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墨香印韵寄情长——杨坤炳先生书法收藏记录</p><p class="ql-block"> 张 忠</p><p class="ql-block"> 在荆楚大地的文化星空中,杨坤炳先生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照亮了无数艺术爱好者的前行之路。</p><p class="ql-block"> 杨坤炳,号天庐,1946年生于武汉。师承著名金石书画家曹立庵先生,得其真传,自此在诗、书、画、印的艺术道路上笃定前行。先生身兼数职,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社员、东湖印社副社长、武汉书法院副院长……每一个头衔,都是对他艺术造诣的高度认可;每一项荣誉,都凝聚着他多年来的心血与汗水。</p><p class="ql-block"> 先生自幼沉浸于诗、书、画、印的艺术海洋,书法各体皆精,笔下线条或刚劲挺拔,或飘逸灵动,尽显高古纯朴之韵;篆刻作品雅逸自然,刀法娴熟,方寸之间尽显天地万象;山水花鸟画更是浑厚华滋与雄秀恣肆兼得,笔墨间流淌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敬畏。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如全国第二至第六届书法大展,并被聘为全国第五届书展评委,远赴港、澳、台地区及日本、新加坡展出,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我与先生的缘分,始于1995年书法报社的一次优惠活动。彼时,我怀着一颗对艺术的虔诚之心,订购了一幅先生的扇面,满心期待地等待着作品的到来,仿佛在等待一份珍贵的礼物。然而,命运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邮件因邮递员的疏忽被他人冒领。那一刻,我的心情如同坠入了黑暗的深渊,失望与无奈交织在一起。与邮局多次交涉,得到的却是仅赔付8元的答复,这8元与我对作品的期待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无奈之下,我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先生去信说明情况。</p><p class="ql-block"> 不久,便收到先生的回信与一幅隶书扇面书法。展开信笺,先生那温暖而亲切的话语映入眼帘:“考虑到您是学生,经济可想并不宽裕,所以就不要再寄什么钱来了,愿我们成为朋友,以后多联系。”这寥寥数语,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黑暗,让我感受到先生的宽厚与温暖,仿佛在寒冷的冬日里喝到了一杯热茶,浑身都充满了力量。此后,因种种原因,我与先生断了联系,但先生的这份情谊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直至2006年底,我因写字但缺乏好印章而苦恼不已。此时,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平易近人的杨坤炳先生。于是,我硬着头皮给先生寄去极少的润格,并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在寄出信件的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不安,担心先生会拒绝我的请求。没想到,一月后,竟收到先生的回信、一幅书法作品及四方印章。</p><p class="ql-block"> 打开信件,先生那真诚而质朴的话语再次让我感动不已:“遵命奉上拙印4方及书法1件,请注意查收。这么低的价格,其他人是办不到的,我在看到电视上播放民勤县沙化严重,人们贫困的消息时,不禁为您对艺术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固有此举。”读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先生不仅技艺精湛,更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什么是高尚的人格。</p><p class="ql-block"> 我虽学书法多年,成绩平平,但在民勤却是第一个使用西泠印社社员印章的人。为此,我曾在许多同行面前自豪地炫耀过。一次,一位同道开玩笑说我用杨坤炳先生的印章是“劣马佩好鞍”,看到你不成气候的书法你不感觉有点对不起先生吗。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先生的艺术成就如此之高,而我却未能达到与之相匹配的水平,实在是有愧于先生的厚爱。</p><p class="ql-block"> 然而,先生未因此而看轻我。他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我这样一个书法爱好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艺无止境,德为先”的艺术理念。在他的影响下,我更加坚定了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决心,如同一只在暴风雨中飞翔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挑战,向着艺术的巅峰不断攀登。</p><p class="ql-block"> 如今,先生虽已年逾古稀,但依然活跃在艺术舞台上,用自己的笔墨和印章传递着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艺术人生,如同一部厚重的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奋斗与坚持;他的高尚风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杨坤炳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艺术的真谛与人格的魅力。愿先生身体健康,艺术之树常青,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惊喜与精神启迪,让艺术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