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百字文第四季(23)《翻越“音乐”的浪浪山》

紫罗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翻越“音乐”的浪浪山</span></p><p class="ql-block"> 最近非常火的一部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在这个故事中,浪浪山是主角小猪妖生活的地方,曾给于小猪妖平静、安逸的生活,但是小猪妖不满足于现状,想着能走出浪浪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这也许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小陶笛走进滑台已经三年了,这个乐器小精灵激活了校园的美育浸润行动,曾经对小乐器懵懵懂懂的孩子们,经过三年的坚持学习,也可以吹奏出十几首曲子,教室里时常传出悦耳的陶笛声,孩子们有了一座“音乐的浪浪山”。</p><p class="ql-block"> 暑假开始了,我们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何引领孩子们在现有演奏水平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直到我看到一个陶笛七重奏的视频,感觉太美妙了,七个不一样的乐器、七个不同的声部,在没有任何伴奏的情况下,只有陶笛声声,组合起来的和声与旋律就像一个乐队在演奏。我们的孩子可以吹奏出这样的七重奏吗?感觉有点难,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p><p class="ql-block"> 说干就干,暑假里集结十几个孩子开始了“翻越音乐的浪浪山”行动,七重奏的指法必须从G调开始,而孩子们以前只学过C调指法,必须重新开始,从简单的哆来咪音阶练习到一首小乐曲《新年好》,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超出我的想象。接下来挑战二声部《映山红》,这首曲子音域很宽,旋律带有歌唱性,没有练习过二声部的孩子们在配合上还有点生疏,经过一周的练习,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接下来的七重奏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眨眼间到了七月底,七重奏的乐器终于和孩子们见面了,这个乐器见面会特别具有纪念意义,宋老师带着中心组的音乐老师们来了,邀请的陶笛专家张老师来了,孩子们一个不少都来了,当手指划过那泛着光的陶笛,激动的心无以言表,这一套乐器也是音乐老师们期盼已久的。接下来的三天里,就是我们一起走进七重奏的“浪浪山”,充满着挑战、欣喜和未知。</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认识七重奏乐器,低音组乐器很大,最大的乐器吹出来的声音低沉浑厚,高音组乐器小巧,音色好像百灵鸟的叫声那样清脆明亮。然后练习音阶、和声。有了第一天的基础,第二天直接学习吹奏《卖报歌》《歌声与微笑》的七重奏,第三天,又解锁了新曲子《嘀哩嘀哩》《七色光》。刚开始孩子们感觉有点吃力,每位音乐老师负责辅导一个声部,从唱谱到吹奏,一对一、手把手地教,这样的师资阵容也许是前无古人吧!孩子们的潜力也完全被激发,一首比一首接受得更轻松。</p><p class="ql-block"> 在行动开始之初,我感觉七重奏就像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有太多的困难可以让我们止步,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让我们放弃。可是,谁让我们心怀热爱呢?谁让我们像小猪妖一样喜欢挑战呢?当孩子们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吹奏出美妙的七重奏时,我知道,我们已经翻越了曾经的“浪浪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段云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8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