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铁线子古树公园位于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罗屋村,是2025年遂溪县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第三座古树公园。园内的铁线子古树群,经华南农业大学徐祥浩教授团队考证确认为<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国内最大的铁线子属古树群落</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b>群落内除了其他种类古树,铁线子古树共有八株,其中一号和二号两株树的树龄逾500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其他分别是二级、三级保护古树。(截止2025年,据遂溪县自然资源局统计,目前遂溪县在档615株古树中,一级古树仅仅有6株,二级古树有32株,其他577株都是三级古树)。</p> <p class="ql-block"> 早在2004年,一号、二号铁线子同时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上报国家绿化委员会(林业局)70个古树名木之一。2006年1月,遂溪县绿化委员会(林业局)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为罗屋村的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挂牌立碑保护。2008年7月,罗屋村的一号、二号铁线子树载入了由全国绿化委员会编写、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古树名木》一书。</p> <p class="ql-block"> 2006年立的古树保护石碑</p> <p class="ql-block"> 石碑后列的保护古树捐款爱心人士芳名</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明朝的铁线子树,清朝的墓葬,以及附近民国的炮楼,建国后的旧民居,新时代的罗屋宗祠反映了雷州半岛近五百年的历史变迁,是个小众的自驾游目的地,很适合对古树植物以及雷州半岛、广州湾、遂溪县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前往。</p> <p class="ql-block"> 古树公园附近的民国炮楼、解放后废弃的旧村场可以体验历史时光</p> <p class="ql-block"> 古树公园附近的罗屋宗祠是草潭镇最有文化底蕴的,值得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在古树公园所在的罗屋村这里,流传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兄弟双举人,一门两县长”</span>的传奇故事。草潭镇罗屋村先祖原居住在廉江县茶山村,后移居至遂溪县黄村,最后罗氏六世祖成彦从黄村移居至该地,原名调楼墩村,后改名为罗屋村沿用至今。罗氏六世祖移居此地的时候,铁线子树已经在这生长。清朝末期,罗屋村罗鼎、罗海两兄弟从小勤奋好学,<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后来都考取了举人</span>,其中哥哥罗鼎还担任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遂溪县民国第一任县长</span>(1912年8月-1918年8月在任),弟弟罗海也担任遂溪县教谕(教育局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罗鼎的儿子罗荫庭在1924年4月至1925年7月也担任了遂溪县长。</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据遂溪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的《遂溪人物志》(2018年7月版)记载</span>:罗鼎(1848—1923),小名广文,别名元昌,字梅臣。弟罗海(1851—1921),别名衍昌,字珊洲,遂溪县草潭镇罗屋村人。罗家兄弟幼时家境贫寒,无钱求学,但劳作之余,常到村中私塾偷听塾师讲学,久而久之,竟能背诵“四书”“五经”,并通晓其义。此事村中纷传,塾师不太相信。一日,塾师亲自上门考问,罗家兄弟竟能对答如流,塾师惊奇万分,连称“奇才”。随后,塾师免费收他俩入学。不久,亲友资助他俩进遂溪遂良书院攻读。</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四年(1865),罗鼎首次参加童试便中秀才,29岁时考取拔贡,清光绪十一年(1885)参加乡试,中乙酉科第三名举人。清光绪十五年,罗海参加全国特科京试,中第78 名举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年内一家中了2个举人,成为当时遂溪县的一大美谈。</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举后,罗鼎初任罗州司训,后任遂溪知县。罗海任遂溪县教谕、劝学所长等职</span>,在学术上也有成就。罗鼎著作甚丰,《玉露堂诗集》在当时颇有盛名。罗海多才多艺,能诗善画,且精于书法,遂溪和广州湾各地都有他的墨迹。<b style="color:rgb(237, 35, 8);">罗海为官后,关心遂溪教育事业,倡捐创办遂溪第一所高等小学堂(遂溪县第一小学前身)</b>和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原遂溪中等师范学校前身,后与湛江幼儿师范学校合并,共同组建成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另外,<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兄弟两人协助家乡罗屋村围海造田近千亩。</span></p> <p class="ql-block"> 罗氏族谱(对湛江广州湾民国历史考证具有很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从族谱看到,罗鼎也就是元昌,是罗屋村第十二世(代),妻子陈氏,妾是韩氏,韩氏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罗加椿和罗加棻,其中罗加椿,字荫庭,即罗荫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罗荫庭在师范大学毕业,曾经任遂溪县长,湛江赈灾会会长等职务,</span>并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罗景熙、罗景雍、罗景乾、罗景同(十四世),一直记载到了十六世,也即目前应该在世的后人辈分,据说后人目前在湛江霞山区居住,仅仅清明节回乡扫墓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有一份遂溪县民国时期的县长名单,曾经看过罗荫庭的名字,但从来不知道他就是罗鼎的儿子。</span></p><p class="ql-block"> 为了严谨,继续查了相关零星的资料以确认是否属实,现梳理如下:1899年,广州湾(目前湛江市市区)租借予法国后,在广州湾区域内,商人团体是以地缘组织为主,目闽浙会馆、潮州会馆、广州(广府)会馆、高州会馆、雷阳会馆这五大会馆是广州湾商人组织的主要机构。1917年,广州湾商会成立,“指定以广州湾所属地方为区域,赤坎设总事务所,西营设分事务所”。1922年,当时负责广州湾商会工作的陈家邵(广州湾风云人物陈学谈族人)发动各商号捐资筹建商会建筑物,得到广州湾船运巨商许爱周和各商家等的热情赞助。<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24年4月至1925年7月,罗鼎的儿子罗荫庭担任了遂溪县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