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全运会

柒无将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3日是我人生奔过75个年头首次参加具有全运会性质的广东广州“陈松顺杯”象棋纪念赛。广东象棋棋王——杨官𬴊,上海胡荣华很多象棋爱好者耳熟能详,但对广东陈松顺,不知知者有多少呢?我是首次接触。</p> <p class="ql-block">今年11月9日至21日是第十五届全运会在广州、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也是广东第三次承办全运会。说起全运会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今天不妨来剖析一下:全运会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第一届全运会是我国建国十周年,1959年在北京举行。前四届都在北京举行。我印象中是69年在北京当兵时曾在西单工人体育场观看过足球赛,是不是全运会足球赛也记不清了,如果是的话,那是首次与全运会沾边。而真正参加全运会边缘体育赛也就是这次“陈松顺”象棋纪念赛了。当友人告诉我这个消息,特别是“陈松顺”三个字,我带着好奇心去参加比赛。因为象我这种菜鸟水平参加比赛纯粹是去娱乐一下。果真上午两盘棋前后没有20分钟就败北了。其中:当我车进七杀底象,对方士角炮进六压我象腰。我想了想出将吃炮。自认为是妙棋,对方陷入长考四分钟左右。我无事一样,东看西望,洋洋得意。对方炮五平六将,这时,我如仔细考虑一下,将四平五,棋两分。但我想也不想用将吃前炮,对方马三退五抓车,也可进六将军再开将。我又粗枝大叶地车三退二送到马口里,右车光荣牺牲。我只好投子认输。下午一点重开战局也是早早举旗投降。第四轮轮空终于得了两分。而朋友呢?四战两负两平也得两分,我们相约:后赛弃权打道回府,准备周日的桥牌通迅赛。“陈松顺”象棋纪念结束了。但“陈松顺”这个三、四十代时期广东象棋名宿的大名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仅“陈松顺”是我的本家,更重要的是他为广东乃至全国象棋领域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请欣赏他的杰作:1.创办了《象棋报》,2.培养了岭南双雄许银川和吕钦,3.多次指导日本女棋手柴崎顺子,促进广东与日本棋艺交流。4.担任广东棋社社长期间大力推广发扬广东的象棋事业。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就象这次全运会年,广州市棋院、象棋协会配合陈松顺之子陈志刚棋友会举行第十届“陈松顺杯”象棋纪念赛。既是配合全运会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也让我过了参加全运会的隐。</p> <p class="ql-block">第十届“陈松顺杯”象棋纪念赛赛事分公开组和元老组两个组别。公开组共有64台128名选手,元老组共32台,64名选手。刚好是公开组的二分之一。从参加元老组几轮比赛过程看:广东、广州的象棋氛围相当不错,却水平不低。难怪在去年的羊城棋王公开赛观者甚众。象平时流花湖公园内群众性象棋活动参与人数也非常广泛。这是否也是我们本家“陈松顺”的功绩呢?</p> <p class="ql-block">陈松顺给日本女弟子讲棋</p> <p class="ql-block">广东棋王杨官璘获全运会首枚金牌</p> <p class="ql-block">陈松顺与岭南雄狮许银川合影</p> <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接见陈松顺之子陈志刚等小棋手</p> <p class="ql-block">本次“陈松顺杯”象棋纪念赛在广州棋院举行。广州棋院地处虽然不在繁华街市,但对于棋类及桥牌爱好者来说,此地耳熟能详,即是我这个外来户到广州棋院也有很多次了,虽然这次参加象棋纪念赛是来打醬油的,主要是来感受群众性参与全运会的氛围,弥补从未参加过全运会的宿愿,洗涤心灵。当我走进棋院大门时就看到围棋元老陈祖德题字:广州棋院四个刚健犀利的大字镶嵌在黑体墙上夺人眼目。广州棋院在各类各级棋、牌等智力游戏比赛中发挥她等有的作用,可以肯定:未来棋王、牌王在这里会更多的涌现,人民期待着。</p> <p class="ql-block">“陈松顺杯”象棋纪念赛经过七轮比赛圆满成功,我和朋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全部轮次(无颜面对)早早打道回府,但满足了,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说:全运会我来过了。再见——全运会。</p><p class="ql-block">陈肖钰2025年8月25日于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