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师友!我写了一篇小说,投到什么圈合适?”我在美篇认识了一位老师,时间久了互称师友,他常写小说,于是我发了一篇自称为小说的文章给他看,并向他讨教。</p><p class="ql-block">“可以投小说林,蓝社任何题材的文学作品都能投。小说林高手多,有很多作协会员,成‘精选’不容易的!”师友说的非常明白。</p><p class="ql-block">蓝社社长没有白天黑夜、尽心尽责地看作者来稿。我投的文章标题旁,社长亲自都给标上了红色“精选”字样,有的文章社长看后,不到一分钟,就成了“精选”。</p><p class="ql-block">“篇篇‘精选’,但根据蓝社规则和自己的喜好,文章不太可能成为‘美篇精选’,而这是在美篇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我的小说也当争取。”往蓝社投了一些文章,有一天我想。</p><p class="ql-block">《文思泉涌》是我投往“小说林”的第一篇文章,我明白这不是纯小说,但一定要说不是小说,我内心也不完全承认,还是以“小说林”老师的看法为准吧。不出所料,“小说林”老师看了以后,以其深厚的文学理论,评论使人惊叹:</p><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更倾向于是一篇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回忆录或叙事散文,但它已经非常接近小说,或者说具备了小说的许多核心要素。如果作者的本意是记录我的真实高考经历,它就是非虚构散文。如果作者的本意是我以高考经历为素材,创作一个关于命运与坚持的故事,它就是小说。”</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这是一段非常优秀的文字。它生动地捕捉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一个青年的个人命运转折点,无论将其归类为何种文体,其价值和感染力都是毋庸置疑的。”</p><p class="ql-block">《文思泉涌》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故事。小说要在“小说林”获得“美篇精选”称号,面对“小说林”中七千多位著名的作家、优秀老师、广大的文学爱好者而言,“小说林”月收稿三千多篇,而月“美篇精选”只有二十篇,要想胜出,何尝不是在过独木桥。</p><p class="ql-block">持续地投着稿,怀着希望去努力,能否实现顺其自然。四个月以后的一天,手机上突然闪现一条消息:“你创作的《QQ在闪烁·职场小说》已获得美友与平台的双重认可,获得‘美篇精选’称号!”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雨纷纷扬扬洒在了心田。</p><p class="ql-block">师友和“小说林”的管理老师及时送上了道贺,我一一谢过,如愿以偿的感觉总是开心的。</p><p class="ql-block">这年的年前和师友一起响应微小说征文比赛,且双双获奖了,但年后再无露面,发了消息也不见回音,不知何故,心里想:相伴一程已是幸运,万事皆安,且行且珍惜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