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抗日胜利已过八十年,硝烟散尽,但那场战争留下的精神仍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p><p class="ql-block">第八军第一九七师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一支抗日劲旅,师长丁炳权,湖北云梦人,黄埔军校第一期。</p> <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1月1日丁炳权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九七师师长兼警备司令,师辖两个旅,各辖两个步兵团,担任长沙及粤汉铁路衡阳至岳阳段的护路任务。</p> <p class="ql-block">椐我叔祖父游毓桢回忆录中记述:他1937年9月18日参加第二次淞沪会战后。1938年1月1日第一九七师在湖北武昌成立。叔祖父游毓桢所带的团编入第570旅1140团,他任副团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8年6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响。日军用湘北铁路不断从鄂南地区向长沙调动兵力。丁炳权率一九七师在平江县截击日军军列,组建铁道兵沿线不断的打击过往的日军,杀敌无数。</p><p class="ql-block">6月15日,日军列车满载士兵,途经平江地区,一九七师将士疯狂迎击,跟日军展开激烈的火驳。日军利用火车窗口架设机枪,朝着我军猛射,列车以极快的速度行驶,鬼子十分嚣张。丁炳权师长立马命下游部队在铁轨上铺设40个汽油桶,当列车驶来时,战士们迅速用机枪扫射引爆汽油桶,40个汽油桶瞬间爆成一片,炸毁火车头,前几截车厢燃起熊熊大火,日军伤亡惨重,800多被烧死,列车员也被烧死,列车失控脱轨撞向栅栏,剩余日军投降。</p> <p class="ql-block">之后,丁炳权率一九七师参加武汉会战,驻守在阳新的燕厦、龙港、慈囗、辛潭铺一带,这一带地处阳新→通山公路要冲,是日军进攻武汉的必经之路。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由此进攻武汉。日军凭借火炮和飞机的优势,向阳新一带倾泻了大量弹药,其中还夹杂着毒气弹。丁师长身先士卒,率部顽强阻击,浴血奋战,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与日军展开了一次次白刃战,尽管战斗艰苦卓绝,一九七师战士们依然前仆后继,与日军鏖战经旬,予敌重创。掩护了粤汉铁路北段中国军队主力顺利战略转移。</p> <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由于我军损失较大,中国政府统帅命令大部分部队撤往后方进行补充整训。同时为了消耗日军,一九七师奉命留驻湘鄂赣边区,开展敌后游击队。丁炳权奉命兼任鄂南游击区指挥官。</p><p class="ql-block">一九七师以九宫山为据点,与日军转战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带的湖北阳新、大冶、鄂城、通山、咸宁、崇阳及江西瑞昌、武宁等地坚持游击战。一九七师在武宁、鲁溪镇、冯家铺、乌沙岭与日军激战数十日。后一九七师转移到观凤山与日军继续游击。观凤山位于鲁溪与巾口之间,永修→武宁公路之北,海拔522米,横亘如屏,峰顶豁露,称为棺材山。一九七师在此与日军激战三天三夜。一九七师已弹尽粮绝,与日军展开肉搏拼杀,一九七师一个团被日军包围,敌人先是用钢炮轰,再用机枪扫,被包围的战士临危不惧,誓死抵抗,与日军拼杀,最后突围生还者仅二、三十人,其余官兵壮烈殉国,日军伤亡也很惨重。</p><p class="ql-block">这一年,一九七师先后与日军激战百余次,毙伤日军2300多人,予敌沉重打击。</p> <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日军第11集团军的四个师团十多万兵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发动了南昌战役。中国政府为保为南昌,决定组织南昌会战。根椐作战部署,第八军主要担负武宁方面作战,目标指向瑞昌、德安之间,攻击日军右侧。一九七师的任务是在长江南岸到瑞昌、阳新之间实施游击战,伺机消灭日军的小股部队,截断日军进攻南昌的水路补给线。</p><p class="ql-block">22日19时,日军对我阵地先炮击两三个小时后,又派飞机对一九七师阵地狂轰滥炸,随后以装甲车掩护步兵向洞口源刘、马鞍山的一九七师阵地狂攻。丁炳权指挥全师官兵顽强地抗击敌人,毙敌三百多人。午后3时,日军又调动六架飞机和十余门大炮向一九七师阵地猛轰,敌战车、步兵、骑兵相配合多方位进攻,一九七师拼命抵抗,激战至晚上9点,一九七师伤亡严重,叔祖父游毓桢在战斗中负伤,被送到后方就医。他所带1140团损失惨重。我方阵地几乎全部被毁。</p><p class="ql-block">26日至29日一九七师又向日军发起十几次的进攻,但伤亡很大。29日后,南昌、武宁相续失守,一九七师奉命绕袭日军后方,实施游击战,阻截日军的交通和补给。</p><p class="ql-block">4月22日,第九战区发起反攻南昌的战役。丁炳权率一九七师先后攻克通山、葛店、鄂城、金井等日军据点。同时破坏赣北鄂东南公路多处,使日军车辆无法通行。</p> <p class="ql-block">5月间,一九七师在平江截击逃敌,缴获日寇大量弹药辎重,击毙日军数百人。在这期间,丁炳权师长率部与敌军激战十余个昼夜没有休息,时值酷署炎热,丁师长中署病倒后仍坚持指挥战斗,导致病情日渐加重,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及同事劝他到后方就医,但丁炳权全然不顾,继续操劳军事,在病榻上指挥作战,终因身体衰弱,于1940年1月25日以身殉国,年仅42岁。</p><p class="ql-block">然而,他的英名却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p><p class="ql-block">图/网络。</p><p class="ql-block">文章资料参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英烈事迹——丁炳权》等和我叔祖父游毓桢《回忆录》。致谢原创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