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佛光寺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p><p class="ql-block">佛光寺是举世闻名的古建筑瑰宝,其东大殿为唐代木构建筑典范(建于公元857年)</p> <p class="ql-block">左侧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它是佛光寺内仅次于东大殿的重要建筑,也是现存较大的金代配殿实例。</p><p class="ql-block"> 现存壁画绘制于明代,主要绘制于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至 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 间,由画师“真定府塑匠王升、男王永安、张保”等人绘制。</p> <p class="ql-block">每幅壁画以浩渺的海水波涛为背景,描绘罗汉(阿罗汉)在赴会途中乘风破浪渡海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罗汉是佛教中修行得道、断尽烦恼、应受天人供养的圣者。壁画中罗汉数量众多,姿态各异,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五百尊,而是以“五百罗汉”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p> <p class="ql-block">壁画历经数百年,受到自然因素(风化、潮湿、光照)和人为因素(烟熏、不当修复)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褪色、剥落、裂隙和污损。</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可能进行过一些修复,部分区域色彩和线条可能有补绘。</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壁画是绘制于明代弘治至正德年间的大型佛教题材壁画,以“罗汉渡海/五百罗汉”为主要内容。它以其宏大的场景、生动的人物刻画、鲜明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展现了明代寺观壁画的艺术特色和高超水平。作为佛光寺这座“古建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唐代建筑、雕塑等共同构成了跨越千年的艺术殿堂,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宗教研究价值,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