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领导人》

唐德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乡村振兴领导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唐德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乐山镇的发展实践,深刻印证了领导干部作为发展带头人的关键作用。乐山镇党委李书记,纪委书记张兴亮,副镇长邓鹏程,原新华村杨书记(现任新土村书记)、张发伟(播州区交通局)新土驻村书记,陈胜新土驻村书记,为乐山实际发展出力,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吧!领导以务实举措推动当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用客观实绩诠释了“造福于民”的内涵,其工作成效可从唯物辩证视角加以梳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农业基础改造切入,村干部杨书记任职期间抓住“产业发展需基建先行”的核心逻辑。2018年,依托2100万元省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聚焦新华村漆树湾蔬菜示范基地实施精准改造:10公里机耕道解决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难题,2公里生产便道打通田垄间的“毛细血管”,1000米沟渠与滴灌系统保障灌溉效率,1.2万平方米育苗大棚与2000立方米高位水池夯实生产基础。这些基建工程并非孤立投入,而是与“公司+村支部+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深度结合——设施完善让基地具备规模化种植条件,企业带来技术与市场资源,村支部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最终带动129户贫困群众参与产业、220余人实现就近务工,形成“基建升级—产业扩能—农户增收”的良性循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的产业延伸工作进一步体现“系统思维”。在前期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会资金与上级投入共2309.93万元,扩建漆树湾蔬菜基地:辣椒烘干线解决农产品保鲜短板,500立方米冻库延长销售周期,2000亩土地整治提升规模化种植效率,15000平米大棚扩大生产容量。此举直指“产得出更要卖得好”的产业痛点,将单一生产环节延伸至加工、仓储环节,既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也增强了基地抗市场风险能力,使“土疙瘩”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的增收载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李扬书记到乐山镇任党委书记,,延续“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将工作重心转向资源激活与长效保障。针对新土村集体林与村民自留山的资源闲置问题,依法推进国储林转让项目——依据《森林法》中“集体森林资源属集体所有”的规定,明确山林所有权不变,通过转让经营权引入专业管理,既让村民获得稳定收益分成,又创造护林员等就业岗位。这一举措精准契合《乡村振兴促进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要求,将“沉睡的山林资源”转化为“流动的民生收益”,实现了资源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辩证统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则聚焦“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的根本目标。按照《土地管理法》“保护耕地、提升质量”的原则,对新土村湾以头、舒家坪等村民组的2500亩农田总投资1509.93万元实施改造:碎田合并提升土地利用率,2.5米宽机耕道降低农机作业门槛,混凝土灌溉渠减少水资源浪费,原生态新土改良增强土壤肥力。工程虽未直接受短期粮价波动影响,但从长远看,“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化建设,既筑牢了防洪防损的农田防线,也为未来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奠定基础,是“着眼长远、夯实根基”的务实之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5月,枫乐发电场项目的落地,更体现“生态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发展智慧。华电集团5.1亿元投资建设的98MW风电场,依托新土村荒山资源布局18台风机,通过《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范征用补偿流程——明确自留山、集体林的征用范围与收益分配标准,让村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得合理补偿,同时衍生出运维、护林等就业岗位。项目将“荒山劣势”转化为“清洁能源优势”,既实现了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又为当地注入长期发展动能,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乐山镇一位党委书记,一位纪委书记,一位副镇长,一位村书记,两位驻村书记的工作轨迹清晰表明:乐山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村书记从农业基建入手破解产业瓶颈,李扬书记从资源激活与长效保障发力巩固发展成果,二者虽阶段重点不同,但都立足乐山资源禀赋,遵循经济规律与法律规定,将“为民造福”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共绘蓝图绘是利国利民”的实践,正是乐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纪委张兴亮书记主持工作,为乐山镇近年在生态保护和林下经济等方面取得成果,乐民河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为赤水河上游建成多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同时以林长制为依托,调研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20 余次,作为纪委张兴亮书记履行纪委监督职责,保障相关政策执行到位、资金使用合规、干部廉洁履职,为乐山镇生态与产业建设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纪律保障,2023年5月枫乐发电场开工建设施工中,张书记对该项目的工作认真负责,对项目进展及安全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群众工作协调等,张兴亮曾获播州区 2023 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推动枫乐发电场顺利完工于2024年10月竣工投运与遵义市红花岗区下坝220kV变电站并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乐山镇的发展进程中,副镇长邓鹏程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推动各项工作前进的关键力量。自担任副镇长以来,邓鹏程积极投身于乐山镇的各项事务,为提升镇域经济水平、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邓鹏程深知产业发展是乡镇振兴的关键。他深入调研乐山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引进适宜本地发展的项目。在他的努力下,多个优质企业落户乐山镇,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提升了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增收致富。同时,邓鹏程积极引导本地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让乐山镇的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邓鹏程是改善民主工作的重中之重。他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在他的协调和争取下,乐山镇多条乡村道路得到了拓宽和硬化,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同时,饮水工程的升级改造,让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在教育方面,邓鹏程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积极协调资源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医疗卫生领域,他推动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邓鹏程也毫不松懈。他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坚决取缔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作坊和养殖场。在他的努力下,乐山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成为了宜居宜业的美丽乡镇。邓鹏程还积极投身于社会治理工作,致力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他建立了完善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在他的努力下,乐山镇的各类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邓鹏程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乐山镇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尊敬。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为乐山镇的发展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在他的带领下,乐山镇正朝着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在乐山镇枫乐发电场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历程中,副镇长邓鹏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为项目成功落地、顺利建设与高效运营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项目筹备初期,邓鹏程积极投身到项目前期调研与沟通协调工作中。枫乐发电场项目规划之初,面临着项目选址、土地征用、群众沟通等诸多复杂问题,他凭借对乐山镇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的深入了解,带领团队踏遍乐山镇的山山水水,协助专家团队进行科学选址,经过多轮实地考察与分析,最终确定了在乐山镇既符合风力资源要求,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场地,为项目落地奠定了基础;在土地征用环节,他深知这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丝毫不敢懈怠,挨家挨户走访涉及土地征用的村民,耐心讲解项目意义、征地补偿政策等,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担忧,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和质疑,他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诚恳的态度消除村民顾虑,在他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项目所需土地的征用工作,保障了项目按时开工。枫乐发电场建设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山地地形复杂,给设备运输和施工带来极大挑战,邓鹏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组织专业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亲自参与道路规划与改造,协调施工团队拓宽、加固通往项目建设地的道路,保障大型设备能够顺利运输到施工现场,为项目建设打通了“生命线”;建设期间,遇到施工团队与当地居民因施工噪音、灰尘等问题产生矛盾时,邓鹏程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方面与施工团队沟通,督促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有效的降尘降噪措施,另一方面向居民解释项目建设的阶段性影响以及未来带来的积极效益,安抚居民情绪,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确保项目建设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推进。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后,邓鹏程依然关注着枫乐发电场的运营情况,他积极推动发电场与当地政府、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宽电力销售渠道,确保发电场产出的清洁电能能够高效输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稳定能源支持,同时重视发电场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长期影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环境监测,协调发电场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让项目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在他的努力下,枫乐发电场不仅成为乐山镇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更为周边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邓鹏程在枫乐发电场建设工程项目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各个环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担当,为乐山镇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发伟是区交通运输局一级主任科员,自2016年9月起在乐山镇新土村驻村,曾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当时新土村贫困人口众多,交通极为落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张发伟秉持“筑巢引凤”思路,扎根基层。他多方协调,争取项目,将乐山集镇到新土村的通村公路由4米扩宽至6.5米,还争取组组通项目,帮助新土村修建通组公路达60余公里,极大改善了交通面貌 。李扬书记对张发伟的工作高度认可,在政策、资源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他大胆开展工作。在李扬书记的支持下,张发伟通过召开院坝会、上门“一对一”做思想工作等方式,有效保障了道路施工的顺利推进。如今,新土村交通改善,返乡创业年轻人增多,产业顺势发展,乡村振兴蓝图逐步扩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陈胜也是新土村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贵州零点兄弟有限责任公司与当地合作社携手开展林下天麻培育与种植。陈胜积极推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让务工村民获得报酬,山林闲地有了租金,杂木废料转化为收入 。李扬书记关注到这一创新模式,对陈胜给予肯定,协调相关部门在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帮助,助力产业发展壮大。陈胜表示,新土村有8000多亩森林资源,未来还计划设立林下经济长廊,开发观光旅游、乡村康养等,在李扬书记支持下,正稳步朝着乡村全面振兴迈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