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掠影1: 见闻

无尘

<p class="ql-block">DAY 1</p><p class="ql-block">启程:运城——名古屋</p><p class="ql-block">9:10点从运城机场起飞,14点到达名沽屋。中间有一个小时的时差。真实地感受到“一衣带水”的便捷。</p><p class="ql-block">名古屋,位于日本佐贺县唐津市镇西町,是丰臣秀吉于 1592 年为出兵朝鲜而修建的城堡,作为征朝指挥部兼后勤基地。其规模在当时仅次于大阪城,为日本第二大城。战争期间,名古屋城担负着补给、联络等重任。如今,名古屋城遗址被日本指定为国家特别史迹,也是日本 100 个名城之一。</p><p class="ql-block">乘大巴一个多小时,到达酒店。酒店周围就是稻田。绿油油的稻苗,像园林一样干净整洁。一幢幢居民平房,造型精巧,院子里阳台上的树木都修剪得整齐雅致,分不清是城镇还是乡村。酒店附近有个便利店,就是最近的可以购物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酒店大概是这片地区比较大的建筑了。大巴来来往往,大堂熙熙攘攘,几乎全是中国游客。</p><p class="ql-block">酒店很干净,尤其是卫生间,一尘不染,智能马桶,没有异味。酒店里,除了前台的一两个工作人员,看不到服务员。</p><p class="ql-block">导游领着去了便利店,类似中国的小超市。买了一盒(大约一斤装)日本牛奶第一品牌“明治”鲜奶,纯纯的鲜奶味。我本来是不能喝牛奶的,尤其不能喝凉的。一盒冰鲜奶喝下去居然毫无不适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DAY 2</p><p class="ql-block">酒店提供早餐。早餐品种不算奢华,但营养可口,味道与中餐无大异。蔬菜、肉类、米饭、三种汤、水果俱全。尤其是提供小盒纳豆。纳豆由黄豆经纳豆菌发酵制成,有极好的食疗作用,纳豆激酶可直接分解纤维蛋白,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抑制血糖上升,辅助调控餐后血糖‌,富含卵磷脂、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促进皮肤水油平衡,延缓衰老。纳豆最早可追溯至中国秦汉时期,唐代由禅僧通过寺庙传播至日本,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的全民食品。开始吃不习惯那种味道,导游介绍吃法:手心托杯,使其自然加温,用筷子顺时针快速搅动,使其粘度增加,然后配以自带的酱油、芥末,就米饭吃。果然好吃多了。天妇罗炸鱼块、鸡块皆无骨、刺。对我这个怕骨、刺的,真是福音,可放开吃。去骨就算了,不知道鱼刺怎么也去得那么干净。餐具都很小,让你不好意思捡一堆剩一堆。用餐结束后自己擦干净餐桌,剩的残渣倒进收集处,把餐具放回指定地点,这是导游预先交待的。在日本所有吃饭的地方皆如此。看不到服务员穿梭忙活。</p><p class="ql-block">今天行程是奈良公园,心斋桥,道顿堀,花见小路。最神往的当然是花见小路,一部《艺伎回忆录》取景地让这里名闻天下。但其实真是看景不如听景。一是这里的看点主要是夜生活,大白天的都关着门,别说“偶遇花魁”,连个日本人也很难看到,全是乌央乌央的游客。再说,即便是晚上,一般人能去消费吗?也就是看看灯光人影而已。</p><p class="ql-block">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这里是在日本期间唯一能闻到“异味儿”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大量的梅花鹿群在行人中穿梭。相传,日本神话中的雷神之子武翁槌命(或称波斯明王)骑着一头白鹿来到奈良,鹿因此被奉为神灵的化身。在神道信仰中,鹿是神与人的连接,能给人带来祥和与福祉。因此东大寺鹿群作为日本的文化遗产受到保护,1300多头梅花鹿在行人中自由行走、点头乞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奈良公园,拜谒阿倍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生于日本奈良,开元五年(717年),十九岁的阿倍仲麻吕作为日本遣唐留学生入唐,他为自己起了中国名字叫晁衡。他先在国子监太学学习礼记、周礼、礼仪、诗经、左传等经典。毕业后参加科考,竟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光禄大夫兼御史中丞,被封北海郡开国公。一个外国人成为大唐高官,见证了大唐的开放气度。他与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是至交,多有诗词唱和。他促成了鉴真东渡日本传教。他是中日友好的使者和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从奈良,驱车大阪道顿堀。道顿堀位于日本大阪中央区的一条运河两岸,以密集的餐饮店、娱乐场所和霓虹灯广告牌闻名。在日本有食在大阪之说,这里是大阪“吃趴下”饮食文化的发源地,兼具江户时代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都市活力。美食街上密密麻麻的小店小到难以转身,只能在门口的点餐机上排队点餐,排队就餐。餐馆里操作区和顾客区隔一条窄长几台,就是餐桌了。厨师几乎是和顾客面对面操作。如此窄小的餐馆里,卫生间就更是小到只有一个坐便和小小的洗手盆。但依然是智能马桶,厕纸充足,干净无异味。费了很大劲点了一碗日本拉面,合人民币50多元。名为拉面,其实是机制面。但灵魂在汤,熬汤的用料、火候十分讲究,味道的确不错。据说在日本吃面最好发出稀里呼噜的嘬面声响,这是对师傅手艺的最高褒奖。但就碗里这几口面,实在用不着那么夸张。和太原十元管饱的大碗面比,只能是浅尝辄止了。</p> <p class="ql-block">DAY 3</p><p class="ql-block">今天游览的主题是富士山。</p><p class="ql-block">富士山是日本人的精神图腾,在平安时代前,富士山便与神道教的“八百万神”信仰结合,形成以修验道为核心的修行实践。‌修行者视其为沟通神界的灵山,登山苦修可获精神超脱。我们当然不是登山,这需要专业的工具和批准。是乘车直达富士山“五合目”,也就是半山腰。</p><p class="ql-block">路上,导游告诉我们,富士山常年被云层遮挡,平均每年能看到富士山全貌的时间只有50天,而且集中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4月。也就是说这个季节能否看到富士山全貌,全靠运气了。</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在我们游览富士山的半天时间,富士山峰顶虽然在浮云中时隐时现,但基本上清晰可见。导游说,这太难得了!</p> <p class="ql-block">富士山海拔3776米,因为是一座孤峰,且主峰由火山石构成,无植被,因此看上去十分巍峨。浮云不断掠过峰顶,仿佛巨舰在波涛中穿行,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描写道:“甲斐与骏河,富士立其间。山高云不过,飞鸟越巅难。火为落雪灭,雪为火融减。”写出了富士山的壮阔和人的敬畏之情。日本人有“一生必登一次富士山”的执念。川欣伸以80岁高龄创下登顶2230次的纪录;三浦雄一郎在90岁时借助轮椅辅助登顶;‌五十岚贞一在105岁时成功登顶富士山。我们虽然无缘登顶,能于倏忽间一窥富士山全貌,也是一种幸运。</p><p class="ql-block">不可思议的是,富士山作为日本人的精神象征,居然是“公私产权共存”的自然遗产,这大概是全球唯一了:富士山‌海拔3360米以上区域,包含登山路径、火山口及神社设施,‌归属于静冈县的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社。1606年,德川家康将山顶土地赐予浅间神社,以巩固富士信仰(浅间信仰)的宗教地位。1871年明治政府推行土地国有化政策,强制收回富士山。后来浅间神社向法院提出收回富士山顶所有权的申诉,1974年日本最高法院判决浅间神社胜诉,2004年日本政府正式归还山顶产权。‌富士山‌3360米以下区域‌及周边土地为日本政府所有的国有财产,游客可免费进入游览。为了维护民众对富士山的精神向往,日本政府每年需向浅间神社支付巨额租金,用于道路维护与环境管理,方便游客顺利登山。这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尊重。顺便一提:日本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不论城市还是乡村,电线居然都架在空中,显得很凌乱。原因在于,一是日本地震频发,架在空中维修方便;二是日本的土地私有,地下走线涉及产权问题很麻烦。</p><p class="ql-block">DAY 4</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目的地是东京银座、浅草寺等地。‌</p><p class="ql-block">东京银座是全球顶级购物区之一,与纽约第五大道齐名,以奢侈品店、高端餐饮和精致文化体验著称。但是,身临其境,却感受不到想象中的繁华:高层建筑不多,建筑物的设计和装潢也没那么夸张,全然没有中国一线城市的喧闹,走在大街上、商场里,耳边尽是汉语。导购也大都是中国打工的学生,或者是能讲汉语的东南亚人。‌</p><p class="ql-block">浅草寺(Sensoji Temple)位于东京都台东区,是日本现存的具有“江户风格”的民众游乐之地,这里有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东京的地铁很发达,但是走在银座大街上,几乎看不到地铁站。经导游指点,才勉强看见一个地铁站。导游介绍,日本的地铁站都很不显眼,一是地面空间有限,二是日本人骨子里的低调,不好做表面文章。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线是英国伦敦1863年1月10日正式运营的,而亚洲最早的地铁线就是东京1927年开通的。如今的日本地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以高效和密集著称,东京地铁有些地方达到地下四层。有的地铁站是直接嵌入商场或写字楼的,只为方便行人。</p><p class="ql-block">路过日本警察厅,耳边立刻响起《杜丘之歌》的旋律,恍若看见杜丘与真优美相拥而行的背影。</p><p class="ql-block">浅草寺匆匆一游,银座的行程主要就是购物。日本无假货,重信用,性价比高,因此在日本购物无须诱导,更不必强制,所有来的人都做好购物的预算,化妆品、保健品、第三类药(非处方药)、小家电、厨具......一直买到导游一催再催。若不是时间有限,要人人买到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DAY 5</p><p class="ql-block">今天要去的主要景点是镰仓大佛。镰仓大佛位于神奈川县镰仓市的高德院内,是日本三大佛像之一。最初的镰仓大佛,自1238年始建,历经6年方才完成,主体为木造结构。但在建成3年后,便毁于台风。1253年开始重铸铜制坐佛像,供奉于大佛殿之内。而大佛殿也历经多次台风、火灾破坏,1498年,终因海水倒灌,将整个大殿冲毁。从此,佛像就一直露天供奉,直到如今。20世纪40年代,老舍旅居日本期间,曾写下《镰仓大佛》,诗中写道:“十丈庄严百炼身,几朝劫火泪成尘。东方今日东风起,谁道樱花无主人。”</p> <p class="ql-block">大巴途经镰仓高校前站。镰仓高校前站位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境内,是江之岛电铁线沿线的一个无人车站。这个普通的车站因为动漫《灌篮高手》片头曲中樱木花道与赤木晴子经典场景而成出名,成为全球动漫迷的“青春朝圣地”。因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在车上遥望。‌</p><p class="ql-block">时逢日本重要节日盂兰盆节临近,高速路堵车,很晚才到最后的夜宿地:浜名湖。</p><p class="ql-block">DAY 6</p><p class="ql-block">归程:名古屋——运城</p><p class="ql-block">浜名湖‌是日本静冈县滨松市与湖西市境内的潟湖,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为日本第十大湖泊,以淡水与海水交汇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和丰富旅游资源著称。我们住的酒店,就在湖畔,出酒店后门直接就走到沙滩。‌浜名湖因处于湖、海交汇处,是咸水湖,且有潮汐,可谓亦湖亦海。特殊的生态环境,使这里产的鳗鱼特别美味,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我们品尝了酒店提供的鳗鱼饭,鳗鱼先蒸后烤,抹以酱汁,盖在米饭上,没有鱼刺,入口即化,的确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清早徜徉湖边,湖水起伏拍打着岸边,海鸟鸣叫着从空中掠过,耳边立刻响起80年代在中国特别流行的日本蓝海管弦乐队演奏的轻音乐《海之诗》组曲,还有曾作为中国央视《气象信息》节目背景音乐使用的日本经典乐曲《海滨之歌》。</p> <p class="ql-block">8点启程赴名古屋机场。大巴司机是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看上去干净利索,上车下车要搬行礼,车上永远是干干净净,没有异味。一路默默无语,准点到达,认真地开车、搬运。临别时,同行者说:司机这么敬业,应该谢谢人家。我虽然大学学过点日语,也忘到就剩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了。一句简单的こんにちは(你好),已让他十分兴奋,连说带比划加上手机翻译聊了几句。我对他的服务表示感谢,欢迎他来中国,他竟用生硬的汉语连说“谢谢”。</p><p class="ql-block">下午15点起飞,18点到达运城机场。6天5晚的日本行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