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题:【郑和故里聚 弦歌忆华年 ——原云光学校宣传队部分队员又相聚】</p><p class="ql-block">摄影:【赵谢荣】</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2日,原云光学校宣传队的部分队员,怀揣着对往昔的怀念与期待,又一次相聚在航海家郑和的故乡——云南昆阳。</p><p class="ql-block"> 太史村三宝食府坐落于滇池南岸的美丽村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太史村的景色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碧波荡漾的滇池之水,为这里增添了灵动的气息。而那气势恢宏的虎山大桥,在天地间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形成一个大气壮观的大弯,宛如一条巨龙横卧,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互映衬,令人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当队员们陆续抵达三宝食府,曾经熟悉的面孔再次出现在眼前,大家难掩心中的激动。热情的问候声此起彼伏,一个个温暖的握手,紧紧相握的双手,传递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仿佛时光从未走远,曾经在宣传队共同奋斗的日子又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时光总是温馨而惬意。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悠闲地品着香茗,嗑着瓜子吃着花生,一边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往昔在宣传队的点点滴滴。从艰苦的排练,到精彩的演出;从生活中的趣事,到彼此间深厚的情谊,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大家的青春记忆。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相谈甚欢间,时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觉便已到中午。</p><p class="ql-block"> 昆阳当地美食香气四溢,大家围坐在旋转的大圆桌旁,共同品尝着这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一道道佳肴不仅满足了味蕾,更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道。</p><p class="ql-block"> 午后,一场充满温情与欢乐的文艺活动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毕高云同学从家中带来了新购买的高档音响,为这场聚会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在八十四岁高龄的漆望基老师的引领下,悠扬的歌声缓缓流淌,其他队员们也纷纷跟随伴奏,唱起了那些经典的老歌,熟悉的旋律在房间里回荡,每一个音符都勾起了大家对青春岁月的无限怀念。歌声中,部分队员还即兴跳起了舞,轻盈的舞姿、灿烂的笑容,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大家沉浸在音乐与舞蹈的欢乐氛围中,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半,一天的相聚时光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虽然相聚短暂,天空的秋雨一整天又下个不停,有些寒冷,但大家的心温暖如春,这份深厚的情谊却永远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太史村的美景见证了宣传队队员们的重逢,而他们之间的故事,也将如同滇池的水,源远流长,永远珍藏在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滇池南岸彩云悠,太史名村古韵留。</p><p class="ql-block">虎桥如虹天际卧,碧波千顷映晴柔。</p><p class="ql-block">队员相约昆阳聚,旧影重寻岁月稠。</p><p class="ql-block">执手凝眸情未改,欢声笑语绕琼楼。</p><p class="ql-block">香茗爪子话畴昔,往事如烟眼底浮。</p><p class="ql-block">曾记排练霜侵鬓,犹念登台月满楼。</p><p class="ql-block">佳肴美馔添欢意,乡味入怀解客愁。</p><p class="ql-block">金曲萦梁惊宿梦,翩跹舞影韵难收。</p><p class="ql-block">莫道韶光容易逝,心香一瓣共长流。</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 云南昆阳太史村位于滇池西南岸,其历史源远流长 。元代时,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孛儿只斤·甘麻剌出镇云南,为便于游览滇池和到昆阳探望郑和的祖父“滇阳侯”米的纳,在太史村老塘咀修建了停船和休息的场所,此地因此被称为“太子庄” 。 </p><p class="ql-block"> 明代,新都状元杨慎谪戍云南,他往来滇中四十余年,多次途经昆阳,每次去滇南都要在太子庄的老塘咀下船住宿,太子庄的孝廉李为栋和大户应家争相接待 。因杨慎曾任翰林院修史,人称“太史”,人们为纪念他,将太子庄改名为“太史村”,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如今,太史村在保留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典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