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博物院

山里伢仔

<p class="ql-block"> 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位于宝鸡市滨河大道中华石鼓园景区内,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博物院免费开放,周一闭馆。每日限量3000张参观券,网上预约。</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9日我们来到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补上一堂历史课。</p> <p class="ql-block"> 该院馆藏文物12000余件(组)青铜器7500多件,其中何尊、折觥、逑盘、厉王胡簋、秦公镈等120余件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青铜铸文明》设四个展厅,展出1100余件周秦青铜器。系统地展示青铜文化与周秦文明发展脉络。‌</p><p class="ql-block">1、青铜器之乡‌:聚焦宝鸡出土的青铜器,重点展示2003年眉县出土的‌逨盘‌、逨盉‌、‌逨鼎‌等青铜器。同时展出了镇馆之宝--何尊‌。</p><p class="ql-block">2、周礼之邦‌:通过青铜礼器阐释西周礼乐制度与宗法体系,补充《尚书》等文献记载‌。‌</p><p class="ql-block">3、秦肇之路‌:展现秦人东进,实现一统历程。</p><p class="ql-block">4、智慧之光:“砾石成金”“融金铸器”解析青铜器采矿、铸造技术‌。数字体验‌:运用激光投影、全息成像技术复原文物使用场景。</p> <p class="ql-block"> 何尊,一级文物,镇馆之宝。西周早期青铜器。其内底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一句中出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二字,这是</span>最早的物证。何尊记载了周成王迁都洛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何尊内底铭文记载"唯王五祀"(周成王五年),结合文献及碳14测年数据,认定铸造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前后,属西周早期青铜器。以2025年计,已有3071年。 </p> <h3>  3071年前的“中国”二字。</h3> <p class="ql-block">  逑盘,一级文物。西周晚期,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盘内有铭文372字,记录了单氏家族辅佐西周十二位王的征战事迹。</p> <p class="ql-block">  名称:单五父壶,<span style="font-size:18px;">铭文36字,一级文物。</span>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秦公镈(春秋早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级文物。</span>鼓部铸铭135字,记秦武公祭祀先祖,祈求"万年眉寿、四方屯鲁",强调"虢事蛮方",彰显秦国早期扩张雄心。</p> <h3>  宝鸡出土的青铜乐器--编钟。</h3> <p class="ql-block">‌ 周人起源与周原立国。周原位于陕西宝鸡市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遗址,称为“青铜器之乡”。周人在公亶父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从今彬县迁至周原。经过近百年发展,周原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强大诸侯国,为后续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周人在周原营建了早周都城岐邑,周原地区在西周时期一直是政治、经济中心。 ‌</p> <p class="ql-block"> 周人为黄帝后裔,始祖名弃,树艺五谷,教民稼穑,被舜推举为农官,封号后稷,赐姓姬。"周"字在甲骨文中也屡屡出现,而"周"字的初意也与田地、耕作相关。郭沫若先生认为"周"字"田中有种植之形",田里阡陌纵横,地中五谷繁盛,《说文解字》载:"周,密也。"因此,"周密"最初的意思就是田地里密密麻麻的粮食。下图为金文周(德方鼎)</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宝鸡市中国青铜器博物院的展馆大厅,其外部造型融合了青铜器元素和当地出土的国宝石鼓造型元素,博物馆的建筑颇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陕西地区是中华子孙的一个重要发祥地,这里有厚重的历史积淀。走进青铜器博物馆立马给我震撼!青铜展品真实地展示了先祖创造的熣灿文明,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这段发展史,象一幅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身临其境,<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越</span>数千年的悠悠时空,似乎我也曾用爵杯饮过酒,用铜鼎盛过肉。 </p><p class="ql-block"> 青铜博物馆给我上了一堂历史课,让我受益良多。感慨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在人世间的几十年仅仅是一个瞬间、是一顆水滴。面对这众多展品,感叹我的孤陋寡闻,感叹我历史知识的贫乏!如今垂垂老矣,尚有许多中文字不认识,尤如小学生一般!惭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