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西安的夏天,异常酷热。热浪滚滚,热风灼人,令人着实难捱。</p><p class="ql-block"> 有条件的人们,纷纷逃离“火炉”,到附近的农家乐住宿避暑,我和老伴儿因为小孙子要上辅导班,得接送和做饭,就被牢牢地困在“火炉”里。那光景,度日如年。</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熬到辅导班结束,我们获得了解放,即刻开车上路,直奔距西安三个多小时车程的陇县。</p><p class="ql-block"> 在陇县住了一宿,次日早晨就赶往关山牧场景区。办完票务手续后,要开车行驶38公里山路,才能到核心景区。</p><p class="ql-block"> 山路蜿蜒,凉风拂面,绿色满目,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突然,在路旁的标志牌上,我看到了“秋菊山庄18公里”几个大字,这一意外发现,勾起了我和老伴儿的兴趣,决定回来时一定要去看一看。因为对我们“老三届”来说,农村生活的阅历沉淀在心灵深处,是有一些情结的。</p><p class="ql-block"> 关山牧场的气候的确凉爽,关山牧场的景色确实美丽。</p><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我们去了“秋菊山庄”。和关山牧场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情景相比,这里显得有些冷清,游人不多,工作人员也很少。</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一个往面包车上搬东西的工作人员,向他了解景区的基本情况。</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个村子叫石尧村,“秋菊打官司”电影就是在这里拍的,秋菊的家就是景区后面山坡上的一户农家,电影里的群众大部分都是村里的农民扮演的。后来有关部门就把村子靠近公路的地方,打造了个“秋菊山庄”,造了一些和电影有关的建筑,至于秋菊的家,因为距景区有点儿远,仍保持原样,依然还是原住户居住着。</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景区后,我想去秋菊家看一下,因为要爬一段山路,老伴儿打了退堂鼓。我一个人走在山间小路上。忽然,一辆面包车停在我身旁,那位工作人员对我说:“你想去秋菊之家?来,我捎你一段。”我赶忙上车。</p><p class="ql-block"> 山里人真良善。</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个简易的门上写着“秋菊之家”字样的院门口,我下车后,朝院子走去。</p><p class="ql-block"> 我对着很杂乱,很不规则的院落喊了几声:“有人吗?”无人应答,就径直进了院子。</p><p class="ql-block"> 大门的左侧是一间土坯房,里面卧着一头牛。大门右侧也有一间土坯房,堆放着杂物,无人居住。院子最后边有一座三开间的房子,门上掛着布门帘,看来,这就是秋菊住的地方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吗?”,在房门口我又问了几声,仍然无人应答。我掀开门帘进到屋内,眼前的景象令人有些吃惊:昏暗,杂乱,烟雾缭绕,呛得人睁不开眼。屋里朝阳一侧,隔了一间小房,用来做卧室,其余部分就当成客厅和厨房。当我把目光移到角落时,才发现土灶台下火光通红,一位妇女正往炉膛里添柴火,我轻声问到:“秋菊打官司就是在你家拍的吗?”她依然无动于衷。</p><p class="ql-block"> 柴火在灶膛里辟啪作响,烟雾在屋里弥漫升腾。</p><p class="ql-block"> 在返回的路上,我看到许多农家院都空空如也,屋顶塌陷,墙皮斑驳,院门歪斜,杂草丛生。即就是有的房子无人居住,成了牛圈,牛卧在门口,大大的眼睛里,透露出的似乎也是淡淡的忧愁。</p><p class="ql-block"> 是啊,“秋菊们”,甚至“秋菊们”的下一代,都远离故土,走向都市,留下了这曾经充满生机的故乡,还有“秋菊打官司”、“讨说法”的家,静谧着,落寞着,在风雨中,在夕阳下,呢喃着过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景区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秋菊之家院内外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