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读书笔记

飒风

<p class="ql-block">《行者无疆》读书笔记</p><p class="ql-block"> 飒风 </p><p class="ql-block"> 《行者无疆》无疑是《文化苦旅》的欧洲延伸版。依此脉络,若余秋雨先生有意,想必还能铺展美洲的旷野、非洲的炽热、大洋洲的澄澈,甚至南极洲的凛冽。与一般游记聚焦山川景致与行程攻略不同,余先生的笔墨即便掠过浮光掠影,也必定裹挟着文化底蕴与人生感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人生本就是一场行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畅快,古往今来能尽兴者寥寥;而将途中点滴感悟凝练成文字分享于人,更是难能可贵。《行者无疆》便记录着这样的行进——在庞贝,他看到火山灰下凝固的市井百态,触摸到骤然定格的文明体温;在罗马,他望见断壁残垣间跳动的帝国余晖,读懂辉煌与落寞的轮回;在伯尔尼,他于钟表齿轮的韵律中,听见时光被精心雕琢的声响;在爱琴海,他凝视蓝白交织的浪涛,打捞起古希腊哲人的追问;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他在极光与峡湾的交响里,撞见冷峻与浪漫的共生。</p><p class="ql-block"> 欧洲的辉煌根系深厚。古希腊的民主星火、古罗马的律法基石,足以与四大古文明并肩而立。中世纪后,文艺复兴如惊雷乍响,撬动了工业革命的齿轮,在生产力革新、政治制度演进、科学疆域拓展等方面掀起滔天巨浪,将人类文明推向全新纪元。书中提及的佛罗伦萨街头的艺术呼吸、威尼斯水城的商贸传奇、莱茵河畔的思想火花,皆是这片土地值得骄傲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然而今日世界早已不是昨日之世界。科技浪潮奔涌向前,从互联时代呼啸而入人工智能新纪元,欧洲往日的辉煌反倒成了负重的行囊。他们似乎沉醉在历史的光晕里,久享过往积淀的红利:洪堡大学的图书馆中,琅琅书声渐稀,更多是对昔日学术荣光的回望;牛津镇走出牛顿、达尔文那般改写人类认知的巨擘后,如今更多见首相与经济学者的身影。在日新月异的全球舞台上,当世界正在算力与算法中重新洗牌,西方大国的崛起与东方大国的复兴正上演新的篇章,欧洲的角色似乎渐渐淡入背景。</p><p class="ql-block"> 科技始终是引领世界、重塑生活的引擎。《行者无疆》的视角仍停驻在欧洲最璀璨的年代,字里行间是吊古怀今的怅惘,带着几分小资式的怀旧。殊不知,地球自转不停,"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时空里,世界早已换了人间。当我们重读这些文字,既是触摸历史的温度,也更需警醒:文明的生命力,永远在于向前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3日</p>