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人对天文、地理的研究成果举世无双。《楚辞·九歌·东君》曰:“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东君即太阳。东汉王逸注曰:“天狼,星名,以喻贪残;日为王者,王者受命,必诛贪残,故曰举长矢,射天狼,言君当诛恶也”。意思是天狼星贪婪凶残,太阳神要把它射杀以除恶。</p><p class="ql-block">古人发现,天狼星总是在每年的7月19日前后与太阳一同升起,而那时正值北半球全年最热,要持续三、四十天,于是古人便将这些日子称为三伏,即:“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天干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使用的十个序数符号,“庚”是其中之一。地支也是中国古代计数序号,是十二进制。由于“庚日”的出现与节气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每年三伏的时长为三十天或四十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史记·秦本纪》载:“二年,初伏,以狗御蛊”,此处所说的“二年”指秦德公二年,即公元前676年。古人对这段记载的解释为:“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也”“蛊者,热毒恶气为伤害人,故磔狗以御之”就是说:秦德公在进入初伏的当天要祭祀土地神,并在四周的城门前杀狗,以抵御热毒恶气对人的伤害。上古时期的中国人便驯化狗来保护自己,那时的墓葬中都有狗殉葬,显然是希望死后也能得到狗的保护。“伏”字在西周早期已出现,由人、犬构成,可见“三伏”一词与狗相关。狗是狼的强敌,古人无法阻止天狼的出现,便想到了狗,所以在入伏时杀狗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希望狗的灵魂能上天去驱除天狼;二是让天狼看到,人可杀狗亦可杀狼,希望以杀鸡儆猴方式把天狼吓跑。中华文明对全球影响甚广,现在国外历法中普遍使用十进制和十二进制,应该与天干地支有关。中国的天狼星,西方称狗星,英语口语称Dog Star,三伏天则称Dog days。</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书郊祀志注》曰:“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就是说三伏天应该避免外出,在家中藏伏。我们村怕村民在家伏着无聊,便在三伏天每天免费放电影。放映厅内有空调,既能避暑还能娱乐。今年的三伏只有30天,但热度超过去年。尤其前天,气温高达32度、湿度95%,令人想起宋代陆游《感昔》诗中描述的情景:“岳阳三伏正炎蒸,爽气凄风见未曾。白浪蹴天楼欲动,当时恨不到黄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完电影懒得做午饭,花2分钱买了两份外卖,一份是鸡蛋炒饼、一份是鸡蛋炒河粉。夫人凉拌了一碟油菜、一碟豇豆,我打开了两瓶冰镇啤酒。虽说我俩与老妈只是凑合了一顿午饭,却也吃得酒足饭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发现,三伏过后暑气减轻,但彻底结束要等到8月23日左右,与狗无关,于是在入伏时便不再杀狗,把那个节气取名处暑。处的繁体字是“処”,就是人依靠在“几”上,本义是止息、停止、休息。所以处暑即为“出暑”,表示是炎热停止。昨天是处暑第一天,即处暑节,果然天高气爽,最高气温降到26度、湿度50%。唐代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诗中说:“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宋代诗人吕本中在《处暑》诗中说:“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清乾隆帝在《处暑》诗中说:“究是行秋地,那更处暑时。叶从人面落,爽自马头披。”可见处暑开始暑气消散的预言在历朝历代都很灵验,真佩服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处暑节有吃莲子、鸭肉、莲藕的传统,譬如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吃。我们也觉得自己做鸭子麻烦,便花了59元叫了外卖,半小时后,半只热呼呼的烤鸭便送到了家中。虽说是外卖,烤鸭的做工绝不含糊,鸭肉外酥里嫩,葱丝、黄瓜条、烤鸭酱齐备,还配了20张薄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门口的超市中有刚到的莲藕,显然是冷链物流从南方运来,还放在冰块中,既鲜嫩又干净。当即买了一块,回家做了一盘糖醋凉拌藕。</p><p class="ql-block">烤鸭都是按只卖,价格差异大。正宗的北京烤鸭一定要用北京填鸭,每只重四、五斤,看似价格高,实则肉量足。三位老人又以冰镇啤酒佐餐,直吃到肚歪,烤鸭还剩了一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处暑节要是不吃莲子,感觉对不起传统。但莲子的吃法虽多,却大多不太适合老年人的牙口。夫人是玩豆浆机的高手,为了吃莲子,她用红豆、绿豆、黄豆、芡实、莲子、百合、核桃、花生、大枣、南瓜籽、芝麻酱、西洋参、黑枸杞、干桂花、荞麦米、高粱米、大米做了一锅糊糊。晚上把鸭肉烤了烤、把薄饼蒸了蒸,三人又吃到撑肠拄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