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军民联防模范六连六十大庆聚会之前

延陵堂后人吴小龙(字:引龙)

吴小龙 <p class="ql-block">  前两天接到老连长金林生兄长的邀请,让我去参加军民联防模范六连六十大庆的活动,他还把我拉进了活动的群里,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在群里瞧见不少熟悉和陌生的战友兄弟,一时间感慨万千。回望当兵的那些日子,心里满是自豪——是部队这所大熔炉锻造了我,让我在人生路上敢打敢拼,如今能有这点小成就,全离不开军人的本色和那股百折不挠的劲儿。</p><p class="ql-block"> 我是1984年11月3日从江苏省淮阴市入伍的。当时坐着大巴车去部队,记得同车抵达连云港的淮阴籍战友得有一百多人。车子开到灌云时,我们头一回见到山——大沂山,同车的战友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异口同声地欢呼:“我们看到山了,我们看到山了!”打小在平原长大的我们,哪见过这景致呀。到下午两三点,总算到了目的地——连云港墟沟镇老君堂营区,这被群山环抱的军营,成了我新兵生活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刚到部队时确实有点不适应。新兵连的训练挺苦,我是农村兵,吃苦倒不算啥,就是打小没离开过家,总忍不住想家。在家我是老小,虽说父母不怎么娇惯,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农村已是劳力主力。到部队还没十天,我偷偷在老君堂营区的小山头上掉过眼泪,不是累的,就是想家——脑子里总像放电影似的,一遍遍闪过父母和姐姐在田里干活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除了大姐没和我们一起生活,大哥、二哥早就成家分家了,只剩我和姐姐陪着父母过。那会儿家境是真穷,说“家徒四壁”都不夸张。我这一走,家里就少了个青壮劳力,父母身体本就不好,姐姐又到了待嫁的年纪,所以哪怕在部队,心也总挂着家里。我们村挨着邻县的八集乡,我小时的玩伴多是泗阳人。八集南边风沙大,每到春天刮起风,吃饭时碗里都能捞着沙子。更让人心里发堵的是,村里不少光棍汉,能娶上媳妇都算稀罕事,更别说我家这条件了。也正是想离开这落后的地方,去寻个出路,我才打定主意去当兵,盼着能闯出自己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我打小就喜欢画画写字,后来认识了本地的小学美术老师,跟着学,才算有了扎实的绘画基础。那时候常给附近村民画,谁家娶新媳妇,我这“小画师”还挺风光,画中堂、画人像,啥都能来。没想到老家这点特长,到部队竟派上了用场。新兵连三个月后,我又去通讯集训队练了三个月,之后被分到三十一团三营营部当话务员。第一次在部队露手还是毛遂自荐的——有天参加营区卫生大扫除,瞧见营部卫生室下面有幅挺大的宣传画,被风雨淋得模糊不清。当时的林营长正和教导员念叨,说要去师部请刘吉成来重画,我那会儿还不知道刘吉成是谁,愣是自告奋勇:“营长,不用请人,我能画。”营长当时挺吃惊,带着点疑问看我,我赶紧说需要啥颜料、工具,他总算将信将疑把活儿交给了我。没成想这一画竟“一战成名”,在部队里传开了,我成了营里的小明星,成了大家口中的“绘画能人”。后来又给部队画了不少宣传画,也慢慢得到了领导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服役那几年,后来的张本印营长也挺器重我,丛华昌教导员也很认可我。丛教导员还亲笔写了介绍信,让我拜连云港著名画家吴宜恩先生为师学画画,还常给我创造机会,让我在连云港营区周边写生,我的画技也一天天精进。都说书画同源,部队的书法家蒋仁贵也挺疼我,帮我报了河南省书法函授班,打这儿起,我的人生像是开了挂似的往前赶。</p><p class="ql-block"> 当兵第三年,我在连云港东西连岛军民联防模范六连做通讯班长,这个连队是个有着光荣历史的连队,是国防部命名授旗的英雄连队,从浙江洞头岛到连云港的东西连岛,军民一家亲,共同守海防,我们这支连队与地方老百姓像一家人,我当时荣誉满自不必说,但终因家里父母身体实在太差,我选择了退伍。在部队有个挺大的遗憾——没能入党,这事后来困扰了我好些年。</p><p class="ql-block"> 退伍返乡后,为了糊口我又回了连云港创业。人生里最幸运的是遇上了我媳妇,她不嫌我家穷,跟着我,这些年再难也没离弃过。在连云港时,战友们也常热心帮我。后来实在不适应连云港的生活,又回了老家,在家务农待了快三年。可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没歇,后来还是重新拿起画笔,去泗阳县城讨生活——就是这回选择,让我的人生慢慢亮堂起来。本地的书画家们挺惜才,我和他们处得特别融洽,在前辈们的指点下,我从个农村汉子,慢慢成了县城里小有名气的书画家。本地电视台还常来采访我,上了电视,也算成了实打实的书画名人。县政府相关单位还帮我办了生平第一次书画展,总算圆了多年的梦。</p><p class="ql-block"> 如今靠着书法和绘画,我在泗阳过上了好日子,儿子也成家了,小两口都干书画这行。这一切的好,都离不开部队的培养——我骨子里还带着军人的血性,用在部队学的那套法子管团队,事业也做得挺红火。部队就是所大学堂,虽说没戴过大学的校徽,可我打心眼儿里为当初去当兵的选择喊万岁!</p><p class="ql-block"> 退伍回来到现在四十多年了,可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真到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肯定二话不说重返部队,兑现这个光荣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满江红.军旅回眸</p><p class="ql-block">吴小龙</p><p class="ql-block">客里相逢,惊相认、旧袍霜雪。抬望眼、流光飞箭,军魂澎渤。四秩辞时淮浦岸,百夫同赴云台阙。乍见山、呼啸裂层云,情尤切。</p><p class="ql-block">营门内,尘与雪。青云志,终难灭。恃丹青薄技,敢抛肝血。画壁初惊雄旅目,拜师得授吴公诀。奈亲老、挥泪别连旌,肠千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