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笔者专访了赤良峪村98岁高龄的村民刘呈顺老人,他记忆清晰,口语流畅,详细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一起火烧赤良峪东山日伪炮楼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赤良峪村东山,海拔高约300多米,地处两条南北道路中间的交通咽喉上,沿其东西两侧山脚下,各有一条由平安峪乡通往米山乡的南北通道。</p> <p class="ql-block"> 1938年,日军侵占临朐后,日伪军和汉奸就抓当地村民服劳役,出工出力,开山凿山,砍伐树木,肩挑人抬,在此山顶端建起了一座方塔型尖顶三层炮楼,各层四面分别开有瞭望窗,并设有射击孔,炮楼总高七八米,石砌墙体,炮楼内层间由原木密排作横梁支撑,其上拼铺木地板,上下架设有木质楼梯通道,所有楼板也都是从村民家中搜刮的门板和木床等,还掠抢了村民十多张木床安放在炮楼内,平日约有一个班的小股日伪军汉奸昼夜常驻于此,策迎日军的侵略活动,窥视当地八路军和村民的抗日行动,还时常到赤良峪村中搜刮民脂民膏,欺压村民,讨要给养,不论天气好坏,逼迫村民轮值为其天天爬山往炮楼里挑水送饭,赤良峪村被扰乱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一营三连进驻平安峪村后,该炮楼的日伪军和汉奸对八路军在当地开展抗日行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和极大阻碍。</p> <p class="ql-block"> 1940年,八路军山东纵队决定除掉这个日伪据点。时在该部队任排长的赤良峪村籍军人尹光辉听闻此事后,主动向部队首长请缨,回乡完成这一任务,得到首长批准后,他单枪匹马专程从外乡潜回村中,秘密召集本村时任乡长的范福廷(范占乾之父)、八路军战士范占本爷俩,传达了攻打东山日伪炮楼的任务,他们根据对敌情和炮楼内部结构的了解,进行了认真分析,决定敲掉这个日伪据点,并结合实际情形,周密制定了行动计划,当即做了分工,全方位地做了部暑。</p><p class="ql-block"> 当时,在八路军缺少兵力、枪炮和弹药的情况下,打日伪炮楼一般是要力避强攻的,所以,只能寻机采用“火烧炮楼”这一土法。</p> <p class="ql-block"> 在尹光辉的组织下,范占本在其伯父范福廷的掩护帮助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开始实施具体行动。他们秘密召集村中刘太吉(刘呈顺之父)等十几名村民骨干,事先不动声色地准备了一批引燃物品和麦秸、杆草等大量柴草,以备不时之需,一旦瞅准时机,趁东山炮楼日伪军和汉奸防御不强的机会,立即对炮楼实施火攻。</p> <p class="ql-block"> 1940年初冬,接到线人密信,某日晚东山炮楼有部分日伪军和汉奸们要外出活动,子夜时分,由八路军尹光辉排长直接指挥,范占本和刘太吉等十几名乡亲临战反应迅速,立即行动,背着麦秸、杆草等引燃物品,悄无声息地抹黑爬上了东山顶。他们轻轻的将柴草等引燃物品堆放到敌人的炮楼下,又用柴草封堵住了炮楼一层的门窗,团围点燃后疾速撤离,风助火势,炮楼四周瞬间浓烟四起,由外到内燃起熊熊烈火,火势越烧越猛,犹如柴垛火窑将其吞噬。</p> <p class="ql-block"> 这时,正在炮楼中值守且已进入睡意的几名日伪汉奸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围困于烈火绝境之中,他们无处逃脱,且无力反抗,只好任由烟呛火燎,烈焰一直燃烧到天亮才渐失。当驻冶源的日军、伪军和汉奸们闻讯赶到为时已晚,无力回天,几名守敌无一生还,全部被烧死在其中,炮楼也已烧毁坍塌。这次战斗,八路军和老百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趁敌军毫无防备之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没费一枪一弹,即宣告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 抗日八路军和当地村民齐心火烧东山敌炮楼的这次联合行动,为当地后来开展抗日斗争除掉了一大障碍和隐患,不仅彰显了正义的力量,也给了其时驻冶源的日军、伪军和汉奸们狠狠的打击,让那些顽固的敌人领教了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的英勇和智慧。军民采用“麻雀战”的法子端掉了东山敌炮楼,虽是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但却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八路军战士和当地老百姓团结抗日的士气与信心,为当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要人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我们要永远牢记那些为抗战胜利,保家卫国、不偎牺牲、忘我付出、无私奉献的先辈们,读懂和理解他们的国家情怀,继承和发杨他们的奋斗精神,立足本职,描绘大写的人生,为祖国的振兴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