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66年,我们这些被推选出来的“赴京代表”,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从各地(市)来到武昌紫阳接待站。在上火车之前放了半天假让我们上街购物。不巧的是我自己买了一双球鞋,我姐(和我不是一个学校,也是“赴京代表”)方惠也给我买 了一双。那时,钱很少,我们俩只带了哥给的20元钱。这可怎么办呢?!姐姐埋怨我的话还没有说几句,我就着急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你们俩不要为难了,这鞋子就卖给我一双吧。” 正当我和姐姐束手无策之际,在一旁注意着我们的一位接待站的服务员笑着对我们说完,就麻利地付了钱,把鞋拿走了。没有任何高大尚的说词,却是那样的坚定与果断。我不仅没有问他姓氏名谁,就连一句像样的感激的话都没来得及说给他。如今要是能见上一面,补上该多好啊!</p> 1966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牌敞蓬汽车上向学生挥手致意! <p class="ql-block"> 到了北京,我们住在牛街教子胡同的接待站。服务员们热情周到,他们知道我们是来等着毛主席接见的代表后,都很羡慕,“你们真是荣幸啊,我们家虽然住在北京,几代人都没有一个人见过毛主席”。一天,我们几个人到沙滩那边参观学习,回来晚了,没有赶上吃晚饭的时间。一位服务员知道以后,回到家里拿来了煤油炉和面条等,煮面条给我们补了晚餐。和武汉那位服务员一样,好像是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做似的。</p><p class="ql-block"> 59年过去了,在用金钱衡量一切的人眼里,这都是捞不上筷子的小事。而我一想起这两件事,就感到心里暖暖的。他 们和我们素不相识,只是工作关系,却给了无微不至的关爱,我怀念他们!怀念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糸!</p><p class="ql-block"> 正是他们这样一个又一个平凡人的所做所为和全国人民学雷锋的活动影响了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让我内心深处要求我“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同是50后的你们,有同感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