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从医生到院长的体验

南方虹

<p class="ql-block">美篇名:南方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0002803</p><p class="ql-block">图 片: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三十多年的事了,高中毕业随父学医后,在一家乡卫生院刚参加工作不久。县卫生局局长找我,让我当副院长。</p><p class="ql-block"> 我没同意,因功底浅想要去进修,他说也好,就进修回来再说。一年后省里的进修档案寄到卫生局,被中医院院长看见。</p><p class="ql-block"> 应邀调入,从事中医骨伤科工作,当时医学还不是很发达,我把省里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临床上,很快在当地有些影响,小有名气。</p> <p class="ql-block">  “好景不长”,还是没逃过医院管理的圈子。新上任的局长到处物色一家濒临倒闭的卫生院院长人选,不久找到我做工作,我说不去,做个医生解决患者疾苦是我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他一番富有哲理的话说服了我。他说:“你一个人能看多少病人?十个?几十个?如果你当院长,管好一个医院,可以让更多的医生看病,能让成千上万的人得到健康,多有意义呀!</p> <p class="ql-block">  不久,我带着卫生局贰万元启动资金来到一个七万人口的镇卫生院。因受改革开放初期的冲击,医生们都回家开办诊所,白天在医院上班,业务却带回家,慢慢的医院经营不下去,就都各自为政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50名医务人员的医院就这样面临倒闭。市卫生局对该院采取“停调资,停晋级,银行账号冻结”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当时县卫生局和乡政府领导送我去报到,组织来参加会议的也就二三十人。我作了个简短的表态性发言。</p><p class="ql-block"> 记得离开时的欢送会上,工会主席说两年前院长的表态发言说:“我来这里是奉献,而不是索取,请大家监督”。他确实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到医院的第一周,和会计一起骑着自行车下乡调研,走遍了全镇每个村落和职工的诊所,听取大家意见。</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进行了清财核资,可怜的是一台值点钱的x光机都坏了,在杂物间找到了唯一的宝贝,一台十年前卫生局拨下来,尚未拆封的医用冰箱。</p><p class="ql-block"> 反复召开大大小小的座谈会,有两次班子会通宵达旦。召开党支部会议,动员党员带头,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幸运的是大家都同意回来上班。</p> <p class="ql-block">  考虑到全镇地处带状形,人口不集中,最后形成决定,设一个总院,一个分院,两个诊所。</p><p class="ql-block"> 已经在自己家诊所从业三年以上的子女,参照省卫生厅相关文件,老中医子女,按师承方式通过考试,有五人进入医院。</p><p class="ql-block"> 所有诊所的药品按市场批发价加差盘入医院,分期结账。第一批由院领导,党员带头盘底,陆续并入,三个月时间全部回归,恢复了正常的上班秩序。</p> <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征总算是完成第一步,摆在面前的还是压力重重,药品采购、设备引进、项目资金、建章立制、技术提升等都得按照乡镇卫生院标准起步。</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怪,在刚参加工作时,做了三年会计,对医院管理还是有些基础,在此派上用场。</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筹办住院部,找卫生局领导安排上级医院对口支援扶助,一是将更换下来的设备无偿支持,二是对进修人员免费培训。</p><p class="ql-block"> 很快,到年底就办起了住院部,分院也顺利开业。慢慢的工作步入正规,也受到了主管部门和群众认可。</p> <p class="ql-block">  在推行奖罚制度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和阻力,但必须坚持原则。有一位年轻医生,业务量不大,偶尔流失些处方到别的诊所(按他解释是就近取药),扣罚了奖金,扯着我的衣服得理不饶人,最后衣服扯破了。</p><p class="ql-block"> 我还是坚持原则,我告诉他:医院是个集体,需要大家维护,你在诊室上班,不迟到早退,没事时总结下治病经验,找找原因,病人治好了口碑就上来了,找你的病人就多了。</p><p class="ql-block"> 时隔多年后见到他,很开心的对我说,谢谢你的提醒,我的读书笔记都有几本了,现在来找我的病人多了,也小有名气了。就这样我们还成为了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与药剂科长到长沙东风制药厂买两件消炎药,因量小厂里不肯批,我们坐着不走,最后以老区名义卖给两件货。</p><p class="ql-block"> 每人背一箱药走到公交站,虽然累得大汗淋漓,但心里乐滋滋的,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从厂价直接到医院的采购之路。</p> <p class="ql-block">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以前没有网络,完全靠文件上传下达,报纸上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在健康报上看到某医院得到卫生部项目建设的信息,我随即向卫生局请示,请领导一起到卫生部跑项目。</p><p class="ql-block"> 通过有关领导介绍,从分管部长到司长,最后基层财务处基建科接待了我们。说没有对乡镇级拨款的先例,把你们的实际情况转达到当地卫生厅,你们回省里再汇报下。</p><p class="ql-block"> 后来省里回复市卫生局,给我们安排了农村卫生发展资金两万元(九十年代初已经是不错了)。</p> <p class="ql-block">  做医生讲究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其实从事行政管理也是同理。工作一环扣一环,把医院文化,医院管理,医院建设归结到以“病人为中心”上来就对了。</p><p class="ql-block"> 通过两年的努力,医院被评为市里的先进单位,县卫生局长在市里经验介绍时用了这样一句话“选好一个院长,救活一所医院”。</p><p class="ql-block"> 这既是他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也是我后来从事县级再到市级医院管理工作的动力与鞭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