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隆村卫生室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五期中医秋季养生注意事项

邵扩社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村民朋友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强村民朋友的身体素质,让更多的村民朋友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和不良生活造成的身体危害等知识和预防,今年每两个月举办一期慢性病专题知识讲座。八月二十二日晚在村三楼会议室举办第五期(中医秋季养生)知识。</p> <p class="ql-block">王曙光:执业助理医师</p><p class="ql-block"> 高中就读于阳城二中,毕业于晋东南地区知名卫校。2005年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2018年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2019年取得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毕业后,在固隆王军诊所工作十三年,沟东卫生所工作十六年,掌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外科方面,对疮疡痈疖,伤口不愈,烧伤烫伤等,有独到特色的治疗方法。</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固隆村卫生室</b>建设于50年代初起,建筑面积210平方米。设置输液室、治疗室、药房、诊断室、处置室、值班室,服务人口1276人。该村现有医务人员2人,其中医生1名,护理1名,承担固隆村和乡镇所在地各行业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近年来,该村医生和护士在镇公共卫生服务办公室的指导下,扎实开展慢性病管理,每季度深入农户家庭,进行随访,指导慢性病人合理用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每两个月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接受群众健康咨询。同时承担镇公卫办交付的其它临时性工作。卫生室现管理65周岁以上老年人240人,重点管理高血压133人,重点管理糖尿病32人,重性精神病人3例,全部予以跟踪指导,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人心。近年来,该村卫生室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配备使用了基本药物,严格落实一般诊疗费标准,扎实开展新农合惠民工程,基本药物报销比例50%,农民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下一步,该村卫生室将进一步落实医改政策,深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基本医疗服务,为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扎实工作。</p> <p class="ql-block">  固隆村<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医阁</b>是建在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专区,提供便捷、低成本的中医诊疗,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针灸、推拿、中药等传统医疗服务。</p> <p class="ql-block">  秋季养生需顺应"秋收"之气,以润燥养肺、调和阴阳为核心。中医认为秋属金,对应肺脏,气候干燥易伤津液,需注重滋阴润肺、早卧早起、饮食调补,同时避免悲忧情绪,保持身心平和。</p> <p class="ql-block">  养生知识涵盖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管理等多方面,核心在于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心平衡。</p><p class="ql-block">饮食养生</p><p class="ql-block">‌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肠胃负担。‌‌</p><p class="ql-block">‌ 荤素搭配‌: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原则,蔬菜与优质蛋白均衡摄入。‌‌</p><p class="ql-block">‌ 顺应时令‌:冬吃萝卜夏吃姜,根据季节调整饮食结构。‌‌</p><p class="ql-block">‌ 忌空腹饮茶‌:避免刺激胃黏膜,尤其避免浓茶和空腹饮用。‌‌</p><p class="ql-block">‌ 细嚼慢咽‌: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胃肠压力</p> <p class="ql-block">  秋季养生可以分为饮食调理、精神调养、运动锻炼和起居作息四个方面。在传统中医学中,秋季属金,与肺脏相应,因此秋季养生重在滋阴润燥、防秋乏。</p> <p class="ql-block">1.饮食调理</p><p class="ql-block">秋季气候干燥,容易耗伤津液,此时宜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如梨、蜂蜜等以生津润燥;少食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加重体内燥热之气。此外还要注意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可适当进食鸡肉、鸭肉物补充营养。</p> <p class="ql-block">2.精神调养:</p><p class="ql-block">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人应之也需收敛神适应季节变化。所以在立秋之后要保持乐观避免过度悲伤或焦虑紧张,以免损伤心神。</p> <p class="ql-block">3.运动适度:</p><p class="ql-block"> 秋季适合进行一些温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度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让身体保持良好状态。</p> <p class="ql-block">4.情绪调节:</p><p class="ql-block"> 秋季万物凋零,易使人产生悲伤情绪。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听音乐、欣赏自然美景等方式,舒缓压力,愉悦心情,维持身心健康。</p> <p class="ql-block">  秋季养生要从多方面入手,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关注身体变化。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调养,确保健康度过秋季。</p> <p class="ql-block">  秋季养生需注重滋阴润燥、平衡调理,核心要点包括饮食调理、作息调整、适度运动等八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一、滋阴润燥饮食‌。</p><p class="ql-block">多食银耳、百合、梨等白色食物,缓解口干舌燥等秋燥症状。</p><p class="ql-block">减少辛辣油腻,推荐莲藕炖汤、山药小米粥等健脾养胃食谱。‌‌</p> <p class="ql-block">二、科学补充水分‌。</p><p class="ql-block">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搭配蜂蜜水、菊花茶等润燥饮品。</p><p class="ql-block">避免过量饮用冰饮,运动后建议补充淡盐水。‌‌</p> <p class="ql-block">三、早睡早起作息‌。</p><p class="ql-block">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原则,建议22点前入睡。</p><p class="ql-block">午间11-13点可选晒背部15分钟以补充阳气。‌‌</p> <p class="ql-block">四、适度运动原则‌。</p><p class="ql-block">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大汗伤津。</p><p class="ql-block">最佳时段为清晨(7-9点)或傍晚(17-19点)。‌‌</p> <p class="ql-block">五:情绪调节要点‌。</p><p class="ql-block">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悲秋"情绪。</p><p class="ql-block">按压太渊穴(腕横纹桡侧)可安神定志。‌‌</p> <p class="ql-block">六:防寒保暖重点‌。</p><p class="ql-block">重点保护大椎穴(颈后)、神阙穴(肚脐)等部位。</p><p class="ql-block">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应对昼夜温差。‌‌</p> <p class="ql-block">七:预防秋乏策略‌。</p><p class="ql-block">每天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p><p class="ql-block">午后可进行15分钟"子午觉"恢复精力。‌‌</p> <p class="ql-block">八:增强免疫措施‌。</p><p class="ql-block">补充维生素C(菜花、柑橘类)预防感冒。</p><p class="ql-block">勤晒被褥、定期开窗通风,降低呼吸道疾病风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