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日报夕阳红周刊《洹畔文苑》刊登薛金山短文:老父亲和他的“精神下午茶”

薛金山

<b><font color="#ed2308">安阳日报夕阳红周刊2025年8月3日三版《洹畔文苑》刊登薛金山短文:老父亲和他的“精神下午茶”</font></b><br><font color="#39b54a"><b>感谢编辑编发!</b></font><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老来读书看报乐趣无穷:老父亲和他的“精神下午茶”</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薛金山</b></div><br>我家九十五岁的老寿星父亲,每天雷打不动要过两场“瘾”。一场是早饭时雷打不动的豆浆油条,另一场就是午后的“精神下午茶”——捧起报纸杂志,往哪儿一坐,整个世界都安静了。<br>要说我爸这爱看书读报的习惯,打他在安阳地区医院上班那会儿就落下了。年轻时候值夜班,别的同事抽空眯一觉,他倒好,翻着技术书啃到后半夜。后来有了我们兄妹五个,家里日子紧巴,他舍不得给自己添件新衣裳,却总把《工人日报》《参考消息》《读者》整整齐齐码在床头。那时候我不懂,就觉得这人忒傻,报纸又不能当饭吃。<br>没想到啊,这习惯跟着他从黑发熬成白发,到现在拄着拐杖还放不下。夏天日头毒,他非要搬个竹躺椅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瓷缸里泡着酽酽的绿茶,左手边摆着《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右手边摊开《老人春秋》《夕阳红》周刊。风一吹,槐树叶沙沙响,报纸边角也跟着扑棱,他就用镇纸压着,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看。要是瞧见关于国家大事,农村医保或者社区改造,乡村振兴的新闻,准要把全家人叫过来念叨:“你们听听,现在政策多好,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多幸福!”<br>去年,我给他订了《河南日报农村版》,好家伙,他比过年收红包还高兴,指着报纸上种大棚的技术文章跟邻居说:“妮儿,你杨叔家的地就该这么弄!”转头就拄着拐杖去敲隔壁杨大爷的门,非要拉着人家讲新型肥料。现在街坊邻居都知道,有啥新鲜事儿找我爸准没错,他肚子里的“新闻库”比村口大喇叭还全乎。<br>前几天整理老房子,翻出他年轻时记的读书笔记,泛黄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写着:“国人当知天下事”。突然就懂了,这么多年他看的不只是报纸,是对这世界的热乎劲儿,是那份对国家的情怀,是对家人的关爱。九十五岁的老爷子,用一份份报纸把日子过得滚烫,也把我们这些晚辈的心焐得暖暖和和。每当看见他坐在树荫下读报的背影,我就觉得,这大概就是岁月最好的模样——人老了,心却永远年轻着。<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167efb">薛金山</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167efb">安阳县崔家桥镇李宋村小学退休教师</font></b></div><div><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