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归来,心纳百川:一场三代同游的贵州自驾之旅

陈纳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生如海,起落无常;山川壮阔,皆可丈量。这趟从成都出发的贵州自驾之旅,带着一家七口的欢声笑语,在历史与自然的交汇中穿行,最终以“山海归来,心纳百川”的感悟,沉淀成一段温暖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一家七口挤在一台车里,从成都启程,一路向南。车内三代同堂,从七十岁的父母到幼儿园的小侄女,每个人都在这趟旅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景。车窗外是飞驰的高速公路,车内是此起彼伏的笑声与讨论。我们曾在遵义会议会址前驻足,听兄长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曾在黄果树瀑布下仰望,感受自然的磅礴气势与《西游记》的童年记忆交织。</span></p> <p class="ql-block">初抵遵义会议会址,我们停好车,一家人踩着青石板往会址里走。青瓦木楼中的旧物仍凝着岁月温度,兄长熟稔地引我们避开人流,在玻璃展柜前驻足,指着泛黄老照片讲人物故事:“这位是周恩来总理,当时始终协助毛主席统筹全局;朱德元帅则负责军事指挥……”他讲得细致,连人物协作的细节都清晰分明。我顺着话头补充:“从前总觉历史是模糊的线,听你这么一说,倒像亲眼见了他们当年围坐议事的模样。”一旁的大侄女听得专注,拿笔在笔记本上记人物关系,偶尔抬头追问“他们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小侄女虽听不懂复杂历史,却被展柜里缀着红星的旧军帽吸引,拉着姐姐的手轻声问“戴这帽子的都是英雄吗”;女儿蹲在介绍牌旁,看着文字小声跟我说“原来以前的人这么勇敢”。母亲则在一旁慢慢走,偶尔伸手扶扶展柜玻璃,眼里满是感慨。那一刻忽然懂得,“人生海海”不只是个人的起落,更是一代人的浮沉;那些曾让先辈辗转难眠的困境,如今成了展馆里供人瞻仰的过往,恰是“不过尔尔”的注脚——再汹涌的浪,终会在时光里归于平静。</p> <p class="ql-block">黄果树瀑布的轰鸣,是此行最震撼的回响,也藏着我们一家共同的“西游记忆”。我们把车停在景区停车场,刚走没几步,女儿就拽着我的手喊:“爸爸!是不是《西游记》里的水帘洞?孙悟空是不是就从这里跳进去的?”我笑着点头:“没错,当年拍《西游记》,孙悟空钻水帘洞的镜头,就是在这取的景。”</p><p class="ql-block">走到观景台,蓝天白云衬得瀑布愈发壮阔,水流从数十米高的崖壁倾泻而下,像一挂巨大的白帘垂落,水雾在阳光下散开,架起一道清晰的彩虹。兄长扶着母亲慢慢走近,母亲望着眼前的景象念叨:“难怪电视里唐僧师徒过这里难,这么大的水,当年可没现在的路,他们要怎么过去啊?”嫂子举着相机,一边给母亲拍与瀑布的合影,一边接话:“听说拍电视剧时,为了还原师徒四人过瀑布的场景,工作人员搭了简易木桥,演员们顶着水雾走,特别不容易。”</p><p class="ql-block">大侄女盯着瀑布出神:“原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真有这样的景象!唐僧取经要经九九八十一难,过这样的瀑布肯定也算一难吧?”女儿凑到我身边小声问:“我们能像孙悟空一样进水帘洞看看吗?”我指了指瀑布右侧的步道:“前面就是瀑布后面的观景台,相当于‘水帘洞’入口,咱们一会儿就能体验‘钻帘’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等我们沿着步道走到瀑布后方,水珠不时溅在脸上,抬头就能看见水流从头顶“垂落”,仿佛置身真正的水帘洞。小侄女躲在嫂子怀里,却又好奇地探出头:“姐姐,这里是不是孙悟空的家?他会不会出来给我们变桃子呀?”大侄女被逗笑,跟她解释:“这是天然洞穴,《西游记》把它变成了水帘洞,是不是很神奇?”一家人围着看瀑布、聊西游,平日里被工作、学业填满的疲惫,在壮阔风景与童年回忆里,全化作了渺小尘埃,只余下对自然的敬畏、对经典的怀念,还有最简单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去青峰峡漂流,我们把车停在景区停车场,一家人分成两组:大侄女跟兄长朋友一组,我带着女儿乘另一艘橡皮艇,母亲、嫂子和小侄女则在岸边凉亭等候。这一漂便是四小时,刚下水时女儿有些紧张,紧攥船桨问:“爸爸,万一船翻了怎么办?”我笑着帮她调整姿势:“你看前面的水流,急处咱们就抓紧,缓处就看看风景。生活里的困难也一样,找对节奏,总能过去。”她似懂非懂点头,可当橡皮艇冲过浅滩,水花打湿头发时,她却笑得格外开怀,还主动拿水瓢跟兄长他们“打水仗”。岸边的嫂子早买好了当地冰粉,母亲抱着小侄女,指着河面的橡皮艇趣解:“你看爸爸和姐姐像在‘骑浪花’吗?贵州的漂流呀,就是让浪花带着人玩,比秋千还热闹。”等我们浑身湿透登岸,嫂子立刻递来备好的干毛巾,小侄女跑过来给女儿擦脸,一家人围着说话,暖意比岸边阳光更暖。那一刻忽然觉得,“山山而川”的跋涉中,既有亲子间的成长对话,也有家人等待的温情——再难的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有人同行、有人牵挂,都成了值得回味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荔波小七孔的雨来得猝不及防,却也为旅程添了几分诗意。我们撑伞走过响水河,雨滴打在水面泛起涟漪,像一幅水墨画。雨停后,我们走进“遇见小七孔”小店稍作休憩,店内的灯光温暖,一如我们一家人同行的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乌江寨的夜晚最为难忘。河面上的灯光秀与无人机表演点亮了夜空,苗族姑娘的银饰在光影中闪烁,歌声与笑声交织。小侄女兴奋地跳着,母亲也掏出手机记录这一刻。寨口阿婆递来的热糍粑,甜糯中带着温度,仿佛是这片土地对我们的温柔回应。</span></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上午到青岩古镇,我们把车停在古镇外,一家人沿着石板路往里走。兄长熟门熟路找到一家老字号卤味店,我们围坐在古镇老茶馆里:母亲剥着花生,嫂子给大家倒茶,兄长和大侄女聊高考志愿,小侄女拿糖纸折小船,女儿在一旁帮忙。夜色渐浓时离开古镇,车窗外的灯笼映着石板路,暖意裹着烟火气——原来“苦苦而过”的日子里,一家人围坐的时光,藏着这么多值得珍藏的甜。</p> <p class="ql-block">返程的自驾路虽长,却不枯燥。孩子们在后排放起乌江寨听来的民歌,母亲靠在椅背上打盹,兄长和嫂子偶尔聊旅途趣事,累了就换着开车。我望着身边叽叽喳喳的孩子、母亲满足的笑容,忽然彻悟:“人生海海”是山海间的起落,是黄果树瀑布的壮阔与西游故事的回响、小七孔“先急后缓”的雨景,更是一台车里载着的一家人的朝暮与远近;“山山而川”是旅途中的跋涉,是漂流时的亲子对话,是兄长求学、大侄女备考的步履,更是一家人携手往前走的每一步;而“不过尔尔”不是敷衍的淡然,是见过自然神奇、古镇烟火、寨子歌声后,明白所有得失顺逆终将被岁月接纳,就像一家人同行,纵使有风雨,也终会遇见晴天。正如川大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那些“空空而来”的期待,“苦苦而过”的坚持,终会“了了而去”,化作一家人成长的养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