铁,写字楼,充盈的氧气, 已经造就了我们心灵上的疲惫,让我们极度期望在另一种稀薄中,重构生命的意义,在第三空间里,寻找另一种生命的维度。当海拔每升高百米,都市文明的光环就褪色一分。每每这样的时候,甘南,就成为了我们背上行囊的理由与冲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刘家峡水库的山顶平台,看着这奇迹般的高原的清澈与辽远,在西部独有的喀斯特群峰中,如同一颗硕大无朋的翡翠明珠,静存于天地之间,心也跟着静了,灵魂瞬间变得卑微。去青海,观青海湖的烟波浩渺;去新疆,赏赛里木湖的湛蓝无垠,那都是提前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但一座水库,且在黄土高原上,就如此不讲道理的乍然呈现,如此大片般地拉开我们此行的序幕,让我们对接下来的行程,有了更多的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卜楞寺、郎木寺、娘玛寺,接下来两天,我们都在这些金碧辉煌宏伟瑰丽的藏传寺庙与藏传佛学的神秘与浑厚中徜徉。这里有藏传佛学的清华北大,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藏传佛教,最初的印象就是武侠小说中的红衣大喇叭,高深莫测。即便是到现在,也是知之不多。只知道始创于公元八世纪,有四大分支,是真正属于中国本土的佛学正宗。但处身于金顶白塔的世界里,我会遥想雪域之上的布达拉宫、大昭寺,想那场1500年前轰轰烈烈的政治联姻,想那个不负如来不负卿的雪域情郎,想那个抗争了一辈子傀儡了一辈子最后凄惨收场的悲情故事。甚至于,还会想到世界中心的冈仁波齐,想那些一脸肃穆五体投地的转山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学博大精深,不敢评价。但我崇拜那些心怀信仰的人,抄佛经时,曾见到一句话:信仰是永不熄灭的火炬,赋予跌倒者重生的勇气。 他们活得充实,也活得富有,于他们而言,精神的支柱,远超物质的困境。如同雪域上圣洁的湖泊与高耸的雪山,俯瞰着浮躁与浅薄的天下苍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追赶,而在于丈量。也许只有信仰,才让人清醒,如同那句梵语: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